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窺天境

得窺天境,須看透紅塵萬丈;人神相通,隻憑借靈犀一縷。信靠耶穌,此外路路是絕望;堅定不移,萬裏迢迢聚天堂。
個人資料
正文

第5周 最大的敵人

(2007-12-31 00:43:07) 下一個
第5周最大的敵人
第1日出十六至十八章

馬丁路德說,信徒要麵對的敵人有三,一是撒但,二是世界,三是我們自己,其中最大,也是最難對付的,乃是我們自己。法老殘忍的壓迫,並不能消滅以色列人,但當以色列人真正自由了,在神保護照顧下,卻全部葬身曠野(從埃及出來的人,除約書亞及迦勒外,全死於曠野),問題出在哪裏?乃出在他們自己。

神用那麽戲劇性的神跡將以色列人帶離埃及人的手,僅三天而已,以色列人便因水苦而埋怨神。神供他們甜水,其後他們又因食物埋怨神,結果神賜嗎哪、鵪鶉滿足他們的需要;在水減少缺乏時,他們又埋怨了,神叫摩西擊打磐石出水,滿足他們所求。這幾章聖經中間加插了以色列人與亞瑪力人爭戰之事跡,聖經似乎要告訴我們,這場在出埃及記出現的唯一一場戰爭,乃最重要之戰爭。根本上這是一場靈戰──“摩西何時舉手,以色列人就得勝,何時垂手,亞瑪力人就得勝。”(十七11)這經文告訴了我們,以色列人每遇到困難時,他們要做的,是“舉手”禱告,而不是埋怨,惟“舉手”能使他們逢凶化吉。這是以色列人最重要的一課。

其後,任勞任怨的摩西從他嶽父那裏學到一些寶貴的行政管理功課,就是挑選一些屬靈、有才能、敬畏神、誠實、不貪財、無色欲者作千夫長、百夫長、十夫長去管理百姓。以色列“國”漸具規模。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食物的供應
水及力量的供應
同工的供應
以色列人埋怨沒有食物
埋怨沒有水
嶽父智慧的建議

 

有人說,世上最痛苦的人就是那些隻想到自己沒有的,沒有想到自己有的;隻想到失的,沒想到得的;隻想到不好的,沒想到積極、好的人。為何以色列人的壽命那麽短,隻有靈命好的約書亞、迦勒在壓力重重、受指控最多之情形下仍健壯地活下去?你曾否想過,心靈的健康會直接影響肉體之健康?

對於門徒,特別是教會領袖,最大的引誘有三:第一是色,第二是財,第三是權勢。早在摩西時代,他的嶽父已看到這點,所以勸摩西在揀選領袖時,必須要誠實(不貪權)、無妄(不好色)、恨不義之財、敬畏神及有才能的人去服侍神。以上幾方麵,哪些是你最弱的?你會如何改進自己?

金句:出埃及及記十六章十七至十八節



First  Previous  2-6 of 6  Next  Last 
Reply
Recommend  Message 2 of 6 in Discussion 
From: ShirleySent: 2/21/2004 1:20 AM
第5周摩西的約 ── 十誡
第2日出十九至二十章

一個國的形成,除了子民、地土(流奶與蜜的迦南地)、領袖(摩西及其組織之政府)外,還需要律法。神學家稱之為巴勒斯坦的約,亦有人稱之為摩西的約,更普遍的稱呼是十誡、律例和典章。

十誡本身是有條件性的約,神將他子民從為奴之家帶出來,神要求百姓的回應,是作他祭司的國度,聖潔的國民。當神將這要求述出後,眾百姓異口同聲說“凡耶和華所吩咐的,我們都要遵守”,神又命百姓自潔,不可上山,然後才頒布十誡。十誡內容分列如下:

對神的誡命:

1.認定神是獨一而惟一的:“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廿3)

2.不可拜偶像(廿4-6)

3.不可妄稱耶和華的名(廿7)

4.當守安息日(廿8-11)

有關對人的誡命:

5.要孝敬父母(廿12),這是唯一積極的誡命

6.不可殺人:尊重別人的生命(廿13)(參約壹三15)

7.不可奸淫:尊重別人的家庭幸福(廿14)

8.不可偷盜:尊重別人的財物(廿15)

9.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尊重別人的名聲(廿16)(參太五37)

10.不可貪戀別人的財物及妻子:在態度上也要尊重別人(廿17)

律法不是叫人得稱義的方法,乃是叫人知罪的根據。神明知人不能守全律法──試看,我們試過有貪念嗎?試過有淫念嗎?試過說謊嗎?試過生命中有些偶像較神占更重要位置嗎?在律法底下,我們根本是一無可取,無力自救的罪人。然而主不用我們靠律法得救,他以完全的神成為完全的人來世,親自成全了所有律法。我們可做的,就是接受他無條件的救贖,以愛回報他的愛。請思想,主是如何解除我們的咒詛?(參來九20、22;羅五7-8)

主給我們最大的誡命是什麽?是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我們的神,其次是愛人如己,這是整個律法的總綱。愛主,是包括理智(真認識他,及他的旨意)、情感(自動自覺的)、及意誌(縱使不喜歡,仍要去順服神旨意)的。在十誡中,哪些是你最容易犯的錯誤?哪些是你不願意順服的?你會如何改進自己?

金句:出埃及記二十章三至四、七至八、十二至十七節


Reply
Recommend  Message 3 of 6 in Discussion 
From: ShirleySent: 2/21/2004 1:20 AM
第5周典章之頒布
第3日出廿一至廿三章
日 

十誡乃神律法之總綱,是大原則。除頒十誡外,神還頒布了很多典章,是執行的細則,也是民法。此外,還包括敬拜、宗教生活之細則,即律例。典章是當時的法律,是由執法者執行,並非由百姓自己裁決執行的。內容包括:

1.待奴仆之例:希伯來奴仆做滿6年的工作,便要給他自由,可見神是保護人權的主。

2.殺人之例:神是以公平為原則,殺人填命,但咒罵父母,打父母,拐帶人口的亦要處死,傷人者賠償。

3.故意損人財物的要賠償,無心意外則免賠償。

4.賊盜之例:偷盜者被拿後是要加倍賠償的,偷牛者以五牛賠一牛,以四羊賠一羊,其餘的則加倍。

5.保護財產之例:亦以公平、責任為原則。

6.道德之例:與處女行淫者有責任要娶她;與獸苟合、祭祀別神者皆要治死。

7.社會關懷之例:善待寄居的、孤兒寡婦、貧窮的人。

8.服權之例:不可毀謗神及官長,具體行動是奉獻及納糧。

9.尊重別人名聲、財物之例:不可冤枉人,造謠傷人,要拾遺舉報。

10.宗教節期之例:要守安息年,住棚節,初熟節等。

在總結這些典章時,神再重複應許給他們流奶與蜜之地。他似乎暗示,要享豐盛生命,我們必須在群體生活中愛人如己。

第廿一章
第廿二章
第廿三章
關係之律法
責任之律法
屬靈生活之律法
有關尊重人生命之例
有關尊重人財物之例
有關慶典之例

 

從出埃及記到申命記,神透過摩西頒布了超過600條的律例、典章和誡命,雖然這些典章是遠在三千五百年前頒布的,但今天各國仍有不少法例是承襲其精神而來的,你可舉一些例子說明嗎?

在神眼中,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可以靠律法稱義的。律法主要為保障人的生命、財產,提醒人要為自己所做的負責任,但律法不能改變人的生命。到了新約時代,主吩咐我們以愛去實現律法(太廿二37-40):你的仇敵餓了,便給他吃,渴了便給他喝,要行二裏路,饒恕、愛他們。請思想,有什麽人曾傷害你,你如何待他?

金句:出埃及記廿二章廿一節;廿三章八節


Reply
Recommend  Message 4 of 6 in Discussion 
From: ShirleySent: 2/21/2004 1:21 AM
第5周有關敬拜殿宇之指示
第4日出廿四至廿七章

當神頒布誡命、律例後,他又召摩西登山,亞倫、戶珥及七十長老在山腳下遠觀。摩西帶了約書亞上山,逾四十天之久,繼續領受神的指示。廿五至廿七章的重點,是有關會幕的建造,一切都要“照著我所指示你的樣式”。跟著下來的,是詳細列出各項建造:

1.約櫃的建造(十五10-22)

2.餅桌的建造(廿五23-30)

3.燈台之建造(廿五31-40)

4.幕幔之製造(廿六1-14)

5.幕板之製造(廿六15-30)

6.隔聖所及至聖所幔之製造(廿六31-37)

7.祭壇之建造(廿七1-19)

8.燃燈之例(廿七20-21)

一切的建造,“都照著在山上指示你的樣式。”(參廿五9、40,廿六30,廿七8)那麽詳細、瑣碎之記載,內中含有深入之預表意義,分列如下:

物 件
代表意義
預表
對信徒的意義
約 櫃神的律法  
陳設餅神供應靈糧  
幔子(分開聖所與至聖所)人不能麵對麵見到神  
金燈台神是光  
至聖所神所在地  
祭 壇獻祭給神  
洗濯盆敬拜者得先潔淨自己  
香壇信徒的禱告  

 

今天,以上各樣建造物和會幕已成古跡,可見神的心意並非會幕本身,乃是會幕所預表之意義。希伯來書十章一節說舊約(律法)隻不過是新約的影兒。當主被釘時,殿的幔子(分開聖所及至聖所者)從上到下裂為兩半,可見它乃預表主的身體,主身體一擘開,人與神之間的牆便打破,人可直接與神和好,麵對麵見到神,不象舊約,連大祭司也隻能一年進至聖所一次,且很快要出來。

請默想,並完成以上圖表。

聖經說:“豈不知你們的身子就是聖靈的殿麽?這聖靈是從神而來,住在你們裏頭的,並且你們不是自己的人。因為你們是重價買來的,所以要在你們的身子上榮耀神。”(林前六19-20)請思想你今天打掃了這會幕、這殿沒有?

金句:出埃及記廿五章四十節


Reply
Recommend  Message 5 of 6 in Discussion 
From: ShirleySent: 2/21/2004 1:21 AM
第5周給祭司的指示
第5日出廿八至卅一章

會幕是神與人同在之處,到所羅門時,聖殿則取而代之。但怎樣才可以使人對神的敬拜達到預期效果?怎樣才可以將真正敬拜的意義教導神的子民?怎樣才可發揮牧養、醫治的功能?神揀選屬靈領袖,他也揀選祭司專責敬拜工作。神先指示祭司服飾之製作(廿八1-14),跟著是胸牌(廿八15-30),外袍(廿八31-39)以及衣冠(廿八40-43),這些服飾不是隨便做的,因當中含有深入的屬靈意義(見“附錄”)。神對祭司最重要的要求,是“歸耶和華為聖”。(你發現廿八章內有幾個字是特別不同的嗎?)胸牌前鑲著以色列支派的名字,表明祭司有責任將所有神的子民歸耶和華為聖。神跟著指示祭司獻祭細則,包括獻什麽,怎樣獻,獻完後怎樣處理祭物等。有關敬拜之器皿方麵,香是代表著聖徒的禱告(啟五8),為聖徒及其他人代禱、代求是祭司必須的工作之一。洗濯盆是給祭司使用的,他們在獻祭以先,必須潔淨自己。所有祭司在履行職務以先,都必先受膏,聖膏之製作亦有特別規定,不能隨便。香是歸耶和華的,不能歸人。神在指示完畢後,還指定製作會幕之工人,他要以聖靈充滿他們完成的聖工。這幾章聖經多次提及“(分別)為聖,歸耶和華”。

第廿八章
第廿九章
第三十章
第卅一章
祭司的服飾
祭司的獻祭
祭司的守則
建造會幕之工人
祭司的生命
祭司的事奉
祭司的生活
會眾之敬拜生活

 

舊約的祭司在獻祭前都要洗手洗腳,潔淨自己,因他們自己本身也是不潔,所以他們“每日必須先為自己的罪,後為百姓的罪獻祭”(來七27)。惟獨主基督,他本身是完全聖潔無瑕疵,所以一次把自己獻上,就能徹底為我們贖罪。舊約獻祭的祭物,全部都有預表意義,預表著主基督。請翻開希伯來書七章廿至廿八節,看看主基督與舊約祭司有何不同之處。

“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二9),神對我們這些祭司的要求,在有了新生命後就是新生活,他要我們換衣服,如舊約祭司一樣。請參以弗所書四章廿至廿四節,神要我們脫去什麽衣服?穿上什麽衣服?哪些衣服你還未換上?

金句:出埃及記三十章十九至二十節

一.會幕內各物之預表(或代表)意義:

1.會幕:在曠野期間以色列人敬拜的中心,代表著神與人同在之處。到大衛時,以色列人不再住在曠野,大衛便想為耶和華建殿(撒下七2),到他兒子所羅門時將聖殿建成,然而這聖殿在以色列曆史中波折重重:

a.主前587年,為巴比倫人所毀;

b.主前537年,所羅巴伯帶了五萬猶太人回耶路撒冷重建聖殿,但因撒瑪利亞人及其他外族人之破壞,及猶太人之缺乏委身,延至主前516年才完成;

c.到主後70年,猶太人獨立運動失敗,聖殿被羅馬人毀壞;

d.啟示錄十一章一節暗示在大災難前,聖殿又被重建;

e.在大災難期,聖殿被踐踏,一塊磚頭不會留在第二塊磚頭上(太廿四1-2);

f.將來天上聖城不會再有聖殿,因主神就是殿(啟廿一22),教會就是神的殿(林前三16)。

2.約櫃:內放嗎哪(主賜生命之糧)、亞倫發過芽的杖(主的複活)、還有律法;外麵(上麵)則有施恩寶座,整個約櫃預表著主道成肉身,他是生命之糧,他是複活的主,他自己成全律法,所以他成了我們施恩之來源,惟藉他,我們能與神相交。

3.陳設餅桌:祭司每天靠此維持生命,同樣,這是預表著主,他是我們生命之糧,惟經常吃他(領受“道”),我們才能得飽足。

4.燈台:預表主是世界之光,照亮所有的人。一燈柱,七盞燈,這也是預表著教會。

5.香壇:祭司需為百姓代禱,香乃是聖徒的禱告(啟五8)。

6.洗濯盆:任何人要獻祭以先,必須潔淨自己。這預表著主基督要用水將我們洗幹淨。

7.祭壇:敬拜與奉獻是息息相關,沒有奉獻,敬拜便不能算是完全。主為我們成了祭物,他先獻祭,以致我們可直達至聖所的施恩寶座前。

8.至聖所:神所在地。

    9. 分隔聖所及至聖所的幔子:預表主的身體,他身體裂開,人與神之間的阻隔便因此除掉。

二.會幕的重要性及意義:

1.會幕內一切設施均由敬拜者奉獻出來,沒有一樣是需要買的。

2.它乃在會眾營地之中間,可見敬拜乃以色列人之中心,他們所做的一切離不開敬拜。

3.它乃可移動的,會眾移到哪裏,它就要移到哪裏,繼續成為會眾生活的焦點。

4.見神以先必須獻上贖罪祭及贖愆祭,人乃無力自救,根本不可能靠自己的行為到神麵前。

5.洗濯盆提醒人事奉以先,必須潔淨自己。

6.幔子:分隔聖所與至聖所、有拳頭般厚,叫人無法進入至聖所,亦無法麵對麵見到神。但是馬太福音廿七章五十一節記載,主死了以後發生了什麽事?這幔子是預表什麽?(參來十19-20)


Reply
Recommend  Message 6 of 6 in Discussion 
From: ShirleySent: 2/21/2004 1:23 AM
第5周叛逆的百姓與榮耀的領袖
第6、7日出卅二至卅四章

摩西上山,一去四十天,百姓等得不耐煩,以為他死了,亞倫不獨不能用信心鼓勵他們,還帶他們走回頭路,回到埃及拜偶像的生活去,為他們製造了一頭金牛贖。摩西看見,義憤填膺之下,摔碎了兩塊石版,又命利未人殺了那些犯罪的人。跟著這榮耀的領袖作了無私的代禱,寧自己代罪,以致他們在神麵前蒙赦免。神本不欲與百姓同行往迦南去,因摩西為百姓懇求,使百姓與他的關係出現新的契機。當摩西複上山,帶著兩塊新的石版代替摔碎的兩塊回來後,他的麵容因耶和華與他麵對麵說話,也發了光,充滿神的榮耀。

第卅二章
第卅三章
第卅四章
百姓製金牛犢
百姓險被神棄絕
百姓複有生機
摩西怒碎法版
摩西代求
摩西複領法版
百姓犯罪
領袖代求
領袖命令

 

忘恩負義,是今天大部分人的寫照,以色列人不獨忘恩負義,他們還將神的恩典歸功於神最討厭的偶像上,並且敬拜這些“有口不能言,有眼不能見,有耳不能聽,有鼻不能聞,有手不能摸,有腳不能走,有喉嚨也不能出聲”的被造物,結果導致神的審判。離棄神,拜偶像,在道德上沉淪,必會受到神的審判。請思想,你有碰過這些例子嗎?

摩西見百姓犯了大罪,他便禱告神:“唉,這百姓犯了大罪,為自己作了金像,倘或你肯赦免他們的罪……不然,求你從你所寫的冊上塗抹我的名。”當百姓犯錯,他不是隻指控百姓的罪,乃承擔其責任。你在與人相處、與人同工時,若出現問題和錯誤,你會否也主動承擔部分責任而不指責旁人?還是把責任推得一幹二淨?

金句:出埃及記卅四章六至七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