個人資料
正文

追思飛奪瀘定橋戰役 22位紅軍勇士雄風永存

(2007-03-16 12:25:56) 下一個
人民網>>時政>>綜合報道


追思飛奪瀘定橋戰役 22位紅軍勇士雄風永存

本報記者 梁蓬飛

2006年09月13日08:06 【字號 大 中 小】【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多好的戰士啊!打下了瀘定橋,卻連姓名也沒有留下。”今天下午,記者來到瀘定,當年見證過22勇士奪取瀘定橋的李國秀老人,撫摸著碗口粗的鐵鏈喃喃自語。

  伴著老人的追思,記者眼前重現了那驚心動魄的一幕。

  1935年5月29日,由王開湘(後被更正為“黃開湘”)、楊成武率領的紅四團,經過兩晝夜120多公裏急行軍,飛奪瀘定橋。

  22名紅軍勇士手持駁殼槍,背插馬刀,腰纏手榴彈,冒著雨點般的子彈,在鐵鏈上匍匐戰鬥,僅用兩個多小時就攻占了東橋頭。

  由此,紅軍長征突破了最後一道水上天塹,從根本上擺脫了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走向最終勝利。

  懷著無比的敬意,記者走進“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館”,拜謁這支隊伍的傑出代表——22勇士。

  在大廳中央,22根方形紀念石柱整齊地矗立著。記者發現,隻有最前排的5根柱子寫著名字,僅最中間一根刻著頭像。

  “一個英雄的城市,卻不知英雄是誰,這是最大的遺憾。”現年67歲的原瀘定縣人大主任王永模介紹說,由於戰事吃緊,當年飛奪瀘定橋時犧牲了4位勇士,其他18位勇士也大多沒留下姓名。

  1966年2月,王永模調入瀘定縣委宣傳部工作。從那時起,他開始關注22勇士,展開了長達40年的追尋曆程:

  在北京,他從楊成武口中得知了廖大珠、王海雲、劉金山3位勇士的姓名;

  在江西和天津,他找到了第4位勇士劉梓華的名字、日記、檔案和照片。紀念館裏劉梓華勇士的雕像就是根據他找到的照片雕刻的,而劉梓華紀念柱也由此成為22根紀念柱中最完整的一根。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王永模也通過本報更正了一些書籍或報道上出現的錯誤:

  22勇士之一“李金山”應為“劉金山”;

  劉梓華並不是解放戰爭時犧牲在天津城下,而是1951年因患惡性淋巴瘤病逝,時任天津廊坊軍分區副參謀長;

  “23勇士”、“24勇士”之說並不正確,因為劉梓華檔案顯示,他曾在1936年因遺失“十八英雄獎章”受過黨內警告處分,

  如此算來,加上飛奪瀘定橋時犧牲的4位,正好是22位勇士。

  在王永模家中,記者見他正在寫《紅軍長征過瀘定》一書,其中《追尋紅軍飛奪瀘定橋22勇士四十載》一章裏有這樣的字句:查資料、讀史書、看報紙,遠赴北京、上海、江西、貴州、山東等10多個省市調查訪問,行程2萬餘裏……“這也是我的二萬五千裏長征,就是為了讓22勇士早日在紀念柱上團圓。”王永模說。

  9月的瀘定縣城,燦爛的太陽猶如一枚巨大的勳章,照耀著這裏的一草一木。22勇士不僅隨隊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急行軍紀錄,創造了飛奪瀘定橋的奇跡,也創造了這座英雄的城市。

  (本報瀘定9月12日電)

來源:《解放軍報》 (責任編輯:周賀)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