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伊的博客

從傳統文化裏發現解決現實問題的方法,在交流過程中尋找令人茅塞頓開的靈感。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大阪的高爾夫球友

(2019-08-13 01:27:38) 下一個

  大阪球友

  大阪人的那張嘴是發聲的器官,是飲食的器官,是交流的工具又是罵人進攻和防衛自身的武器

  前天接到球友的聯係,說是經常一起打球的一位叫川上共同的老會友在今年的“理事長杯”中奪冠。最近要開一個慶祝會,有理事長出席組織一個大規模的比賽,希望一起參加。

  提起川上,記得那是和一些球友打球,隻要他不在場總要議論一番的一位老朋友老球友,古稀之年的他話題之一,就是誰和他打一場球,就聽他嘮叨、說道一場球,讓人感到他的話多就如他的姓氏名“川上”嘛,孔子就說過“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川上與“滔滔江水”,“滔滔不絕”劃上了一個約等號似地,他每一個擊球動作,每一打都有一番評論解說,一旦停下來等前麵一組擁擠的時間裏,他便將昨天與老婆去商場買了什麽衣服,和女兒一起去吃燒烤神戶牛肉的話題一一和盤托出,讓人“感動”他的話題“豐富”,又覺得他的生活是那麽“多彩”!

  往往因談話議論不停,總有人提醒:“前麵己經暢通了,川上桑,該你發球了……”

  這才停嘴,閉息,站姿,瞄球,擊撞,收杆,一連串動作中無法說話,在同組別人擊球時也不能有聲息(這是禮儀,規矩),所有人發完球坐上球車,川上又打開話匣子了……

  在大阪,人們相信:“男人,有一種本事叫會聊天!”;“女人,有一種本事叫會應酬!”;“店員,有一種本事叫會吆喝!”。

  大阪人不會聊天的人要麽是蝸居型,要麽是屌絲型。

  中國有句俗話是“京油子,衛嘴子”。“京”是指北京,“衛”是“天津衛”;

在日本的“京油子,阪嘴子”,“京”指京都人,“阪”則是大阪人,和天津人的會說評書是一絕似的,大阪人的“漫才”(雙人相聲)是天下一品之功夫。

天津人喜歡吃,和大阪人吃的相比之下隻能是差一個級別。

  在天津有一位朋友,兄弟五人,老五從小闖深圳,多次見麵,每次他請客吃飯,每次都象是包場說評書似的。話題多且每天都發一些“黃段子”,就象他的圍棋段位5段高手一樣,其黃段位恐怕是“三流”以上了。後來該人去了新西蘭將所有“朋友圈”拉黑了。

  在大阪打高爾夫球要做好話題充足、談天說地、之乎者也、四方山話都通,“紅道,黑道”的基礎知識是必備之功課。

  所以很多“關東人”不喜歡與“關西人”打球,人們為了打好每一顆球而集精會神,高度緊張之際,各種談話不讓人“走神”或分散精力才怪呢!關東人說關西人打球“磨嘴皮子”!

  “關西人”又看不慣“關東人”打球的風格。一組人打球,幾乎沒有一句話,有的人“悶聲不響”,就象“參加葬禮”一樣,叫“禦葬式高爾夫”!

  多說話不行,一言不發也不行。不過高爾夫球場上一個人的表現對他的成績是有影響的。最近被稱為“微笑灰姑娘”的澀野日向子,在全英公開賽上一舉衝過500位排名在前的高手拿到冠軍,而排名至第十四位。她就很隨和,不是緊張得繃著臉,一絲不苟,隻注意打球,她該吃小吃時吃,該笑笑……。

  所以適當的語言交流在球場上有一定的緩解神經緊張的作用。但也得看對象,人如果對喜歡沉默的人,你一個勁地與之“交流”,會被當作搔擾他人打球而投訴你影響他人,將會被舉報!

  川上老先生奪冠軍是可喜可賀的,也決定了去參加其慶賀會。但對他的“口數”太多是有保留意見的。因為和他一道打球不受影響是不可能的,隻能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了吧!

  老先生之兄弟都是政治家庭出身,一次聽朋友說其父曾是某某大臣的秘書,後來問他,才知道真相是某某大臣曾當過其父的秘書,所以是當地名人政治家。難怪喜歡說話也有善於演講的“遺傳基因”呢!

  有詩為證:

  古稀球友話題多,

  氣氛輕添圖樂嗬。

  三座大山隨意侃,

  一堆閑話嘴皮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