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胡錦濤訪美行程表 兩岸紅藍聯手增籌碼

(2006-08-22 16:28:32) 下一個
胡錦濤訪美行程表 兩岸紅藍聯手增籌碼 (組圖) 2006-04-18 08:44:23 點擊:470 胡錦濤訪美行程表 兩岸紅藍聯手增籌碼(組圖)   胡錦濤在與連戰的會麵中,提出“和平發展理應成為兩岸關係發展的主題”,且就此延伸出四點建議。台北股市17日上漲47點55,成功站上七千點整數關卡,普遍認為,這是連胡會的效應。這種氣氛對即將訪美的胡錦濤而言,應該是有用的支撐。胡錦濤躊躇滿誌之際,或將展現主導兩岸關係的底氣,向美國總統布什顯示,北京才是兩岸和平的維護者,且得到台灣的國民黨的認同。   繼胡連會熱後,胡錦濤即將展開的美國之行也令華府開始出現布胡會熱。針對布胡會和美中關係,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和傳統基金會已在上個星期分別舉辦過研討會,華府的主要報紙《華盛頓郵報》和華盛頓時報星期天同時以社論、新聞或評論文章大大的談及胡錦濤的來訪和中國問題,加上刊登胡錦濤的照片,格外醒目。   胡錦濤16日會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時,兩人的領帶表現了相互之間的微妙關係。胡錦濤打的是藍領帶,連戰打的是紅領帶,相惜之意讓外界有許多可以聯想之處。   國共兩岸經貿論壇方才落幕,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即將於4月18日啟程訪問美國,訪美期間胡錦濤對兩岸關係將如何表述,可以看出大陸和台灣泛藍勢力聯手後所揮發出來的作用。   布什與胡錦濤訂於本周四(20日)在白宮會晤,這是九個月以來兩人的第五次會麵,也是兩人於2002年首度會麵後的第十次。華盛頓郵報以《與胡錦濤交往》為題發表社論指出,由於中國仍不民主,無法真正扮演建設性的全球角色,不會是美國完整的戰略夥伴。   據胡錦濤行程透露,胡錦濤首訪西雅圖除了參觀微軟,波音外,還將與美國議員和學者私下會談,這部分行程是美中都同意不對外公開的。安排這些私下會談的是提出中國“和平崛起”一詞的前中國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鄭必堅,他說,“和平崛起的概念,雖然胡錦濤錦非正式的接受,其目的是要展現中國認為能不需像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和俄羅斯那樣,不用走暴力的路就能以大國之姿興起。”   許多中國學者認為,北京或許不會一直容忍美國在外交事務上的霸權,但是多數人也說,北京也不會在可見的未來顛覆這一點,因為以現今全球秩序來說,中國要冒太大風險。向來主張中國不應該向美國壓力低頭的美國科學院院士王曉東說:“我們沒有動機要破壞由美國建立的全球秩序,理由很簡單,這是我們能夠贏得的遊戲。”至於美國方麵,趨勢也傾向加強與中國合作,一如美國副國務卿左立克去年將中國稱為國際社會中的“夥伴”。   悲觀看法者也有,認為除非中國共產黨放棄一黨專政,否則仍有衝突的危險,而胡錦濤目前對美國的態度隻是在為中國爭取時間增強實力,並擴張影響力到無人可阻擋的程度。主管東亞和亞太事務的前任美國副助理國務卿薛瑞福就說,中國在經濟,軍事和外交方麵的行動透露出這一點,“我不認為他們想要在各領域挑戰我們,但是普遍的看法是,他們想要累積影響力,最後必然消除美國的勢力”,而且“遊戲已經開始了。”   洛杉磯時報則認為,與其說胡錦濤此行是來強化美中關係,不如說是來作損害控製,因為龐大的貿易逆差已經讓美國國會揚言要立法對中國商品祭出懲罰性關稅,就看布胡會在匯率和經貿問題上談出什麽令美方滿意的結果。   不過多數分析家認為,經貿問題上難有重大進展,中國不會在匯率政策上作實質讓步。而在台灣問題上,胡錦濤希望能從布什口中得到阻止陳水扁尋求獨立的明確表態,美國向來表明不支持台獨、雙方采取片麵行動改變現狀,但是美國也對中國擴軍感到憂心。   西方媒體關注布胡會的同時也關切台北反應。美聯社4月17日以《沉默是金》為題發出報道,說台灣的總統跟副總統在布胡會前夕都三緘其口。   報道說,在布胡會前夕,台灣當局保持低調,低到讓台灣幾乎銷聲匿跡。由於台灣政府傾向獨立,以及胡錦濤堅持把台灣問題列為布胡會主要議題,台北這時沉默更顯的奇怪。報道引述台灣學者的話說,陳水扁跟呂秀蓮現在保持沉默,原因是他們不想成為麻煩製造者,也不想讓布什在布胡會上批評台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