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關於郭沫若“焚書”說

(2006-09-12 06:51:10) 下一個


             關於郭沫若“焚書”說

                ·翟清福·

  一九六六年四月十四日,郭沫若在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
次會議上,突然宣布:

  幾十年來,一直拿著筆杆子在寫東西,也翻譯了些東西。按字數來講,恐怕有
幾百萬字。但是,拿今天的標準來講,我以前所寫的東西,嚴格地說,應該全部把
它燒掉,沒有一點價值。主要原因是什麽呢?就是沒有學好毛澤東思想,沒有用好
毛澤東思想來武裝自己,所以有時候階級觀點模糊。

  兩個星期後,《光明日報》於四月二十八日,全文發表了這一講話,而中國共
產黨的機關報《人民日報》又過了一個星期,即五月五日才轉載。這件爆炸性的新
聞,在國內、國外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使很多人感到驚訝和不理解,人們一時議
論紛紛。不少人認為,這是郭沫若發出“他已經成為‘文化大革命’對象的信號,
說明他已到了朝不保夕的地步!”一些外國朋友,特別是日本朋友,也對此表示了
極大的關注。

  “焚書”說緣起早在“文革”剛剛拉開序幕的時候,對明史專家吳晗的曆史劇
《海瑞罷官》的批判,就已經牽連到了不少曆史學家,郭沫若當然也不能例外。他
雖然已經預感到不妙,並且向他的秘書說了如下的話:

  我隻是擺設嘛,我耳朵聽不清,又不善於搞行政工作,讓我掛那麽多頭銜,來
了運動我就要檢討(王廷芳:《周總理和郭老的友誼》)。

  談話充份表達了郭沫若當時惶恐不安的心情。但是,從談話內容,人們不難看
出,郭沫若對“文革”的破壞性,以及“文革”可能給他帶來的災難的估計是不足
的。後來事態的發展,使得他開始清醒。雖然他早有辭去行政職務的想法,但是,
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向任何人提過。“文革”使他下決心,於一九六六年初寫信給
當時任中國科學院黨組書記的張勁夫,提出辭去自己所擔任的院長職務。但未獲準
。盡管郭沫若仍然擔任著許多要職,然而,在那個年代,他像很多人一樣,已到了
基本上無法工作的地步。

  第四屆人大代表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上,他在聽取了石西民代表文化部所作的
工作報告以後,講出了要將自己以前的東西全部燒掉的意向。

◇ “講話”記錄發表的內幕

   郭沫若關於“燒書”的發言,引起了已經紅極一時大權在握的“中央文革籌
備小組”領導人之一康生的興趣,他向人大常委會要這個發言記錄。人大常委會副
秘書長連貫為慎重起見,拿著整理好的記錄稿,親自到郭沫若家中,請他斟酌一下
。郭沫若做了一些修改,便交連貫帶走了。

  康生拿到郭沫若的發言記錄後,曾送給正在外地的毛澤東。不久,康生讓《光
明日報》於四月二十八日公開發表了這個發言。之後,又過了一個星期,才由《人
民日報》轉載。這是極為反常的事件。因為在過去,大多是別的報刊轉載《人民日
報》的報導。所以反常,主要是由於“中央文革籌備小組”當時對《人民日報》的
負責人態度冷淡之故,而《光明日報》的負責人穆欣此時又是“中央文革籌備小組
”的成員之一。至於康生要講話記錄的事,郭沫若在當時是一無所知。

  郭沫若對自己發言的解釋,不隻一次。最早的解釋是“講話”公開發表後不久
。是年五月上旬,在他接待來訪的外賓時,他深知由於國際友人的關心,這是接待
交談的必然話題,所以郭沫若有意識地把接待來訪者的地點安排在自己的家裏,以
便讓這些關心他的國際友人知道:郭沫若還是原來的郭沫若,郭沫若寫的書還放在
書櫥裏,並沒有燒掉。他在回答朋友們的詢問時,先讓大家看看自己的勞動果實,
然後告訴人們關於“燒書”不是真的要燒,本意是“要像鳳凰涅那樣在自焚後從火
中再生”,來訪的友人聽了郭沫若的解釋之後,放心了。

  除了多次口頭解釋“焚書”說之外,郭沫若還有一個書麵的答疑。

  青年教師徐正之,正在撰寫一篇有關郭沫若曆史劇本《武則天》的文章,他讀
了郭沫若的“燒書”說後,認為郭沫若的發言是缺乏辯證觀點的,片麵的,也是偏
激的。而這種過激的思想與言論,極易把運動引入歧途。於是徐正之就將自己對發
言的看法增進自己正在撰寫的文稿中。對“燒書”說進行了批判。他指出“簡單的
燒掉是不科學的,也是不能解決問題的。真正的共產黨人要敢於堅持真理、敢於修
正自己的錯誤”,他還援引了毛澤東“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是無所畏懼的”語錄,“
希望在民主革命時期就是一名勇敢鬥士的郭沫若,在新的曆史時期更要建樹新的功
勳,努力過好社會主義革命關”。

  一九六七年八月二十四日,徐正之帶著寫好的文章來到北京王府井,走訪《人
民日報》社。一位老編輯接待了他。當接待者知道徐正之來訪的意圖後,閱讀了他
的文章,並提出了三條處理文章的建議,請他選擇。其三點建議是:一、將文章抄
成大字報,張貼在北京街頭;二、在群眾辦的小報上發表;三、由《人民日報》社
代為轉交郭沫若處理。徐正之采納了第三種辦法,當即給郭沫若寫了一封信,要求
郭沫若閱後對文章提出意見,並用“掛號退還”作者。

  八月二十五日,郭沫若讀了徐正之的信稿後,還寫了一封回信,內容如下:

  大作拜讀了,謝謝您的指教。謹如囑“掛號退還”。我自己也希望能成為“一
個徹底的‘辨證’唯物主義者。”鳳凰每經五百年要自焚一次,從火中再生。這就
是我所說的“燒掉”的意思。

  看來,郭沫若“燒掉”的意思,就是“鳳凰再生”、“新生”的意思。

□ 原載《書屋》一九九九年第五期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