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時期民謠、順口溜剖示(上)(下)
—————————————————————————————————————————————
2001年12月28日 星期五
中國新時期民謠、順口溜剖示(上)
宋阜森
【人民報消息】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無論政治經濟,還是文化風情都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市場經濟體製的運作,經濟形勢的一日千裏,使百姓生活由溫飽向小康迅跑。社會形勢的迅猛發展,不可避免地帶來價值觀念的變化。改革開放之初,紛至遝來的新生事物,使人們眼花繚亂;政治經濟體製的變革,使人們無所適從。一方麵,大家真切感受到了改革開放帶來的經濟變化;另一方麵,受固有觀念的影響,對改革中的一些不盡人意之處指三道四,不少人甚至本能地抵製改革。於是便有了“端起碗來吃肉,放下筷子罵娘”的不和諧音符和“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反調雜音。然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當人們已從價值觀上認同了改革開放的時候,社會上卻確確實實出現了諸如貪汙受賄、以權謀私、權錢色交易、道德水準下降等現象,並且一時間成了政府和百姓所關心的焦點問題。新聞媒體、文學藝術等對此也特別關照,《國畫》、《羊的門》、《抉擇》等作品便表達了政府反腐倡廉的決心和群眾對腐敗的憎惡之情。在這多聲部的合唱中,一種來自基層百姓的呼聲是不容忽視的。這就是民謠、順口溜。
新時期的民謠、順口溜,與由作家文人創作、在報刊上發表的文學作品所不同,它一般是社會各界群眾飯後茶餘、娛樂休閑侃大山時口頭創作的,並通過口口相傳的形式在社會上產生影響的一種準文學——文學的雛形。它繼承了中國民歌的現實主義傳統,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甚至發揮了較強的戰鬥作用。新時期的民謠、順口溜與傳統的民歌、民謠一脈相承,對於清明世界中的陰暗麵和種種消極因素,給予不遺餘力地諷刺、鞭撻,表達了強烈的不滿和憎惡之情。
一
20世紀80年代以後,伴隨著國民經濟形勢的好轉,公款吃喝也蔚然成風。有人推算說,1988年全國公款吃喝的費用是250億元,1993年飆升至1000億元。1000億元相當於1992年全國稅收的四分之一!假如這些數字屬實,試想,這些錢可修建多少所希望學校?可援助多少失學兒童?可解決多少下崗、失業工人的飯碗問題?對於公款吃喝,百姓看在眼裏,氣在心裏,因而,有關這方麵的順口溜之廣、之多,便不足為奇了。讀讀這些順口溜,大家會更深刻地了解公款吃喝風的嚴重性,增強製止公款吃喝風的緊迫感。
工農商學兵,都刮吃喝風;東西南北中,無處不吃公。
口中沒有味,開個現場會;要想解解饞,組織檢查團。
要想換口味,多開各種會;要想多喝酒,基層走一走。
年終工廠鬧兮兮,客人一批又一批;消防隊來查消防,防疫站來查防疫;
普法辦來查普法,計生辦來查節育;市總公司搞評比,區愛衛會選紅旗;
稅務分局前腳走,後腳來了物價局;誰來都要廠長陪,誰來都要擺宴席;
……
早吃晚也吃,有客陪著吃,沒客自己吃,有錢大膽吃,沒錢賒著吃。
古人雲:“食色性也”。吃喝是人的生理欲求,是人自身得以生存的必要條件。然而吃“自家”與吃“公家”卻是不同的。吃“自家”要掂掂口袋中的銀子,吃“公家”則沒有這份憂慮,可以“窮吃”。當然,光想吃還不行,還要找個理由把“吃”和公家的事聯係起來,吃也要吃得“名正言順”。於是,那些饞官們便巧立名目,什麽現場會、評比會、下基層、搞檢查等等,不一而足。他們吃得是那樣的心安理得,因為他們這一吃,經“抬轎子”的人一宣揚,還會落下個“深入基層,聯係群眾”、“平易近人”、“思想解放”的好名聲!
當官不怕喝酒難,萬杯千盞隻等閑。鴛鴦火鍋騰細浪,海鮮燒烤走魚丸。
桑拿按摩周身暖,麻將桌前五更寒。更喜小姐白如雪,三陪過後盡開顏。
這首仿毛澤東七律《長征》韻,形象地活畫出了一部分為官者腐朽糜爛的物欲、肉欲生活。有著如此追求的官員,怎麽能把人民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怎麽配稱人民公仆?在吃喝成風的時代,也許會有人認為這是小題大做,“不貪汙,不受賄,吃吃喝喝算啥罪?”“隻要兩袖清風,何懼一肚子酒精!”但是,請不要忘記,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物質生活還不是很富裕,有不少人還僅僅停留在溫飽線上,更何況還有不少下崗工人、失學兒童需要救助!
公款吃喝揮霍在社會上造成了很壞的影響,百姓反映強烈。為此,中共中央、國務院三令五申,下達了許多殺吃喝風的文件,采取了許多必要的措施。比如,1989年,中央發文明確規定,工作餐不準超過“四菜一湯”。不可否認,中央的舉措在一段時間內,對遏製吃喝風的蔓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同樣不可否認的是,一些饞官們變著法子、換著花樣頂風吃。
四菜一湯,四盆一缸;四菜一湯,糊弄中央;下鄉“便宴”,哄騙地縣。
四菜一湯,因人配方:一等人山珍海味甲魚湯,
二等人雞鴨魚肉三鮮湯,三等人白菜蘿卜豆腐湯。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吃工作餐,不就是吃與工作有關係的餐嗎?那吃會、吃基層、吃檢查……就對了。至於“四菜一湯”那就更好辦了,堅持“四”和“一”不動搖,至於是四個盤還是四個盆,是一個碗還是一個缸,乃至於那盤裏、盆裏、碗裏、缸裏,是放山珍海味還是白菜蘿卜,則可靈活掌握。因而,公款吃喝風,在那些饞官們那裏並沒有得到根本改變,一首新作《如夢令》便反映了這種現狀:
今夜笑談聲驟,滿桌剩肴殘酒。
試問宴中人,卻道“報銷依舊”。
知否?知否?莫令吏肥民瘦。
再看《請吃》:
下去視察請吃;上來匯報請吃;幹部上任請吃;人員調離請吃;
公司開張請吃;企業倒閉請吃;項目上馬請吃;工程下馬請吃;
道路破土請吃;道路竣工請吃;會議開幕請吃;會議閉幕請吃;
致富請吃;扶貧請吃;慶功請吃;挨罰請吃;任捐請吃;
救濟請吃;節慶請吃;沒有節慶弄個節慶也吃。有道是:
廠慶隊慶礦慶社慶店慶校慶處處可慶,
卅年廿年十年五年兩年周年年年能吃!
興也罷衰也罷生也罷死也罷喝罷,
窮也罷富也罷榮也罷辱也罷醉罷!
“隻要為集體,咋喝咋有理”,“為集體”,公款吃喝似乎就有了充分理由,“不吃不喝,怎麽工作”;“把胃獻給黨”,公款吃喝似乎就具有了革命的悲壯性。
酒場就是戰場,酒風就是作風。酒量就是膽量,酒瓶就是水平。
酒逢知己千杯少,能喝多少算多少;喝多喝少要喝好,會喝不喝就不好。
一口全喝光,這樣的幹部要到中央;
一口見了底,這樣的幹部要抓緊提;
一口喝一半,這樣的幹部要再鍛煉;
能喝八兩喝一斤,這樣的幹部黨放心;
能喝一斤喝八兩,對不起人民對不起黨;
能喝白酒喝啤酒,這樣的幹部得調走;
能喝啤酒喝飲料,這樣的幹部不能要。
這些勸酒辭,形似戲語,實則反映了一部分幹部生活的一個側麵。同級勸酒,“感情深,一口悶”,若不然,則是“感情淺,舔一點”,這樣“革命小酒”便有了協調關係、增進情感之功能。小官給大官勸酒那必定是雙手舉杯,一口先悶,外加歌功頌德的“好話”,諛氣十足的表忠心“誓言”;更有“公關小姐”在旁插科打諢:“激動的心,顫抖的手,俺給領導來敬酒。您在上,俺在下,您說幾下就幾下;您在上麵好辛苦,俺在下麵好舒服……”那些官們被說得飄飄欲仙、心花怒放,好不喜歡!“吃半天,喝半天,酒足飯飽睡半天。要辦的事等明天,天天如此賽神仙。”這樣的大吃大喝,“喝得機關沒經費,喝得傷肝又傷胃,喝得老婆分開睡,喝得告到了紀委會”,在社會上產生了極壞的影響。同時也勢必影響到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
二
從80年代以來刮起的這場公款吃喝風,使得官場孳生出各種腐敗現象:濫用職權,權錢交易,權色交易,做事無原則。人民群眾對於這些腐敗現象極為不滿。於是,有關官場的各種順口溜便不脛而走。
公仆忘姓公,拉幫結弟兄;利用手中權,有無互相通;
你給我封官,我拿錢你用;吃喝嫖賭舞,朝暮同輕鬆;
福來大家享,禍來齊鑽洞;桃苑香煙熏,不辨西與東;
黨紀和國法,當我耳邊風;群眾苦與利,任隨雨水衝;
抱團臭味投,爬練成蜈蚣,社會主義牆,防它搗鼓空。
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有少數幹部像這段順口溜所說的,無視黨紀國法,利用人民給予的權利,為所欲為,忘記了自己的身份。他們拉幫結夥,吃喝嫖賭,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拋到九霄雲外,是國家的蛀蟲。他們“心裏想一套,開會講一套,做的又一套,就是不見效”,說得是“織錦緞麵”,做的是“破麻袋片”。群眾用《愛黨勝過媽》來諷刺他們:“愛黨勝過媽,愛國勝過家;黨就是咱媽,國就是咱家;沒錢跟媽要,沒吃從家拿。”這樣利欲熏心,腐敗變質的“公仆”們,工作起來的情形,就可想而知了。請看《談判技巧》:
酒杯一端,政策放寬;筷子一提,可以可以;
吱溜一響,有話好講;香煙一銜,各事好談。
再看《辦事效率》:
送上美女主動辦;送上錢財推著辦;無錢無女靠邊站。
這兩則順口溜描繪了一部分官員的工作情狀,表達了群眾對官場腐敗現象的極度不滿。另有一則順口溜這樣描寫某些領導:
打麻將三天五天不累,喝茅台三瓶五瓶不醉。
下舞池三夜五夜不睡,幹正事三年五年不會。
他們“上午圍著輪子轉,中午圍著盤子轉,下午圍著骰子轉,晚上圍著裙子轉”,把全部精力都用在追求享樂上。那麽,工作成績怎麽交代?也好辦,“匡匡估估,報給政府;估估匡匡,報給中央;幹部升官,人民遭殃”,兒戲般就處理掉了。這則順口溜一方麵表達了群眾對某些部門欺上瞞下、弄虛作假現象的不滿,另一方麵也反
http://www.renminbao.com
2001年12月28日 星期五
中國新時期民謠、順口溜剖示(下)
宋阜森
【人民報消息】〖續上期〗
三
中國在進入新時期之後,隨著“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市場經濟體製的運作,國民經濟形勢的確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無庸諱言,80年代以後在精神、文化等方麵也的確出了不少問題。在某些領域裏,精神文明建設癱瘓,社會道德滑坡,不正之風盛行,產生了很壞的社會影響。鄧小平先生曾說過,十年改革,最大的失誤在教育,恐怕就是指的改革開放忽視了精神文明建設,因而他提出了“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請看下麵這些順口溜:
張思德不燒炭了,雷鋒叔叔不接站了,
白求恩調出醫院了,老愚公也不肯幹了,
都下海經商——去了貿易貨棧了。
喝酒改大碗了,送禮改現款了,
男女關係沒人管了,還說社會風氣明顯好轉了。
50年代人幫人——比學趕幫;
60年代人整人——階級鬥爭;
70年代人防人——萬馬齊喑;
80年代各人顧各人——人心渙散;
90年代見人就宰人——惟利是圖。
大目標越來越小,小目標越來越大;
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政治覺悟越來越低;
我為人人越來越淡薄,人人為我越來越濃厚。
在局部領域裏,社會公德意識日顯淡薄,社會公德水平也日見下降。關心集體的少了,隻考慮自我的多了;見義勇為的少了,充當“看客”的多了……因此,一些人帶著懷舊的心理,對50、60年代良好的社會風氣羨念不已,嘖嘖稱讚;對今日社會風氣,則感歎人心不古,世風日下,大有今不如昔的感覺。上麵這些在社會流傳的順口溜,就反映了這部分人的懷舊心態和迷茫情緒。僅憑這些社會風氣就斷言五、六十年代優於八、九十年代,顯然有失偏頗,不過值得思考的是,在50年代末、60年代中期社會極不正常的情況下,何以社會風氣勝於今?八、九十年代社會經濟繁榮,何以今不如昔?當然,舊的道德體係正在調整、適應市場經濟的新的道德體係正在重建的過程中,人們迷惘、困惑是不難理解的。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要找出問題的症結,加大新的道德體係的建設力度,教育包括黨政幹部在內的每個公民都要從自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綜觀新時期以來的道德滑坡問題,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便是金錢至上的“拜金主義”思想流行。“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是萬萬不行的”,接受這種金錢觀的人為數不少。甚至掉到錢眼裏,成為金錢奴隸的也大有人在。在他們的眼裏,金錢就是萬能的。有了這種觀念的人,什麽信仰、理想、道德等便統統被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政治是虛的,理想是遠的,權力是硬的,票子是實的。
(要)去掉虛的,扔掉遠的,抓住硬的,撈到實的。
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錢就圖。
紅旗掛滿牆,好看不頂糧。該撈就得撈,不撈白瞎忙。
要做市場經濟一塊磚,哪裏賺錢哪裏搬。
金錢本身並沒有什麽錯,當它用於該用的地方,人們一般不會去崇拜它。但一旦用於不該用的地方,並且顯了靈,像買官、獄中撈人等,“有錢能使鬼推磨”,人們便要崇拜它了。另外,在虛假盛行,社會信譽度低的情況下,人們對許多東西將信將疑,便會不信“遠”,隻信“近”;不信“虛”,隻信“實”,隻覺得口袋裏的錢是最實在可信的,進而把圖錢當做終極目的。因而,消除“拜金主義”,最為關鍵的是鏟除產生“拜金主義”的社會根源。而事實上,“拜金”並非人人都能拜,真正能“拜”的是一些有權有勢的“能人”。因“拜金”而從惡的是他們。故要批“拜金主義”,矛頭應指向這些因“拜”而惡的人。否則,指向不明,泛泛而批,批而無力。
由此看來,根治不正之風,扭轉社會風氣,建立新的適應市場經濟的道德體係,還應從官場入手。請看《精簡於“加肥”》:
書記喊精簡,兒女往內安;局長喊精簡,外甥上了編;
主任喊精簡,妻妹往內轉;秘書喊精簡,哥們往裏鑽。
飯鍋大又大,加碗再加碗;一年複一年,超員又翻番。
脂肪未曾減,更把肥膘添;精簡又動員,大夥笑破天!
這則順口溜反映了90年代初某些部門在精簡機關人員時出現的一些怪現象,群眾對此給予了極大的嘲諷。可喜的是,近幾年來在這方麵有了明顯的好轉,特別是黨和政府的高級機關,收效更為顯著。不過,在一些基層部門和企、事業單位,一些不合理的現象還仍然存在。“書記的兒,廠長的侄兒,科長的外甥沒旁人”;“親家局、夫妻科,兒子開車老子坐,外甥打水舅舅喝,夫妻辦公桌對桌”。這些順口溜或許帶有較多的誇張成分,但不能否認的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封建社會官場的惡習,在某些領域裏確實還有殘留。
共產黨人應以江澤民總書記的“三個代表”為己任,以人民的利益為重,大公無私;共產黨的幹部,更是人民的公仆,不應為自己謀私利,也不應為親屬謀私利。然而,確有少數幹部,如近年來查處的王寶森等巨貪,深受封建觀念的影響,將黨的宗旨拋到腦後,拚命地撈票子、謀房子、保位子,不僅自己花天酒地,還為其親屬營造腐化的溫床。這是權力腐敗的一大現象,也是百姓最不滿意的社會問題之一。有了這一畸形之“源”,必會孳生出各種怪胎之“流”:
貨不怕假,回扣則靈;飯不怕貴,公款就行;
學不在深,有爹就靈;分不在高,後門就行;
調動不難,送禮就靈;獎狀不在大,發錢就行。
老子賦閑而不閑,妻子無權勝有權,條子無腿走千裏,公子無本掙大錢。
隻吃不帶,作風正派;又吃又帶,不算意外;不吃不帶,才算意外。
春眠不覺曉,麻將聲聲了;夜來風雨聲,輸贏知多少。
一些事無人做,一些人無事做。
不做事的盯住做事的,使他成不了事;
做事的往往敵不住不做事的,最終成不了事。
廠長書記漂洋過海,科長股長深圳珠海,車間主任五湖四海,一線工人刀山火海。
苦幹實幹,做給天看;東混西混,一帆風順;
任勞任怨,永難如願;負責盡職,必遭指責;
會捧會獻,傑出貢獻;不拍不吹,狗屁一堆;
全力以赴,升遷耽誤;推拖栽贓,宏圖大展;
頻頻建功,打入冷宮;苦苦哀求,互踢皮球;
會鑽會溜,考績特優;奉公守法,做牛做馬。
拿回扣,壓價讓價;挪公款,弄虛作假;
騙錢財,搖唇鼓舌;吞國財,筆下生花;
撈好處,巧弄權術;偷漏稅,哄騙國家;
為升官,賭注錢物;求政績,虛報浮誇。
握著上司的手,點頭哈腰不鬆手;
握著紀檢的手,混身上下都發抖,
握著財務的手,拉起就往餐廳走;
握著老婆的手;一點感覺都沒有;
握著情人的手,仿佛回到十八九。
新幹部在腐化,老幹部等火化;農民離村自由化,工人階級沒錢化。
一等公民是公仆,子孫三代都幸福。二等公民搞承包,吃喝嫖賭全報銷。
三等公民搞租賃,汽車洋房帶小姘。四等公民大蓋帽,吃完原告吃被告。
五等公民手術刀,割開肚子要紅包。六等公民是演員,扭扭屁股也來錢。
七等公民搞宣傳,隔三差五解解饞。八等公民方向盤,上班下班都掙錢。
九等公民是教員,魷魚海參認不全。十等公民老百姓,學習雷鋒幹革命。
無需多舉,百姓對這些與官場有聯係的社會風氣之憎惡,已不言喻了。
民謠、順口溜是民情的反映,是百姓的呼聲,內容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有諷刺勸戒賭徒的《賭徒之“酷”》:“大墨鏡,啤酒肚,雪茄一叼吞又吐,麻將桌上大擺譜,一擲千金不在乎——嘿,真酷! 家有孺子和老母,妻子病重要手術,電話打到賭場裏,‘老子沒這閑功夫!’——哼,冷酷! 屢敗屢戰不服輸,押了住房押妻孥,最後搭上手指頭,衣服扒光血如注——唉,殘酷”;有諷刺視愛情如遊戲的“無須天長地久,隻求一時擁有”、“新婚如閃電,離異似秋風;今夜花好月圓,明朝各奔西東”;有反映農民不堪“三亂”之苦、表達農民迫切願望的“頭稅(農業稅)輕,二稅(鄉統籌和村提留)重,攤派是個無底洞”、“辛辛苦苦大半年,七扣八扣不見錢”、“土地不要動,負擔不要重,糧價別太低,幹部別太凶”;有表現人們對假冒偽劣產品憤怒的“假貨不要緊,隻要鈔票真,‘宰’了他幾個,還有後來人”、“你使假,我裝傻,有了回扣就瀟灑;坑國家,害天下,喪盡天良求暴發”;有反映人事檔案造假的“工齡越來越早,年齡越來越小,文憑越來越高,資格越來越老”;有表現在應試教育下,學生負擔過重,因而產生反抗情緒的“書包最重的人是我,作業最多的人是我,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是我是我還是我”、“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麽背上炸藥包?我去炸學校,老師不知道。一拉弦,趕快跑,轟隆一聲學校炸沒了”。等等。
中國新時期民謠、順口溜,保持和發揚了中國古代民歌、民謠的現實主義戰鬥傳統,是新時期民情民意的反映。它以諷刺為主,以幽默見長,誇張、借代是其主要的修辭手段。它形式短小靈活,語言通俗活潑,針砭時弊一針見血。盡管有時存在存在著一偏概全、言辭過激、語言粗俗等現象;但就整體而言,它質樸、健康,充滿了生活氣息,表達了人們對理想社會生活的美好願望。因而,我們不能僅僅將它視為消極的牢騷,要善於從中尋找積極因素,化消極為積極,完善市場經濟前提下的政治體製、人事製度、分配製度,創建良好的文化體係和新的道德體係,消除不合理現象,使改革開放大業健康順利進展。惟有如此,百姓才能安居樂業,國家才能繁榮富強。我想,這也正是新時期民謠、順口溜帶給我們的啟示。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