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收到女兒學校的通知,考察了女兒的綜合學習情況,女兒順利進入組建的英語快班(Gifted and Talented Program)。
女兒才二年級,我從來沒有認真關注過女兒的學習,至少在這個學習階段,我是徹底的放羊派。我認為,這個年紀的孩子就是要快樂、要健康,上學主要是熟悉學習過程和方法,並不是為了掌握多少知識,那點知識對一個成熟的大孩子而言,花幾天的時間就能掌握,完全沒有必要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施加壓力、費很大的勁去掌握以後很容易掌握的知識。培養孩子們熱愛學習的興趣,比掌握那些知識重要得多。每天女兒放學回來,我總是問“今天舉手發言了沒有?”,“交了新朋友沒有?”,“喜歡學校嗎?”,極少問:“你今天考了多少分?”
這種所謂的“放羊”式的教育方法是我經過了很大的努力才修煉而成的,對一個在中國接受了中小學乃至大學教育的人來說,放棄“填鴨”、放棄“競爭”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信,如果你的孩子在學校考了最後一名,孩子可能有這個承受力,但華人家長們可能就承受不住了,容忍不了孩子在競爭中的失敗。
當我初步修煉成“羊倌”後,美國學校的教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學期一開學,參加了一次家長會,會上公布了新的郡教育部門的教學大綱,對學生的要求明顯比往年高了許多,並把快班製度下推到二年級開始。看到這些新的教學要求,我為女兒捏把汗,真不忍心把女兒投入到這種艱苦的學習中去。
我們州的很多學校裏都有這種快班製,把學生按成績分別安排在正常班或快班裏。快班也稱作天才班,其目的是在正常教學大綱的要求外,讓孩子們多學點東西。按天才班的定義,應該是對少數“吃不飽”的天才學生開設的。但這學期的教學大綱裏,天才班基本可以看作是普通班,而普通班則可以視作“慢”班了。所以,整個學期的教學要求大大地提高了。
其實,這種變相提高教學質量的做法在美國是一個趨勢,繞過了實際上拖了整個教學質量後腿的普通教學大綱。與其他國家的教育相比,美國12年義務教育的整體質量確實不高,這與低要求的教學大綱無不關係。現在則不同了,如果一個高中生把自己局限在普通教學大綱裏,不做些“額外”的學習,例如不選修大學課程,是很難進入理想大學的。
這種快班製度對中學和高中的學生來說,行之有效,我非常讚同。但對小學階段的學習,我則以為大可不必。對女兒能否進入快班不是我最關心的,但我要把握好,如果女兒進入不了快班,不要打擊了她的學習興趣,從而對她的學習造成長期的影響,要防止一蹶不振、永遠落後。
另一方麵,我對女兒還是充滿信心的,小學的教學內容畢竟有限,一個智力正常的小學生,隻要對學習不抵觸,按老師的要求完成學習課程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另外,女兒在一年級時候的表現,也使我充滿信心。實際上,一年級的時候,學校就把學生按成績分班了,但不叫快班或普通班,叫紅班、綠班、藍班……等等,大多數家長並不知道學校已偷偷摸摸地把天真活潑的孩子們們分成三六九等了。我女兒,自然是華人模樣,於是學校就先入為主地把她分到了數學快班、英語慢班。後來我在與其他家長的交流中,發現孩子們學的東西完全不一樣,那英語的拚寫練習比我女兒班級的難多了。期中的家長會上,我問了那英語老師,她坦陳我女兒的英語程度比其他同學高出一截,應該去藍班。於是,我提出升班。但分班容易,換班就麻煩了,得經過學校專門組成的評審委員會鑒定和批準,我就不好勉強了。盡管老師沒有答應我的要求,但她在私下作了努力,幾個星期後,學校通知我,女兒通過了鑒定。
這學期女兒班級的老師換了,新老師說起話來急急匆匆,而且嗓門特別高,還有那長相,對一個小學生來講,確實有點凶相。
開學兩三個月後,女兒的老師跟我打電話,需要麵談。我按時到了學校,萬萬沒有想到麵談的內容不是報喜,而是報憂,而且是個大大的憂。她給我看了最近的一次考試成績,我女兒隻考了區區30來分,不僅是我們家的曆史最低分,相信也是大多數華人家庭難以接受的低分,讓我吃驚不小。
怎麽辦?怎麽辦?怎麽會是這樣?怎麽提高成績?我想我當時一定是不知所措。不過我很快冷靜了下來,仔細看了考卷的內容,並與老師作了些討論。
首先,二年級的試卷跟一年級的試卷有了根本的不同,不再是簡單的拚寫了,幾乎全部都是問答題和分析題。女兒做錯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因為沒有理解題目的意思,很大程度上是沒有適應新的考試方法所造成的。所以,成績沒有考好,並不意味著沒有掌握學習內容。
其次,那老師的教學方法有問題。全班同學的考分都偏低,盡管沒有像我女兒那樣慘。老師解釋說,她反複給學生解釋了題意,如果沒有聽懂,學生可以問呀,末了又加了一句:“我又不是老虎,會把她們吃了。”這句話把我逗樂了,心想“嗬嗬,你這個長相還有那說話的嗓門,真會讓學生誤以為會被吃了。”更何況我女兒是個膽小的布娃娃。
這樣一分析,心裏有了譜。第一個問題雖然與考分密切相關,但第二個問題才是關鍵。女兒沒有考好,自己已經有了壓力,我決定不再給女兒任何壓力,我沒有答應老師多監督女兒學習的要求。我讓女兒用自己的方法去適應新的考試方法,讓她用自己的方法去適應老師的方法。我不能去要求換老師換班級,我也不覺得老師不稱職到該滾蛋的地步。我女兒去適應她,這也是一種鍛煉,算作初嚐社會吧。這可能會付出成績的代價,但小學的這個成績算不了什麽,這個付出值得,晚付不如早付呀。
離開學校的時候,我問老師我女兒能不能在分班的時候進入快班,老師坦率地說沒有信心,我告訴她我有。
回到家裏,我問女兒對老師的印象,她說她有些怕這個老師。是的是的,母老虎誰都怕,嗬嗬,但她真地不吃人。我隻對女兒有一個要求:在上她的課的時候,每天至少舉手提問一次。
……
現在,女兒終於在第一次分班的時候就進入了快班。昨天晚上睡覺前,我到女兒房間去道晚安,女兒躲在被褥裏抿嘴笑,我問她笑什麽?她說:“我感到很自豪”。我說:“我也為你感到自豪,因為是你自己努力的結果。”,確實,除了教她“不怕”老師外,我完全放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