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春聯正氣凜千秋
(2007-02-19 22:30:49)
下一個
抗戰春聯正氣凜千秋
作者:李秀清
春聯,是人們社會生活的一個縮影,是反映生活境況的一麵鏡子。春聯多寫吉祥的內容,表示除舊迎新之意。可是,在抗戰時期,廣大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過著辛酸、悲哀、苦難的生活,不少春聯具有愛國精神,鼓蕩豪氣,富有感召力,在抗戰中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是教育年輕一代的好材料。
秀才左手寫怪異字聯
日軍駐紮在山東五蓮縣一帶,為擴大其侵略影響,某一小隊長特請一個戲班在東河灘搭戲台演戲,並在台柱上貼一聯以示侵略威風:
日皇軍一統;
大東亞共榮。
八十多歲的老秀才見後,非常氣憤,當即寫一聯把原聯覆蓋上:
我泱泱赤縣如大象;
你區區扶桑似寸蛇。
小隊長看了怒氣衝天,便抓幾個人(包括老秀才)盤問,要他們寫字以認筆跡,因老秀才是用左手寫的怪異字聯,難以辨認,小隊長找不出人,非常難堪。
一九三八年新春,齊白石為了不讓自己的畫卷落入日寇手中,在大門上貼一字條,上寫「閉門謝客」四個大字。
字條貼出後不久,兩個持槍的日本鬼子找上門來買畫,齊白石兒子問父親怎麽辦?齊白石回答:「決不準他們進來。」兒子說:「日寇身帶武器,好漢不吃眼前虧,還是讓他們進來好。」齊白石聽後覺得有理,便開門讓其進來。
白石老人當場揮筆作畫,隨後,一個日寇說:「你的對句也頂妙,奉長官土肥原之意請先生對下聯。」日寇拿出土肥原的紙條,隻見上麵寫著:
日本東出光照大清一統;
白石老人一聽,日寇出此聯,是在欺壓我中華民族!便靈動一動,對道:
月自西來亮耀小島千秋。
日寇看後搖搖頭道:「月自非國名也。」
白石老人冷笑道:「月自正是我國過去的一個國名,中國古有九州萬國之譽,月自乃國家之一,即當今一個小縣而已。」
土肥原懂得聯意,認為有辱皇軍,拍案罵道:「可惱!」但他也無計可施。
教育家寫聯懷殺敵心
湯掬中(一八九九年~一九九○年)湖南寧鄉縣人。著名教育家,有專集《滄浪詩聯拾貝》行世,抗戰時每年都應當地民眾之請,撰寫了不少春聯,如題顏料店一聯:
粉墨登場,終究是一場春夢;
丹青著史,俾毋忘百戰殊勳。
上聯諷刺汪偽政權,下聯讚抗日勇士,對比鮮明,措詞符合店名,十分貼切。
又如題染絲廠聯:
赤手把經綸展布;
長纓係倭寇歸來。
與上聯有異曲同工之妙,氣勢豪雄,體現了愛國思想。
再如題竹園山門聯:
春意盎然,披堅早蓄淩雲誌;
秋風肅矣,勁節長懷殺敵心。
托物抒情,表達了中國人民驅逐日寇,光複河山,振興國家的堅強決心。
一九四四年春,湯掬中曆盡艱難困苦,在寧鄉紫林正式創建了宗一中學,並自任校長。不久,日寇南侵,當地淪陷,他便與湘潭複興中學商定,於一九四五年春成立流亡的宗一複興聯合中學,地址在寧鄉流沙河山區,仍自任校長,他題一聯貼於校門:
大地起龍蛇,憂樂關懷,顧我毋忘天下事;
芳園滿桃李,殷勤寄語,勸君惜取少年時。
從聯語中可以看出他的教育思想,一片拳拳愛國抗日決心躍然於聯上。
募捐義演贈藝人聯
山西省的蒲劇秦腔藝人,到陝西銅川募捐義演,愛國人士姚文蔚撰一聯贈藝人:
裝男亦好,扮女亦好,選起刀槍劍戟,但願排演抗日戲;
蒲劇也罷,秦腔也罷,無論生旦淨醜,大家齊唱愛國歌。
聯語旗幟鮮明,態度明朗,愛國情深,教育人民團結一致,救國到底。
大街小巷的抗戰春聯
一九三八年春節,廣州、武漢、重慶的大街小巷貼滿了抗戰春聯,內容廣泛深刻,多數與行業特點結合抗日複國這一主題,激勵人心。某鞋店貼一聯曰:
足之蹈之,奔赴前線;
劍及履及,趕上戰場。
讀此聯,人們彷佛看見當年華夏兒女爭先恐後上戰場,衝鋒陷陣殺敵人的英雄形象和動人場麵。
某飯店於廳堂掛一聯:
節食慰征人,當此際國難家仇,且嚼粗蔬淡飯;
揮戈除敵寇,終有日河清海晏,再賞白酒黃雞。
聯句洋溢著民族感情和愛國思想,且具有抗戰必勝的樂觀信念,讀來令人鼓舞,激勵人心。
某油燭店有一聯曰:
怒火遍中華,殲倭奴為灰燼;
熱血獻抗戰,啟國運於光明。
聯語氣勢雄偉,語音鏗鏘,表現出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和浩然正氣。
廣州有一冰室,雖新春開業,卻以抗日為題材,貼出一上聯征聯,上聯曰:
烈日當頭,試問同胞思雪否?
表麵看,寫的是赤日炎炎的盛夏,問同胞要不要雪水、雪條、雪糕;而實際上卻是指日寇侵華,橫行霸道,要動員人民起來「雪」國恨家仇。一語雙關,十分巧妙。
在眾多對句中,經評定下聯為佳作:
炎風是襲,何況大眾飲冰乎?
語意也雙關,意味深長,發人警省。
一九四一年新春,重慶「新日報社」藉慶祝創刊三周年,在報社門前搭起五彩牌樓,樓門西邊貼一聯曰:
不顧困苦艱難,盡吾言責;
惟願精誠團結,還我河山。
聯語表明統一戰線,堅持團結抗戰的重要性,隻有反對妥協分裂,才能複興民族,還我山河。
2007-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