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扁應該在哪一天辭職?

(2006-08-22 16:28:36) 下一個
扁應該在哪一天辭職? 2006-06-05 20:41:06 轉寄 列印   據香港媒體報道,陳水扁會不會辭職下台?這是此時此刻懸掛在台灣天空上的一個大問號,所有人都想知道答案,卻又不一定所有人都有勇氣知道答案,因為,如果阿扁不下台,許多人會極不甘心,氣憤於「家族貪瀆」的敗壞失德;但假如阿扁真的下台,又必有更多的人日夜擔心,憂慮「呂後臨朝」的危險失控。要阿扁抑或不要阿扁,進退兩難,台灣政局陷入了嚴重的迷亂。   以陳水扁的好鬥性格,期待他自願辭職,本是極不可能的事情,除非貪瀆弊案確實往上發展到吳淑珍的層次,除非証據確鑿讓他避無可避,而台灣「總統府」這幾天放出了「吳淑珍健康欠佳」的消息,正好令人在這方麵有了不算多餘的聯想。   據台灣官方透露,「第一夫人」血壓急低,一度昏迷,盡管未至於「危在旦夕」,卻已明顯處於不穩定狀態。有人嘲諷這是陳水扁的消極「悲情牌」,指他博取同情、力逃追殺,可是,換個角度看,這又未嚐不是一次「放風聲」的積極權謀,阿扁的如意算盤可能是,以吳淑珍健康欠佳為理由,一來可以拖慢貪瀆弊案往上偵查的進度,夫人有病,刑調單位總要給些麵子,不好意思坐在病?旁邊向早已半癱的病人逼問口供;二來則可留下伏筆,萬一偵查結果對他愈趨不利,即可用「回家照顧妻子」為藉口,騙己騙人,辭廟去也。香港特首執政6年,固可因腳痛下台,台灣“總統”亦是執政6年,豈不可因妻病求去?   所以,在台灣扁府發放「吳淑珍病情不穩」消息之日,立即有人把「陳水扁會不會辭職下台」的好奇疑問,轉換為味道較為悲觀的:陳水扁會在什麽時候辭職下台?   把健康理由作為政治進退的籌碼,於陳水扁,其實已是駕輕就熟。   19年前,陳水扁以「黨外」身分在台南縣競選立法委員,在政見發表會現場,突然有一輛小貨車誤撞吳淑珍,令其脊椎受傷,從此半身癱瘓。事後查明,肇事司機乃黨外陣營的死忠擁躉,是次不幸,純屬意外,可憐的吳淑珍下半生變成輪椅的座上客,值得同情,但來龍去脈跟政治陰謀無關,絕對不是什麽「政治謀殺」。可是,陳水扁在往後十多年內,台上台下、選前選後,每回談到這樁意外,例必把「政治謀殺」4字掛在嘴邊,藉之提升自身的悲情指數。本來,在國民黨的白色恐怖時代裏,敢於挑戰強權,妻子又意外受傷,已足讓人產生尊敬之心與悲憐之情,根本毋須節外生枝地詐騙眼淚;強詞奪理,反而顯出政治人格的有欠老實,把自己降低至跟敵人相同的那個下三濫級數。更何況,該肇事司機這些年來戴上「政治謀殺」的大帽子,含冤莫白,平反無門,積鬱之心比海峽對岸的文革黑五類必更強烈。把一宗車禍轉化為一筆可供啃噬十多年的政治資本,陳水扁謀術之重,不問可知。   跟健康有關的政治謀術,還多著呢。例如14年前,陳水扁競選台南市長,民調形勢持續低迷,他乃忽然躺在病在擔架上而現身於最後一場政見發表會,圍觀者問發生了什麽事情,他說是遭對手陣營下毒,腹痛不已,隨時有生命危險雲雲。政見會後,陳水扁立即生龍活虎地到處拉票,媒體事後偵查揭發,原來他隻是吃了不潔食物,拉肚子拉到沒法走路,因此索性借題發揮,擠出病容,哀求選票。   至於射發於兩年前的那兩顆神秘子彈,當然更是亞洲民主發展史上的可笑奇招。陳水扁挺著一個鮪魚肚子,捱了一記至今仍然無法確定出處的冷槍,選情大亂,渾水摸魚,綠營終於險勝,可憐的連宋竟然不敢逼宮,僅在有如蔣介石家廟的中正紀念堂前哭了一輪便拔旗收兵,阿扁保住了“總統府”的鋪蓋,晚上睡覺做夢想必亦忍不住在臉上浮現絲絲甜笑;福爾摩莎島民竟是如此溫良恭儉讓,怪不得蔣家父子能夠在此橫行獨裁數十年不衰。   由車禍而中毒、由中毒而中槍,正是過往種種跟所謂「生命安危」有關的騙局令我們有理由相信,陳水扁這次很可能故技重施,想以吳淑珍的健康理由為擋箭牌,想向台灣不知道是善良抑或愚蠢的老百姓借些時間,企圖把貪瀆弊案再拖一陣,最好拖到泛藍因為擺不定「倒閣」或「罷免」的主意而分裂,事情便可告一段落,讓他有驚無險地在“總統”位上做到任期屆滿。   這是陳水扁的老招數,目前未知會否奏效,但情?看來並不樂觀,因為,馬英九昨天對台灣媒體透露,「有可靠線報指弊案確將牽扯到第一夫人」,而且,民心向背已是順逆明顯,陳水扁欲以吳淑珍健康告急為由拖慢調查,恐怕拖得一時也拖不了太久。如果小馬哥能夠拋開他的自製與斯文,如果他能夠忍受因呂秀蓮暫代“總統”而產生的政治風險,如果他能夠領導泛藍陣營再上街頭,陳水扁恐必無法不在更多的弊案証據下倉皇辭廟。   19年前,吳淑珍因支持丈夫參政而遭逢車禍;19年後,陳水扁因妻子卷入弊案而辭職下台。這若成為事實,亦算是「夫妻同命」式的悲劇傳奇,隱隱透露著玄奇的命運詭秘。假如有辦法再拖一陣子,陳水扁大可選擇於11月18日宣布下台,因為這一天正是吳淑珍開始承受癱瘓的悲傷日子,他們曾經稱之為「夫妻受難日」,在這一天結束自己的政治生涯,在這一天把台灣還給台灣老百姓,對人對己,恐怕都有獨特的紀念價值吧?(文:馬家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