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琴緣

(2007-02-11 17:22:41) 下一個
賦,可以說是一種貴族的文體,它既像散文,又象詩歌。我們通常將賦稱為漢賦,而提起漢賦,我們通常不能不提到司馬相如。我們而今耳熟能詳的子虛烏有,就出自於他的成名作《子虛賦》,假托子虛與烏有兩位先生互相辯論,而誇讚諸侯狩獵之盛況,洋洋灑灑,滿篇錦繡。

這位司馬先生原來姓司馬,叫犬子。我很佩服他父親的創造性。後來因為仰慕戰國時趙國的宰相藺相如,所以自作主張改名司馬相如。別看這位先生賦作得好極了,可他說話一點也不暢溜,還口吃。想來他也曾年少時胸懷大誌,頗習過些劍術,做著和我們青春時代一樣文武全才的大夢。人生往往坎坷,以至於他三十六七歲了,還一無所有。好在辭官以後得到了老友蜀郡臨邛縣令王吉的照顧。成就了他一段“琴挑文君”的佳話。

話說這臨邛地方上有個赫赫有名的大富豪,叫卓王孫,他們家光仆人就有八百個,家產就更是不計其數。這天王吉邀請司馬相如上卓王孫府上赴宴,一幫土財主因為知道他的才名,附庸風雅,對他大為傾倒,知道他精於音律,便吵吵著讓他撫琴。這司馬相如也是一代風流人物,早就聽說過卓王孫有一個才貌雙全的女兒叫卓文君,寡居在家,怎奈無緣得見,心中向往,於是就抄琴撫了一曲《鳳求凰》。不料這卓文君早聞相如才名,正在後房隔簾相探,直至聽聞:中夜相從知者誰,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心使予悲 。。不禁心動神移,不能自已。當夜她就在丫鬟的穿針引線下和司馬相如私奔去了成都。

搞笑的是,這小兩口夜奔成都以後,很快就衣食無著。卓文君實在是蘭心蕙質,提議重回臨邛,探探老爺子的口風。卓老爺子因為女兒夜奔丟足了他的麵子,而今妄想接濟,無異於做夢,壓根就不帶睬這小兩口的。要怎麽說老爺子鬥不過女兒呢?你不接濟是吧,咱們走著瞧。

卓文君就和司馬相如在菜市口租了個鋪麵,開起了小酒館。卓文君當掌櫃,司馬相如當小二。一時間,卓王孫府上的大小姐親自給人端酒送飯這個奇聞,在臨邛一帶鬧得沸沸揚揚,滿城風雨。卓老爺羞得連大門也不好意出。最後沒辦法,給了卓文君相當一大筆錢,小兩口就興高采烈地關了鋪麵,回成都過小日子去了。

還有,中國曆史上不是有四大名琴麽?這司馬兄弟就占了一把:綠綺。說起來,這琴也不是他的,而是他在梁王手底下幹活的時候,寫了一篇“如玉賦”,把老爺子弄得相當高興,就手就把這綠綺贈給他了。綠綺是一張傳世名琴,琴內有銘文曰“桐梓合精”,即桐木、鋅木結合的精華。相如得綠綺,如獲珍寶。他精湛的琴藝配上綠綺絕妙的音色,使綠綺琴名噪一時。後來,綠綺就成了古琴的別稱。這下大家夥明白了吧?勾引卓文君,這琴可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的!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yuanxiang 回複 悄悄話 你比較有中外文化修養,讚。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