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盛友文集

創業,閱讀,思考,寫作
個人資料
謝盛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德國人的愛國與仇外

(2018-11-10 12:51:56) 下一個

德國人的愛國與仇外

民主的愛國主義

11月9日象徵著“我們曆史上的光明與黑暗”,聯邦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如是說。這位國家元首以此紀念1918年、1938年和1989年的這一天所發生的曆史事件,並對當下提出警示。

1918年11月革命紀念日,也是1918年納粹反猶"水晶之夜"發生的日子。聯邦總統施泰因邁爾希望德國能夠擁有"民主的愛國主義"。施泰因邁爾在聯邦議院的紀念儀式上發表講話稱,兩次世界大戰以及猶太人大屠殺是德國身份認同中無法回避的一部分。

與此同時,1918年也是民主萌芽在德國土地上生根的標誌年份,同樣值得紀念緬懷。"我們可以為自由與民主的傳統感到自豪,但同時不回避直麵猶太人大屠殺的道德深淵",這位德國國家元首表示。民族主義者美化過去,將其描繪為根本不曾存在的美好世界。"民主愛國主義並不是一個舒服的靠枕,而是一種持續不斷的激勵。"

施泰因邁爾認為,1918年11月9日謝德曼(Philipp Scheidemann)在柏林帝國大廈宣布建立共和國的日子在德國曆史回憶中從未得到應有的位置。"這個日子成了我們民主曆史中的繼子",比如爭取婦女投票權的運動也可以回溯到那一天,"我們現代社會福利國家的基石"也是這場革命所奠定的。

但是,"德國曆史中最為艱難和痛苦的問題"是:為何在1918年民主革命區區數年之後,民主之敵就在選舉中勝出,德意誌民族用戰爭摧毀歐洲鄰國,"將猶太家庭驅趕上牛車,把父母連同孩子送入毒氣室"。

德國不能"僅憑言辭"對這些黑暗曆史作出回答,而必須拿出行動。紀念活動不能成為例行公事。施泰因邁爾表示,"我們必須用行動證明,我們德國人真正吸取了教訓"。德國勇於承擔責任-"一份永不終止的責任"。其中也包括絕不放鬆針對反猶主義的鬥爭,反對有人對特定宗教或膚色持普遍懷疑態度。

從曆史角度來看,當下捍衛民主的任務日益艱巨。"這個議會並非本有之物,"施泰因邁爾警示說,而是一個"曆史成就",人們必須為其而論戰,"尤其是在這座殿堂之內"。誰若現在還要煽動民族主義,就"無權使用黑黃金(德國國旗顏色)",他的這段講話引發長時間掌聲。

盡管出現了納粹暴政,民主並未遭致曆史性挫敗。"就曆史而言,最終失敗的是民主的敵人"。共和國經受住了曆史的考驗。這位德國總統此時還回憶到1989年柏林牆倒塌的時刻-"我們曆史上最令人幸福的11月9日"。

德意誌帝國

神聖羅馬帝國(962年–1806年)稱為第一帝國,德意誌帝國(1871年–1918年)稱為第二帝國。現代德國人將此時期稱為“國家社會主義時期”(Zeit des Nationalsozialismus)、“國家社會主義暴政期”(Nationalsozialistische Gewaltherrschaft)或直接稱之為“第三帝國”(das Dritte Reich)。

人們習慣上以公元911年作為東法蘭克帝國向得意誌帝國轉變的開始,在這一年,法蘭克公爵康拉德一世被選為國王,他算是第一位德意誌國王。公元962年,德意誌國王奧托一世在羅馬由教皇加冕稱帝,稱為“羅馬皇帝”,德意誌王國便稱為“德意誌民族神聖羅馬帝國這便是古德意誌帝國,或稱為第一帝國。

德國的曆史始終與分裂、統一二詞糾纏不清。公元920年問世的德意誌王國堪稱當時的歐洲霸主,德國國王經羅馬基督教會加冕,就成了“神聖羅馬皇帝”,成了歐洲的世俗之主。但隨之而來的長期的離亂、分裂使得德國一直沒有形成牢固的國家意誌。以德國為主戰場的“三十年戰爭”加劇了德國政治上分裂的局麵, 1789個相對獨立的政權在原有的德國地區出現。當時有人打比方稱,一年有多少天,德意誌就有多少個邦國。1871年德意誌第二帝國建立,政治統一,經濟開始起飛。

 普魯士通過三次王朝戰爭統一起來的德意誌第二帝國受普魯士精神影響很大。普魯士精神宣揚熱愛德國曆史、土地等愛國主義思想,但同時也鼓吹日耳曼種族優越的論調。這種國家精神得到了眾多底層民眾的支持,更加增強了德國的凝聚力,但卻與追求自由主義的世界潮流背道而馳。文史學者施京吾曾在文章中評價德國國家精神道:“德國的統一又對國家神聖化產生了強烈刺激,使德國人無條件地相信國家、迷信國家……德意誌社會的各個階層對國家都寄托了無限的渴望,國家主義情緒滲透到德意誌社會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他們對國家賦予了無限的烏托邦式幻想。”

德國人在哲學方麵的成就18世紀末19世紀初這段時間是近代哲學乃至整個西方古典哲學的體係化時期,以康德、費希特、謝林和黑格爾為代表的德國哲學對西方哲學進行了集之大成式的概括和總結,建立了一個又一個龐大的哲學體係,將古典哲學推向了最高也是最後的發展階段。狂飆突進階段的赫爾德、歌德和席勒也代表了德國在文學領域所取得的驚世成就。

路德認為人的靈魂的得救無須教士作為中介,而要靠自己虔誠的信仰,這實際上否認了教皇的權威。他主張人人有權閱讀《聖經》和理解《聖經》,人人都可以直接和上帝溝通,與上帝直接對話。路德強調,《聖經》代表著理性,代表著思想自由。路德推翻了拉丁世界的精神權威,確立起了日耳曼民族的世俗權威。

德國人對於工作的嚴謹和熱情,也與其對於宗教的特殊看法有關。在宗教改革時的德語中“Beruf”(職業)與“profession”(召喚、使命)同義。路德改變了基督徒對於工作的態度,認為所有職業都是為上帝服務的,因此沒有高低之分。馬克斯韋伯認為,德語“職業”一詞有宗教和經濟的雙重意義,它不僅是一種謀生手段,更是一種神聖的宗教使命——從事某種事業的人必須接受上帝的安排恪盡職守,完美地履行其職責。

德國人的仇外

根據萊比錫極右主義和民主製研究中心所作的一項威權主義研究報告,三分之一的德國人(35. 6%)認為,外國人到德國來是為獲得社會福利;在東部地區,幾乎每兩個德國人(44.6%)中就有一人持這一看法。此外,有相同比例的人確信,外國人已導致聯邦德國"高度外來化"。

該項研究的負責人德克爾(Oliver Decker)指出,目前,德東地區持仇外觀點的人,比例超過30%,相當高;在西部地區,比例為22%。自2002年起,該研究中心每兩年公布一份有關德國人如何看待威權主義和極右主義的民意調查報告。接近綠黨的海因裏希·伯爾基金會(Heinrich-Böll-Stiftung)和金屬業工會的奧托·布倫納基金會(Otto-Brenner-Stiftung)也參與了相關研究。

不過,德克爾指出,根據該研究報告,也出現了某些積極發展:"我們可以說,30%的民眾有著堅定的自由民主意識"。他指出,乍聽之下,這個比例並不大,但這些人做好了準備,為民主製而戰,同時也接受他人的立場。

他指出,很多德國人雖對民主製持懷疑態度,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自動地就信奉威權主義。不過,有40%的人讚同威權主義的社會結構。這位萊比錫研究項目的負責人總結道:"所以,我們才會看到,目前社會上有這麽明顯的對立情緒"。

希特勒在《告德意誌國民書》中如是說:“拯救德意誌的農民,維持給養和生存基礎!拯救德意誌的工人,向失業展開一場大規模的全麵進攻!”二戰前的世界經濟蕭條,《凡爾賽條約》更是讓當時的德國臉上無光。納粹黨的承諾讓德國看到了解決種種現實問題的希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