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6-08-16 17:48
三疣梭子蟹是我國重要的出口暢銷品之一,拉丁名為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英文名為Swimming crab,地方名梭子蟹、槍蟹、海螃蟹、海蟹、海蟲、水蟹、門蟹、小門子、蠍子、蓋魚、三點蟹、童蟹、飛蟹、煙蟀。出口輸往國別和地區:日本,香港、澳門。出口口岸:遼寧、河北、天津、山東、江蘇、浙江、福建。
形態特征:頭胸甲呈梭形,稍隆起。表麵有3個顯著的疣狀隆起,回個在胃區,2個在心區。兩前側緣各具9個鋸齒,第9鋸齒特別長大,向左右伸延。額緣具4枚小齒。額部兩側有1對能轉動的帶柄複眼。有胸足5對。螫足發達,長節呈棱柱形,內緣具鈍齒。第4對步足指節扁平寬薄如槳,適於遊泳。腹部扁平(俗稱蟹臍),雄蟹腹部呈三角形,雌蟹呈圓形。雄蟹背麵茶綠色,雌蟹紫色,腹麵均為灰白色。
產地、產季:分布於我國南北各海域。一般從南到北,3~5月和9~10月為生產旺季,渤海灣遼東半島4~5月產量較多。
經濟價值:肉多,脂膏肥滿,味鮮美,營養豐富。每百克蟹內含蛋白質14克、脂肪2.6克。鮮食以蒸食為主,還可鹽漬加工“槍蟹”、蟹醬,蟹卵經漂洗曬幹即成為“蟹籽”,均是海味品中之上品。
一、生物學特性
1、形態特征:三疣梭子蟹的軀體由頭、胸、腹三部分及附肢組成。共分20節,頭部5節,胸部8節,腹部7節。經在進化過程中,頭部和胸部愈合,稱謂頭胸部,具有13對附肢。胸部8對附肢基部的鰓式與鋸緣青蟹相同。腹部7節褶貼於頭胸部下,腹部長度與寬度(第5~6腹節間縫的長度)之比約為30∶1;雌性幼蟹時腹部呈等腰三角形,長度與寬度這比約為1.75∶1;交配後的雌性腹部呈橢圓形,長度與寬度之比為1.25∶1。
2、生態習性:
(1)水溫:適應水溫8~31℃,最適生長水溫為15.5~26.0℃。在不同的水溫環境,三疣梭子蟹的活動情況不一樣。水溫在~1.5℃ 時,不攝食,部分個體在淺水區凍死;在0~6℃ 時,不攝食,晝夜潛砂,呈休眼狀態;在8~10℃時開始停止攝食,活動力弱,潛伏在深水處;在14℃時,攝食量下降,開始向深區移動,活動正常;在15~26 ℃時,攝食量大,活動正常,生長快;在17~21℃ 時,交尾高峰期;在14~21℃時,開始發現抱卵群體;在12~14 ℃時,開始產卵。
(2)鹽度:適應鹽度13~38‰,最適生長鹽度為20~35‰。越冬適應鹽度為28~35‰。鹽度低於8‰或高於38‰,停止攝食與活動,一天後全部死亡。
(3)其他因子:pH值適應範圍為7.5~8.;溶解氧不能低於2毫克/升,化學耗氧量一般不超過12毫克/升;硫化氫不超過0.2毫克/升;24小時內銅離子的半致死濃度為58毫克/升。
3、生活習性:梭子蟹白天潛伏海底,夜間出來覓食並有明顯的趨光性。養在池塘中的梭子蟹日出日落時在梭子蟹朋比較明顯的晝夜垂直移動現象。梭蟹遊動時,身體傾斜倒垂於水中,第5步足頻頻擺動,作橫向或不定向的水平遊動。潛入泥砂時,常與池底呈15~45度的交角,僅露出眼及觸角。梭子蟹無鑽洞能力,池塘養殖不必設防逃設施。水溫在18℃以下,梭子蟹多潛估在池塘邊的砂堆裏。
4、攝食習性:梭子蟹屬於雜食性動物,喜歡攝食貝肉、?鮮雜魚、小雜蝦等,也攝食水藻嫩芽,海生動物屍體以及腐爛的水生植物。而且不同生長階段,食性有所差異,在幼蟹階段偏於雜食性,個體愈大愈趨向肉食性。通常白天攝食量少,傍晚和夜間大量攝食。但水溫在10℃以下和32℃以上時,梭子蟹停止攝食。
5、繁殖習性:三疣梭子蟹雌雄異體。一般壽命為2年,很少超過3年。其生物學最小型為頭胸甲長5.1厘米,雄性最大的個體為頭胸甲11厘米,寬22厘米,體重710克;雌性最大個體為頭胸甲長10.5厘米,寬22厘米,體重730克。產卵繁殖的群體主要由1—2年生的親蟹組成。雌性產卵孵化結束後即死亡。雄性可經過2—3天交配後死亡。越冬的三疣梭子蟹其交配時間為每年的7—8月間,而當年生的梭子蟹交配盛期為9—10月間。
來源:安徽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