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哪家報紙最先報道“九·一八”事變

(2007-02-24 10:13:34) 下一個
哪家報紙最先報道“九·一八”事變
作者:王 鵬
時間:2006-9-19 10:52:06

“九·一八”事變,是日軍經過長期準備和精心策劃,悍然發動武裝侵略中國的開端。向來以精通日本問題著稱的天津《大公報》,對日本軍閥的舉動早有察覺。1931年年中,日本各報對所謂“滿蒙政策”甚為擁護,鼓吹向朝鮮增兵,擴張領土的喧囂,甚囂塵上。《大公報》於1931年7月1日發表題為《東北對外關係之前途》的社評。社評認為,日本政府的“舉止有異於前,終為不可掩之事實”,因此,“尤望中央地方負責當局,根據日本所謂‘朝鮮’一貫之布置,速為相機因應之籌劃,最好恢複邊防大員,多駐軍隊,隨時震懾,同時與朝鮮督府交際聯絡,避免隔膜,且可資為研究,庶不致臨渴掘井,手忙腳亂,東北幸甚,國家幸甚!”提請政府和國人注意。2日,在吉林省長春縣發生“萬寶山事件”。此事源於朝鮮移民與中國農民爭水奪地的糾紛,由於日軍蓄意擴大事態,煽動排華,而發展成為“萬寶山事件”。《大公報》於5日發表題為《萬寶山事件之嚴重化》的社評,指出日本外相幣原喜重郎為了迎合本國一部分激進政客的心理而“行動脫線”了,“且令該日警等隨帶傳書鳩,時時傳遞消息,其於衝突之必然發生,蓋先有成算,初不待衝突之大勢已成,方始如臨大敵也”;而中國方麵,“則辦理此案交涉負責人,僅為‘長春市政籌備處長’,其應付之辦法,不外乎致書忠告日領,力陳‘大事可化小事,小事可化無事’,而不知我欲化小、化無,彼則不惜其化大、化有。”深刻揭露了當政者的無能。事態發展到日軍策動朝鮮暴動,大肆殺戮華僑,8日《大公報》發表題為《朝鮮之暴動慘案》的社評,就此事向日方提出抗議。9月初,“中村事件”發生,10日《大公報》發表題為《中村事件》的社評,質問日方:在真相未明的情況下,日方“不待華方正式調查答案,已盛傳用兵之聲。8日日本閣議,亦有將實行自認為適宜處置之議決,是豈非恃強淩弱,逸失國際常軌者乎?”這一係列言論表明,《大公報》對日閥的侵略陰謀是早有警惕的,盡到了報界一分子的責任,並及時提請當局和國人注意,不可掉以輕心。
 
  9月18日下午,《大公報》記者汪鬆年從北寧(天津)鐵路局得到這樣的信息:“沈陽來電,日軍調動頻繁,景象異常,可能要出事。”於是,汪鬆年就一直守候在路局。《大公報》總編輯張季鸞指示報社的王芸生、徐鑄成守候在編輯部,隨時接聽汪的電話。19日淩晨1時,路局接到沈陽電話,說日軍在柳條湖(距沈陽城30公裏)開火了。汪馬上給編輯部打電話,口述了一條簡短的消息。這時,《大公報》要聞版已經截稿,張季鸞立刻決定抽掉一小段,補進這條消息,並為這條消息寫了標題——“最後消息”。在19日的《大公報》要聞版上,刊登了這條“最後消息”:“據交通方麵得到報告,昨夜十一時許,有某國兵在沈陽演習夜戰,城內炮聲突起,居民頗不安。鐵路之老叉道口,亦有某國兵甚多,因此夜半應行通過該處之平吉火車,當時為慎重起見,亦未能開行雲。”《大公報》19日刊登的“最後消息”,是國內各報對“九·一八事變”的最早報道。因“九·一八事變”發生在18日22時20分,而日軍進攻沈陽和長春是在19日淩晨,日軍進攻後立即切斷關內的一切交通線以及當時的通訊條件的限製,所以別的報紙沒有得到這條消息,國內各大報紙對此的報道一般都發表在20日的報紙上。

  19日淩晨,張季鸞得到汪鬆年口述的“最後消息”後,感到事情重大,預感可能要出大事。他馬上打電話給在北平的《大公報》總經理胡政之,要他設法采訪在北平協和醫院療養的張學良。19日上午10時,胡政之來到協和醫院,采訪了張學良。在20日的《大公報》上刊登了題為《本報記者謁張談話》的消息。這條消息說:“實告君,吾早已令我部兵士,對日兵挑釁,不得抵抗。故北大營我軍,早令收繳軍械,存於庫房。昨晚(即18日)晚十許,日兵突以三百人扒入我營,開槍相擊。我軍本未武器,自無抵抗。當被擊斃三人,先是日方以一車頭載兵將皇姑屯中日鐵路交叉處轟毀,隨即退去。故日方發言謂我軍破毀滿鐵路軌,絕對無有其事。蓋我方避人挑釁之不暇,豈能出此。駐沈各國領事,俱能明了真相。日兵既入北大營,每間五分十分鍾,即由附屬地開炮,直對北大營及兵工廠等處轟擊。當經我方商之駐沈日本林總領事,請於五分鍾內,速予製止。林氏先請以十分鍾為限,嗣又來電謂已成軍事行動,本人無法製止雲雲。自是日兵占領所有交通機關,並本人住宅亦有日兵守衛。”胡政之是事變發生後,第一個采訪張學良的新聞記者。張學良此番談話的用意,是要避日方汙蔑我軍挑釁之謠。

  對於“九·一八”事變的發生,《大公報》極為重視。該報吳鼎昌(社長)、胡政之、張季鸞曾專門召集全體編輯開會,討論“九·一八”事變的根源以及今後的編輯方針。張季鸞在會上宣布了他與吳鼎昌、胡政之議定的編輯方針,叫做“明恥教戰”。所謂“明恥”,就是指定該報編輯王芸生撰述自1871年至1931年間中日外交史料,把明治維新以來日本逐步侵華的曆史源源本本整理出來,向讀者介紹。所謂“教戰”,就是在《大公報》上增辟《軍事周刊》,邀請軍事專家蔣百裏籌劃,汪鬆年負責編輯,向國人介紹軍事常識。《大公報》的此番用心,意在警醒政府和讀者作好應對準備,且該報對日閥的譴責言論逐漸升溫,對賣國嘴臉亦嚴厲斥責。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