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地攤外交" 致扁內外交困 難以收拾

(2006-08-22 16:28:34) 下一個
“迷航之旅”扁出盡洋相 被諷如“國際怪客” 台高層罵髒話不滿扁“過境”波折 美相當不悅 扁"突襲"布什夫人強握手 島內批其如國際怪客 扁"地攤外交"致內外交困難以收拾 2006-05-10 22:49:19 轉寄 列印   對於陳水扁此次“出訪”,台灣資深時事評論員胡忠信在聯合早報上刊文指出,陳水扁用民進黨衝撞方式搞“外交”,用律師打官司方式營造“衝突、妥協”氣氛,在國際文明社會的遊戲規則之下,不但未得到支持與同情,反而引來嘲弄與批評,裏子、麵子全輸,得不償失。   文章說,陳水扁“出訪”中南美,原被視為“過境”美國的“過境外交”,成為“加油外交”、“迷航之旅”。連民進黨高層邱義仁所聲稱的“烽火外交”也淪為“地攤外交”。文章說,當陳水扁“打帶跑”,專機如同地攤般與警察捉迷藏,甚至被無情驅趕時,所謂“國家”尊嚴何在?“出訪”意義何在?   文章分析說,台灣當局“外交”處境困難,這是一個事實。因此應在“在壓力下要保持優雅。”陳水扁用民進黨衝撞方式搞“外交”,用律師打官司方式營造“衝突、妥協”氣氛,在國際文明社會的遊戲規則之下,不但未得到支持與同情,反而引來嘲弄與批評,裏子、麵子全輸,得不償失。   台美關係受到傷害,在陳水扁任內修補是困難重重。而在島內,麵對連戰所營造的兩岸經貿論壇受到台灣企業界歡迎、馬英九抱著“少做少錯,多做多錯”心理坐收漁翁之利,顯示出陳水扁是如何不得人心。   此外,最明顯的現象是民進黨黨務革新研討會,基層黨員炮聲隆隆,質疑陳水扁家庭以及親信的操守。雖然比起媒體的質疑稍有收斂,但民進黨的內部檢討,當然更具指標意義。   文章說,民進黨基層的民主訴求再次展現,但中樞神經日漸殭化,甚至與民意背道而馳,是孰為之,孰令致之?大家心裏當然非常清楚。   文章在最後指出,所謂“領導”是做正確的事,以“國家”利益、人民福祉為終極考量,公義、慈悲、和平才是緊抓不放的核心價值。但非常可惜,陳水扁缺乏上述核心價值,操作方式又如此衝動與短視,自然引來負麵後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