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過年,小時候最愛之----吃

(2007-02-17 20:05:12) 下一個
誰過年的時候玩過這個?我轉到過一個版龍.



最愛的糖果:大白兔



上不了台麵卻異常好吃的烤紅薯



年飯必備的甜湯



我的最愛,珍珠園子




待客禮數的排骨藕湯




孩子們的最愛:藕夾



早點必備,桂花糊米酒








轉一個我家鄉人寫的過年


 年三十晚的肉丸及難忘的年味

  大年三十,許多家庭都將剁肉丸炸魚之類的年貨放在那一天做。那一天家長們通常都是放了假的,於是白天就總會聽到此起彼伏的剁肉聲,那剁肉聲在那時是最令我快樂的聲音,它就像春節前的奏鳴曲,一下一下急切興奮地告訴我:就要過年了!就要過年了!

  那一天,我家通常還會用麵粉做點翻餃(類似於現在外麵賣的油角)。媽媽將揉好的麵擀成一張大麵片後,撒上芝麻,然後叫我先用刀將它切成一個個小條,再在小條中間劃破一個道,接著將麵片的一端從這個小道道中翻過去。我很喜歡做這個活,拿起軟綿綿的麵片,看著它在我手中翻身扭成了一朵花,然後靜靜地躺在撒了點麵粉的案板上,等著晚上在油鍋中變成金黃,最後變成酥酥的我愛吃的美味。

  年三十的晚上是要守歲的,那晚做年貨的過程在我是一個很大的娛樂,我可以舍掉養成了習慣的早睡,一直“忙”到淩晨。

  兒時我們住的是平房,因為是在一個比較大的國營廠裏,大家都住得比較集中,出了前門後門都可以見到鄰居。若沒有雨雪,一到晚上,很多家都會在門外支起一個爐灶,上放油鍋,家長們紅著被爐火映紅的臉,眯著被油煙熏不開的眼睛,忙著炸魚炸肉炸翻餃,孩子們則在一旁跑來跑去,不時“好心”地幫父母往爐灶裏添點柴火,然後在家長的喝斥聲中捏一個炸得焦黃的丸子丟進嘴裏。有時實在是燙得緊了,不由哆嗦著將它吐出來放在手上顛來倒去的吹,怕被罵,又跑開去放進嘴裏。

  那一天鹵鍋也一直架著,鹵完牛肉鹵雞肉,然後借著鹵鍋中的肉味鹵豆腐皮、豆腐幹、蓮藕。鹵汁的香味會一直飄浮在這一天的空中,讓我們聞著都飽了。

  等父母們忙到半夜收拾年貨時,我們已吃得滿嘴冒油,肚皮鼓脹,再也吃不下什麽湯圓餃子之類的年夜飯了。

  記得那時還沒誰家有電視機,大家最大的娛樂就是三十晚做年貨了。大人們守著紅紅火火的爐灶,撥弄著油鍋中暫時的富足,孩子們雖貪吃,但父母一般是不會真的怪罪他們的,相反,跑來跑去偷吃的孩子才真的是不可缺少的濃濃的年味之源。

  有多少年沒有親手做年貨了?那份童年時渴望過年的心境隨這一習俗的丟失都已不知跑到哪裏去了,親手做年貨也許是有的,但已偷工減料到了所剩無幾的地步了。不知現在的孩子過年的心情會是怎樣的,也許他們會有他們自己的年味吧,我懷念的,隻不過是屬於我自己兒時的年味罷了……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