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夢齡:第一軍長 血灑忻口
(2006-08-22 20:37:53)
下一個
郝夢齡:第一軍長 血灑忻口
大勇摧敵,大仁衛國,人類浩氣不息,世界公理不滅。謹致悼忱,舉無窮之敬禮。
——於佑任唁電
郝夢齡語錄
●此次北上抗日,抱定犧牲,萬一陣亡,你要聽母親的教誨,孝順汝祖母老大人。至於你等上學,我個人是沒有錢,將來國家戰勝,你等可進遺族學校。
●現在我同你們一起堅守這塊陣地,決不先退。我若是先退,你們不管是誰,都可以槍斃我!你們不管是誰,隻要後退一步,我立即槍斃他。
●今日督戰,李師長負傷,戴團長負傷,官兵受傷過多,往日見傷兵多愛惜,此次專為國犧牲,乃應當之事。
在山西省忻州忻口村,人們談起郝夢齡,就像談論古傳奇中的英雄。78歲的武海旺老人以說書人的語氣說:郝夢齡是個軍長,率領20萬大軍,和日本人打仗。
而在5裏之外,一個當年慘遭日軍屠殺的村莊,一老漢說:郝夢齡是日軍總指揮,日本人經常來山上紀念他……
往事並非如煙,無語問蒼天,郝夢齡是誰?
一
“我五歲時,父親就一字一句教我背《總理遺囑》:“餘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他給我講嶽飛精忠報國,講文天祥《過零丁洋》。”多年以後,遠在武漢的郝慧英在電話中追憶父親郝夢齡,感傷中又無限自豪:父親為報國早懷必死之心,他出身貧寒,14歲時投奔奉軍,從此在軍閥混戰中浮沉:反奉,改投吳佩孚,加入國民革命軍,中原大戰,圍剿紅軍……父親看到連年內戰血流千裏,深為同室操戈悔恨。
盧溝橋事變爆發時,父親正在去四川陸大進修的途中,得知消息後,立即返回部隊,請求北上抗日。多年以後,83歲的郝慧英還是難忘父親離家北上抗日的情景:
那一天,一起床,母親就告訴我:你父親一夜沒睡,不知在寫什麽東西,寫了撕,撕了寫,折騰了一個晚上。我就拉開抽屜,發現一封信,封著口,信上還寫著“1938年拆閱”。父親一回來,我就拿著信問他,為什麽要到明年看?父親就和我奪信,撕碎了拋進痰盂裏。我和母親覺得蹊蹺,從痰盂裏把碎紙片撈出,最後拚出了這樣的字句:
“此次北上抗日,抱定犧牲,萬一陣亡,你要聽母親的教誨,孝順汝祖母老大人。至於你等上學,我個人是沒有錢,將來國家戰勝,你等可進遺族學校。”
當時全家老老少少30多人,哭成一片,不讓他走。他說,我愛你們,也愛國家,我們國家如今水深火熱,我這個當軍人的沒出息啊。父親第二天就走了,我們去車站送他,到處是灰衣服的兵,送行的人很多,也沒來得及說什麽話,沒想到從此成了永別。
二
站在忻口西北的204高地四望,山嶺起伏,溝壑縱橫,群嶺把忻定盆地入口處的10公裏正麵,分割為兩個管孔通道,南懷化和忻口作為左右通道上的兩個小村,恰如兩隻鳥瞰忻口的眼睛,戰略咽喉位置不言而喻。據忻州市抗戰史研究者胡全福介紹,當年這裏是忻口戰役戰鬥最激烈的地方,敵我雙方在 204高地展開了激烈的拉鋸戰,一晝夜竟易手13次,守軍第四團在經過反複衝殺後一度隻剩下百餘人。
68年前的硝煙散盡,40裏孤山空餘雜草漫山遍野,一下雨,地上就會裸出子彈頭來,生鏽的鐵皮一下子又把人帶到了那個彈片如雨的年代。當年郝夢齡督戰的聲音似乎還在這個山岡上回蕩:“先前我們一團人守這個陣地,現在隻剩下一連人,還是守這個陣地,就是剩下一個人,也要守這個陣地。出發之前,我已在家中寫下遺囑,打不敗日軍決不生還。現在我同你們一起堅守這塊陣地,決不先退。我若是先退,你們不管是誰,都可以槍斃我!你們不管是誰,隻要後退一步,我立即槍斃他。”他又大聲問了一句:“你們大家敢陪我在此堅守陣地嗎?”所有官兵齊聲回答:“誓死堅守陣地!”
204高地下,雜草掩著一條小路,少有人蹤。偶有村民走過,多半不知當年日軍曾架起四挺輕機槍封鎖此路,更不知抗日將軍郝夢齡的鮮血曾潑灑在這裏。
1937年10月4日,郝夢齡奉命趕到忻口時,雁門關已失守,衛立煌領兵10萬拒敵,郝夢齡被任命為中央兵團前敵指揮官,以忻口諸山為軸心,布防於10多裏的陣地上。13日拂曉,日軍在飛機、重炮、坦克的掩護下,猛撲中央兵團下王莊陣地,抗戰初期華北戰場規模最大、戰鬥最激烈的忻口戰役全麵打響了。
14日,日軍,繞過下王莊直撲我忻口陣地的鎖鑰部南懷化。戰鬥異常激烈,國軍每天傷員約有數千人。現存的郝夢齡日記記下了當時的戰況: “十月十四日,今日督戰,李師長負傷,戴團長負傷,官兵受傷過多,往日見傷兵多愛惜,此次專為國犧牲,乃應當之事。”“十月十五日,一夜炮聲未止,我晉軍由前進陣地出擊,亦未成功,又退回陣地,兵有潰樣。早飯後仍在第一線督戰。”
三
郝夢齡戰地日記永遠停在了十月十五日。當晚他離開忻口後溝第九號戰備窯洞,就再也沒有回來。
這一天的拂曉,南懷化陣地被突破,郝夢齡即命組織火力奪回陣地,兩次肉搏反攻,均未得手。入夜,衛立煌來電督戰。16日淩晨4時許,郝夢齡到達第四團指揮所親自指揮戰鬥。
第四團第二營營副翟洪章見證了郝夢齡犧牲的經過:當時軍長走到204高地跟前,叫我指點通往獨立第五營的捷徑。我說,“由腳下到該旅,必須通過一段被敵人火力封鎖的小路,長有20米,敵人在路北小高地設置四挺輕機槍,昨天我軍已犧牲20多人,夜間偷過危險小些。白天不能過。現在天已破曉,最好還是不去。您如果要去,請繞遠路。”我又說:“您寫一命令,派人送去,不是一樣嗎?”軍長酌量片刻說:“還是我親自去,效果大一些。瓦罐不離井口破,大將難免陣前亡!漢將馬援馬革裹屍而還,魏將龐德抬棺而戰,今天的戰鬥誰能堅持最後五分鍾,誰就勝利!”。說完,又叫我趕快返回陣地,囑咐完畢,軍長在前,劉師長在後,快步奔向獨立第五營,剛進入危險路口,就被敵人發現,四挺機槍一陣掃射,軍長身中十餘彈,倒在血泊中。劉師長急步向前,想搶救軍長,還沒邁出一步,也倒在血泊之中。
將星隕落,舉國含悲。中央通訊社電訊稿稱:“民國以來,軍長之因督戰而在沙場殉職者,實以郝軍長為第一人。吾人由此推想彼時戰鬥之劇烈,犧牲之悲壯,實足驚天地而泣鬼神。”10月24日,郝夢齡靈柩運抵武漢,武漢各界素車白馬,4000餘人恭迎忠骸。11月15日以國葬禮葬忠骨於卓刀泉。12月6日,國民政府追贈郝夢齡為陸軍上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