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哲學的簫聲——此篇獻給心愛的花卷

(2007-02-11 17:10:14) 下一個
聖賢告訴我們,任何時候,我們都應該學習一點哲學。一個對哲學感興趣的人,一定是保有童心和好奇心的人。

我看到先哲們的智慧,感到非常崇敬。他們說:哲人是其他人的自然統治者,就像醫生是病人的導師一樣。在哲學家的眼裏,世人都是病人,而他們是醫生。

哲學其實就是讓人們學會做好準備去迎接各種命運,就是教人在命運麵前如何做人,尤其是在麵臨天堂和地獄兩種極端命運的時候。

一個人對哲學的向往,往往源於他/她對生活的苦悶。就像加繆說的:你無法創造經驗,你必須經曆經驗一樣。我們對人生的苦悶和彷徨不是其他人可以代替的經曆,我們對人生的理解,就是在對痛苦的研究中積累起來的。一個智慧的,敏銳的人,隻有在心靈經曆過痛苦煉獄烈火焚燒過以後,才會對哲學有深刻的理解。因為哲學將成為他/她一生的朋友和導師,他們將用心靈作一生的對話。

人生麵臨的最大的問題,不是征服世界,而是征服自己。這恐怕凡是有自省能力的人都懂得的一個道理,但是明白這個道理不等於說就真的能夠做到了。沒有比人生更加艱難的藝術了,因為其他的藝術或者學問,到處都有教師。人生這門藝術,靠的是自己的領悟力,還有多多少少的一點兒運氣。很多人都在尋找,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找到了。在這個尋找的過程中,我們的確迫切地需要良師益友,可偏偏良師益友和千古知音一樣難以尋覓。如果,你沒有這樣一個導師,也沒有這樣一個朋友,而你的理智又不能許可自己胡亂相信神靈的話,那麽,請你選擇哲學。

這個世界上,可以稱得上哲學的東西很多,似乎隨便說幾句警言就被人冠以了哲學家的名號。朋友,請你們相信,那不是真正的哲學。哲學和所有其他藝術和美一樣,必須經過時間的洗禮,才更加的古樸動人。時間會把我們眼前這些紛繁複雜的偽哲學碾得粉碎,而真正的哲學會綻放出它耀眼和不朽的光輝。

所以,與其同其他人一起認識真理,不如同柏拉圖一起犯錯誤。一個偉人的錯誤有時候要比平庸之輩的瑣碎真理更能給人以啟迪。偽哲學就是其他人,而哲學則是和柏拉圖的思想一樣偉大的其他思想。

我們人生各式各樣的苦悶,都化為哲學家們心靈和思想的素材。他們用他們的睿智把充滿痛苦的人生編成一部教科書,任何一個人打開這本教科書,都會找到讓他們覺得慰籍的東西,這本教科書的影響力的大小,則和你的智慧經曆道德做人原則息息相關。所以,每一個人從這本教科書裏得到的東西都不一樣。

哲學往往是這樣一些讓你心領神會的原則,比方說,你如果追問什麽是學問,哲學家的回答有可能是這樣的:學問就是如何擺脫不學任何東西。這樣一個淺顯的道理,卻能讓你體會到無窮的韻味。

哲學家們洞悉人性,他們能夠看到人生的開頭,也能夠了解人生的結果。對人性裏的妒嫉,他們總這樣說,凡妒忌心強的人總是這樣,以恨人開始,以害己結束。你隻有有過一些經曆和見識以後才會對這些語言裏的智慧表示崇敬。他們讓我們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我們和誰一起吃飯,比我們吃什麽更為重要。

而哲學究竟是什麽?它是讓心靈健康的靈藥,因此對於心靈的健康來說,誰也不會為時過早或者為時過晚。無論你是青年還是老年。誰如果說,研究哲學的時機尚未到來或者已經過去,他就像那個說享受幸福的時機尚未到來或者已經過去的人一樣。

哲學給與我們每一個人心靈上最後的慰籍,人們因為想逃避痛苦,所以尋求隱退自身,他們隱居於鄉村茅屋,山林海濱。但這完全是凡夫俗子的一個標記,因為一個人退到任何一個地方都不如退入自己的心靈更為寧靜和更少痛苦。

我們的心靈如果是我們隱退的山林,那麽哲學則是孕育這片山林的肥沃的土地。我們不難看到,有的林子鬱鬱蔥蔥,有的林子稀稀拉拉,有的鳥鳴泉響,有的靜謐無聲。那實在不是哲學的偏心和錯失,而是,這心靈的主人,我們自己的德行。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40hutu 回複 悄悄話
嚴肅點兒,別一點正經沒有,二丫要白話哲學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