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給自己的心找一個家 [轉貼]

(2006-08-29 13:57:56) 下一個
年關將近,午夜夢回,除了樓外馬路上偶爾鳴笛而過的汽車,世界似乎都在熟睡。忽然由遠而近傳來一個青年男子帶著酒意,帶著哭音如唱如喊的號呼,充滿了渴望和悲涼。我以為又是癡男怨女們在體驗愛的痛苦,便不在意。當那聲音漸漸清晰時,才聽清他翻來複去喊的隻是四個字——我要回家!   一句短語,一個不用渴望的要求滿挾著渴望,在寂靜如水的夜中激起漣猗,蕩漾著漸漸弱去。從沒對喝醉酒在馬路上胡言亂語的人有好感,因為那些人不是借工作之名而饕餮的蛀蟲,便是用酒精麻醉自己的懦夫,或是醉生夢死的“想得開”分子,這幾種人讓我厭惡、蔑視和憐憫。而這個——或是出來打工回不了家的異鄉人,或是由於婚變而妻離子散的可憐人,或是真正無家可歸的流浪漢——醉漢用這種聲調喊出來的“我要回家”幾個字,卻讓我潸然淚下。   每個人都有家,每個人也都需要家,但哪裏是我們永遠的家呢?孩提時,父母構成了我們心中的家,他們的四條手臂為我們搭起一個遮風擋雨的空間。可隨著我們的長大,手臂漸漸變得不再強壯,漸漸變得布滿青筋,漸漸變得肌肉鬆弛,終於,有一雙手臂支持不住了,從我們生活中消失了。這個家給了我們愛心和犧牲,但這不是永遠的家。   成人了,我們也要尋找另一雙手臂,支起自己的家。但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間,我們發現,四條臂膀構成的家遠遠擋不住外界的衝擊,往往還沒等到足夠的時間來消磨,四條臂膀便會在風雨飄搖中四散分開。這個家也許充滿了溫馨和柔情,但也不是永遠的家。   有句歌詞寫道:“給自己的心找一個家。”心的家就在心中。“三界無安,猶如火宅”,內心的家才是平安的。當你的心在現實的拚搏中充滿疲憊,心中的家自有一泓林蔭下的清水使你滋潤,給你清涼。可不斷追求、失落,再追求、再失落的現代人能找到心家嗎?心有家的人,會對心靈的流浪漢充滿憐憫,會對人世間的一切有著透徹的智慧。誰是穩坐心家的人呢?   佛陀嘴角那自在、自信、慈悲的微笑會給你答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