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伊的博客

從傳統文化裏發現解決現實問題的方法,在交流過程中尋找令人茅塞頓開的靈感。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十八皇帝十八洞,七二標杆毛家言

(2020-03-10 01:00:34) 下一個

  願你是“人”不是“神”
  3月8日這一天,男士們多多關愛身邊的女士,女人們多多關愛辛苦的自己。願你人比花嬌、願你燦爛奪目、願你芬芳四溢、願你夢想成真!願你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人”,不希望你是一尊“神”……
  央視國際正熱播《井岡山》,看到當年朱德南昌起義,毛澤東秋收起義時的慘狀,其根源就是那些當兵的自以為是,高看自已,低看對手,照搬照抄教條,注定失敗。逼上井岡山之前毛澤東作為中共委員,他被認為沒有拿過槍,受到那些軍校畢業(餘師長)和軍人(蘇團長)丘八們的歧視,說他不過讀了《三國演義》就想指揮軍隊,對毛提出的“作最壞打算”毫不理會,結果前委的盧總指揮為保護毛澤東等人撤退而戰死……
  中國革命的曆史沒有毛澤東就燃不起革命之火種,中國沒有周恩來革命之火早會滅燼。反観曆史證明那些狂熱主義分子們總好大喜功,明明是“喪事”卻要當做“喜事”來辦。他們甚至不惜“弄虛作假”。
  建國後的“大躍進”,“文革”是當年毛最反對的浮誇風,卻發生在毛自己身上,成了他不保晚節的終身遺憾。偉人領袖都不是神何況普通庶民。
  那些自吹自擂,靠歌功頌德宣傳走上前台的人隻能靜寂落莫地走下後台。神壇更是不能上的,走下神壇實際就意味著是身敗名裂……。靠吹噓,竭盡吹捧領袖造神的文化傳統仍然如好吃“野味”者的傳統一樣,他們的遺傳基因總會被激活。
  後來的華國鋒,也曾有過“交城的山來交城的水……”,堪比“東方紅,太陽升……”一樣的“大家唱”。將毛華畫像並掛全國,他自己也不反對,最後被“請出神廟”……
  曆史有許多重複,也有許多神似和形似。
  當今新冠病毒還在肆虐全中國和全世界,組己經有宣傳部門急不可待出書為戰勝疫情歌功頌德了,在某某人英明領導下“戰疫勝利”了。
  這何嚐不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武漢的軍奧會,女子馬拉鬆隊欲奪金牌,結果被剝奪參賽資格,就是因為弄虛作假走“捷徑”,當然家醜不可外揚,對自已不利的消息一文不發。
最近瘋傳一篇文章大意是:“不破樓蘭誓不還!
  今天一個大好消息傳來,全世界第一支新冠狀病毒疫苗,研發成功!!!
 疫苗第一針,院士將軍先試,今天注射到發明人陳薇將軍左臂。專家組7名共產黨員,也一同注射了新冠病毒疫苗!這就是軍人的鐵血擔當!”
  原來——專家指出——
  原來那些照片使用的都是準備出發時注射提高免疫力的藥物針,就象出師會弄成凱旋會一樣,不知真相者看熱鬧信以為真!
  疫苗培養這麽短就出台,除了神仙是不可能的。
  薩斯十七年過去了疫苗接種還未成功。日本花粉病數十年其疫苗都還未成功。注射抗新冠病毒疫苗?除了烏龍還有什麽?
  為了鼓舞士氣應該釋放正能量,但“鼓舞”不能靠“鼓搗”事實真相啊!
日本是前車之鑒。
  “明治維新”後進入列強,打敗俄羅斯,打敗滿清帝國後就頭腦膨脹,狂妄自大了,趕超世界,東亞共榮,還向美國發動偷襲珍珠港的戰爭,日本人都覺得是世界“老大”了。神國神人,“天孫降臨”的大日本不可一世,然而建立在虛偽揑造基礎上的“海市蜃樓”終究會煙消雲散的。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成為世界經濟第二大國了,靠“世界工廠”富強起來,仿佛有的是錢將整個世界購買下來似的。結果是“泡沫”總會破滅的。
  今天的中國人不“自知之明”看世界,不事實求是看自己,總覺得自己“偉大”,是“神”而不是“人”總有一天會墜入與“牛鬼蛇”同一排排坐的“神”的境地……
  弄虛做假,浮誇吹噓是走向毀滅的裏程碑,這是曆史上證明過的,猶如初級幾何代數中三角形內角是180度,一條直線從起點到終點的半圓形內角也是180度那麽簡單的事情卻又有許多人看不明白,跟風瞎弄自然清楚自己身在何處……。
神馬話?
  裝神弄鬼,誤人不淺,曾讓美國人聞風喪膽的“神風”(kamikaze),那是日本人“舍身炸碉堡”式的勇猛,“神”似乎與“人”不能“排排坐吃果果”的呀!

       十八皇帝十八洞,七二標杆毛家言 高爾夫球場是由十八個洞組成常規18洞標準杆為72杆。其中分上下半場各9洞,共4個3杆洞,4個5杆洞和10個4杆洞組成,合計72杆。一般職業賽事為4天,總成績標準杆則為288杆。 帕:平標準杆

  “毛”字由“七二”二字組成。對中國古代18位帝王的點評
       毛澤東通曉曆史,青年時代取化名“二十八畫生”(毛澤東的名字28筆畫)曾對《二十四史》做過評點。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善於從曆史中吸取經驗。毛澤東對古代人物多有精到的點評,他對中國古代十八位帝王是如何評價的呢?
  一、商紂王帝辛
 “ 紂王”,是周人侮辱、蔑視性的稱呼。按《說文解字》援引諡法的解釋:“殘忍捐義曰紂”。
  【毛澤東的評價】
  “其實紂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經營東南,把東夷和中原的統一鞏固起來,在曆史上是有功的。紂王伐徐州之夷,打了勝仗,但損失很大,俘虜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虛進攻,大批俘虜倒戈,結果商朝亡了國。”
“商紂王是很有本領的人,周武王把他說得很壞。他的俘虜政策做得不大好,所以以後失敗了。”
  二、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是戰國末期秦國君主。他十三歲即位,三十九歲時統一六國建立秦朝,五十歲出巡時駕崩,在位三十七年。
  【毛澤東的評價】
  毛澤東對第一個把中國統一起來的秦始皇,有較多的言論,歸納起來有下麵幾條:
  1、秦始皇是個厚今薄古的專家。
  2、一次,毛澤東對章士釗講,你們講共產黨等於秦始皇,不對,超過一百倍。
  3、孔孟是唯心主義,荀子是唯物主義,是儒家的“左派”。孔子代表奴隸主、貴族。荀子代表地主階級。又說,在中國曆史上,真正做了點事的是秦始皇,孔子隻說空話。
  4、我們應該講句公道話。秦始皇比孔子偉大的多,可是被人罵了幾千年。
  5、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祖龍魂死秦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返文王。曆代政治家有成就的,在封建社會前期的,都是法家。這些人主張法治,犯了法就殺頭,主張厚今薄古。儒家滿口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都是主張厚古薄今的。
  6、秦始皇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第一個有名的皇帝,我也是秦始皇,林彪罵我是秦始皇,中國曆來分兩派,一派講秦始皇好,一派講秦始皇壞。我讚成秦始皇,不讚成孔夫子。
  三、西楚霸王項羽
  項羽,秦朝的末年在吳縣起兵,在前207年的钜鹿之戰中統率楚軍大破秦軍,秦亡後封自己為“西楚霸王”。項羽可以說是 中國曆史上最以猛勇聞名的軍事家,“霸王”一詞在曆史上是屬於項羽專用的。
  【毛澤東的評價】
  1、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2、在1964年的一次談話中,毛澤東進一步指出項羽戰敗的三個錯誤:鴻門宴不聽範增的話,放走劉邦;機械遵守鴻溝協定;以及建都徐州(當時叫彭城)。那麽,項羽為什麽不能納諫和用人呢?這便和他主觀上的弱點有關。
  四、漢高祖劉邦
  漢高祖劉邦是中國曆史上第一位平民出身的帝王,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
  【毛澤東的評價】
  1、“老粗出人物”、“封建皇帝裏邊最厲害的一個”,“他得天下一因決策對頭,二因用人得當”。1964年毛澤東更進一步指出:“自古以來,能幹皇帝大多是老粗出身。漢朝的劉邦是封建皇帝裏邊最厲害的一個——劉敬勸他不要建都洛陽,要建都長安,他立刻就去長安;鴻溝劃界,項羽引兵東退,他也想到長安休息,張良說,什麽條約不條約、要進攻,他立刻聽了張良的話,向東進;韓信要求自封假齊王,劉邦說不行,張良踢了他一腳,他立刻改口說:‘要封就封真齊王,何必要假的。’”
  2、項王非政治家,漢王則為一位高明的政治家。
  五、漢武帝劉徹
  漢朝第7位皇帝,在位長達54年。漢武帝在實際掌握權力後進行了多項大刀闊斧的改革,深遠地影響著後世的中國。他開拓了漢朝最大版圖,在各個領域均有建樹。晚年窮兵黷武,又造成了巫蠱之禍,征和四年劉徹下罪己詔。
  【毛澤東的評價】
  漢武帝雄才大略,開拓劉邦的業績,晚年自知奢侈、黷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詔,不失為鼎盛之世。
  六、漢元帝劉奭
  漢元帝劉奭[shì],漢朝的第11位皇帝,在位16年。元帝在位時期是西漢由轉向強盛衰落的起點,社會危機逐漸加深。元帝本人也過於放縱外戚、宦官,埋下了西漢的滅亡的根由。
  【毛澤東的評價】
  曆史上不是提什麽‘文景之治’嗎?實際上,文帝、景帝隻是守成,是維持會,庸碌無能。從元帝開始,每況愈下。
  七、魏武帝曹操(曹操被追封武帝,本不是帝王,暫列其中)
  東漢末年著名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魏國的奠基者。東漢丞相,後封為魏王;去世後,漢諡武王。他的長子曹丕創立魏國稱帝後,追尊其為太祖武皇帝。
  【毛澤東的評價】
  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個了不起的詩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創立魏國。他改革了東漢的許多惡政,抑製豪強,發展生產,實行屯田製,還督促開荒,推行法治,提倡節儉,使遭受大破壞的社會開始穩定、恢複、發展。
  八、南朝宋明帝劉彧
  宋明帝劉彧(439年-472年),南北朝時宋的第七位皇帝。劉彧弑殺了侄子劉子業而上位,他在位的六年半,劉宋因為慘烈的內鬥,以及和北魏爭奪淮北地區,國力大幅衰落,百姓苦不堪言。所謂“天下騷然,民不堪命”。
  【毛澤東的評價】
  登基“可謂奇矣”。
  九、南朝梁武帝蕭衍
  南朝梁的建立者。蕭衍在位時間長達四十八年,是南朝的皇帝中在位時間最長者。梁武帝初期國家興旺強盛,是一個有為的明君。後期癡迷於佛教,多次舍身出家。企圖以佛治民,縱容邪惡,導致侯景之亂,毀掉了江南的經濟基礎。
  【毛澤東的評價】
  1、蕭衍善攝生,食不過量,中年以後不近女人。然予智自離,小人日進,良佐自遠,以致滅亡,不亦宜乎。
  2、專聽生奸,獨任成亂,梁武有焉。
  十、南朝陳後主陳叔寶
  南北朝時陳朝末帝,在位7年。陳叔寶是一個荒淫無度的皇帝,據《南史·陳本紀》記載“奏伎縱酒,作詩不輟”,又大建宮室,濫施刑罰,寵愛後妃張麗華,朝政腐敗。陳為隋所滅16年後,叔寶病亡洛陽。
【毛澤東的評價】
知識分子型的皇帝“沒有出息”。
  十一、隋文帝楊堅
  隋朝的開國皇帝,在位24年。他統一了分裂數百年的中國,他開創的科舉選拔人才的選官製度,在中國使用了1300年,他確立的三省六部製,奠定了後世官製的基礎。他大力發展經濟和文化,使得隋朝成為盛世之國。開皇年間,隋朝疆域遼闊,人口達到700餘萬戶,是中國農耕文化輝煌燦爛的時期。
  【毛澤東的評價】
  其做法“蘊藏大亂”。
  十二、唐太宗李世民
  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李世民是傑出的軍事家,在建立唐朝的的過程中立下了戰功。 李世民為帝之後,善於聽取群臣的意見,以文治天下,以武開疆拓土。開始了輝煌的貞觀之治。
  【毛澤東的評價】
  評價其軍事才能:“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
  十三、後梁太祖朱溫
  廢唐哀帝李柷自立,國號“大梁”,史稱後梁。朱溫在位期間,重視農耕,但是連年征戰,民生多艱。晚年荒淫無恥,亂倫無度,強奸兒媳,被他的三兒子朱友圭殺死。
  【毛澤東的評價】
  朱溫處四戰之地,與曹操略同,而狡猾過之
  十四、後唐莊宗李存勖
五代時期後唐王朝的建立者,晉王李克用長子,小名“亞子”。李存勖稱帝之前,和後梁血戰十多年,曆經大小百餘戰,勇猛異常,五代時期的皇帝以他的武功最厲害。但打了天下,卻不知道應該如何治理天下,寵幸伶人,重用宦官,朝政荒唐。三年後因兵變被殺,失敗之快,史上罕見。
  【毛澤東的評價】
康延孝之謀、李存勖之斷、郭崇韜之助,此三人可謂識時務之俊傑。
  十五、南唐後主李煜
南唐末帝,李煜不精於政治,是一個治國的昏君。但其藝術才華非凡:書法、繪畫、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被譽為“千古詞帝”。
  【毛澤東的評價】
1、南唐李後主雖多才多藝,但不抓政治,終於亡國。
2、知識分子型的皇帝“沒有出息”。
  十六、宋太宗趙光義
  第二位皇帝,在位21年,太祖趙匡胤的胞弟。太宗治政有為,愛讀書,喜好詩賦,重視文化事業,改變了唐末以來重武輕文的陋習。但在軍事方麵屢有敗績,不善武功。
【毛澤東的評價】
1、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敵手。爾後屢敗,契丹均以誘敵深入、聚而殲之的辦法,宋人終不省。
2、不擇手段,急於登台。
3、趙匡義小人之言。
  十七、 成吉思汗鐵木真
  尊號“成吉思汗”,大蒙古國奠基者。元朝建立以後,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為太祖聖武皇帝。
  【毛澤東的評價】
“一些老粗能辦大事:成吉思汗,是不識字的老粗。”(毛澤東隻是為了強調“一些老粗能辦大事”,成吉思汗並非不識字,元初名臣耶律楚材在《玄風慶會錄》一書中提到成吉思汗是可以親自閱覽文件的。)
  十八、明太祖朱元璋
大明開國皇帝,在位31年。是中國曆史上幾個主要朝代的皇帝中第二個出身平民的皇帝,幼時貧窮。在位期間創下“洪武之治”,同時立《大明律》,用嚴刑峻法管理百姓與官僚,嚴厲打擊官吏的貪汙腐敗,設立錦衣衛等特務機構,強化中央皇權。朱元璋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極大爭議的人物。
  【毛澤東的評價】
  1、對治國能力的評價:“可不要看不起老粗。””一些老粗能辦大事:成吉思汗,是不識字的老粗;劉邦,也不認識幾個字,是老粗;朱元璋也不識字,是個放牛的。”(注:成吉思汗,劉邦,朱元璋三人身為帝王時,他們的文化水平已經達到能批閱奏折和簽署命令的程度。)
  2、對軍事能力的評價:“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

  曆史上對於曹操的評價實際上是複雜的,既不是一團漆黑,一概罵倒,也不是讚歌一片,而是有褒有貶,毀譽參半。
  《三國誌》作為三國時期的第一正史,其對曹操的評價多是溢美之詞:“漢末,天下大亂,雄豪並起,而袁紹虎視四州,強盛莫敵。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禦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三國誌·魏書·武帝紀》)
唐太宗在《祭魏太祖文》也對曹操大加讚賞:“以雄武之姿,當艱難之運;棟梁之任同乎曩時,匡正之功異於往代。”(《欽定全唐文·卷十》)
  司馬光對曹操也是十分欣賞,在《資治通鑒》中寫道:“知人善任,難眩以偽。識拔奇才,不拘微賤;隨能任使,皆獲其用。與敵對陣,意思安閑,如不欲戰然;及至決機乘勝,氣勢盈溢。勳勞宜賞,不吝千金;無功望施,分毫不與。用法峻急,有犯必戮,或對之流涕,然終無所赦。雅性節儉,不好華麗。故能芟刈群雄,幾平海內。”
  辛棄疾也曾感歎道:“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明代張溥在《漢魏六朝百三家集題辭·魏武帝集》評論道:“周公所謂多材多藝,孟德誠有之。”“漢末名人,文有孔融,武有呂布,孟德實兼其長。”
  清代陳祚明在《采菽堂詩集·卷五》:“孟德天分甚高,因緣所至,成此功業。”
  清末被學林稱為一代奇人、中國近代文學史上重要的文學家、小說理論家黃摩西也對曹操大加讚賞:“魏武雄才大略,草創英雄中,亦當占上座;雖好用權謀,然從古英雄,豈有全不用權謀而成事者。”
  當然,史書上也不乏對曹操大加貶斥的評論:
  西晉著名文學家、書法家陸機的《辨亡論》也對曹操有所批評:“曹氏雖功濟諸華,虐亦深矣,其民怨矣。”
  唐朝大臣、史學家劉知幾《史通·探賾篇》裏痛罵曹操:“賊殺母後,幽迫主上,罪百田常,禍千王莽。”
  朱熹在則指斥曹操為“篡逆”。
  蘇軾也在《東坡誌林》中記載到:“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顰蹙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澤,百世不斬。”《三國演義》也奉行了宋代以來的“尊劉貶曹”的傾向,以許劭“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臣”為基礎,把曹操描寫為一個遠見卓識、才智過人的雄主和極端自私、反複無常、奸詐殘忍、背信棄義的奸臣。 

  侮辱英雄就是侮辱人民的曆史記憶,"我自橫掃天下,蔑視群雄又如何"這句話表達了一種霸氣和對勝利的渴望。它意味著在競爭或對抗中,即使麵對強大的對手或者困難的環境,也要展現出自己的實力和自信,不畏懼任何挑戰。這種態度通常用來形容那些敢於冒險、勇於開拓的人。在這裏,"橫掃天下"、"蔑視群雄"都是比喻,強調了個人的能力和決心。"又如何",則是一種反問語氣,表明對於這樣的評價和挑戰並不在乎,而是更注重實際的行動和結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