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

歡迎大家來坐坐,聊聊
個人資料
悟空孫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讀林雜感(二)

(2013-04-26 11:06:50) 下一個

茶·友
 
中國文人大都離不開煙和茶,林語堂也不例外。
林語堂是漳州人,深受閩南功夫茶的熏陶,因此林先生在喝茶上也是下了功夫的。他常常一邊抽煙喝茶,一邊寫作,他的文字既是煙熏出來的,也是茶泡出來的。
喝功夫茶十分講究,必須遵守嚴格的步驟。第一泡的茶水是不能喝 的,必須倒掉。在看茶道表演的時候我十分不理解為什麽要這樣做,而林先生在《茶喝交友》一文中是這樣解釋的:
“嚴格地說起來,茶在第二泡時最為妙。第一泡譬如一個十二三歲的幼女,第二泡為年齡恰當的十六歲的女郎,而第三泡則是少婦了。照理論上說起來,鑒賞家認第三泡的茶為不可複飲,但實際上,享受這個“少婦”的人仍很多。”
對於我等粗人來說,實在不懂這樣的講究,隻一把茶葉抓了,扔在杯中,沸水衝泡,稍涼之後便如喝啤酒般咕咚咕咚大口灌下,一泡再泡,哪還分得清什麽“幼女”、“二八女郎”、 “少婦”乃至八十老嬤呢?
這老少通吃的“重口味”,林先生大概要痛斥為不成體統了吧?
品茶不僅講究步驟,環境也不可馬虎。林先生說的精辟:“茶須靜品,而酒則須熱鬧。飲茶之時而有兒童在旁哭鬧,或粗蠢婦人在旁大聲說話,或自命通人者在旁高談國事,即十分敗興,正如在雨天或陰天去采茶一般的糟糕。”
如此看來咱這喧鬧的茶軒著實不宜品茶,不如改名“鹹亨酒店”罷了。
酒友越多越好,喝茶的友伴卻不可多,“因為飲茶以客少為貴。客眾則喧,喧則雅趣乏矣。獨啜曰幽,二客曰勝,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獨自飲酒是澆愁,獨自品茶則是情趣。
還是林先生說的好:“隻要有一隻茶壺,中國人到哪兒都是快樂的”,“捧著一把茶壺,中國人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質的精髓。”
快哉,林語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石假裝 回複 悄悄話 現在賣茶的說:第一杯要倒掉,因為友農藥。
整全的教育 回複 悄悄話 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
板兒牙 回複 悄悄話 嗬嗬,本人經常茶也不是酒也不是,敬酒也不吃罰酒也不喝,如果孔老夫子再世,肯定會怒喝“呔,唯此女子與小人難養!”哈哈。

隻是“我父所給我的那杯,我豈可不喝哪?”

35 西庇太的兒子雅各、約翰進前來、對耶穌說、夫子、我們無論求你甚麼、願你給我們作。 36 耶穌說、要我給你們作甚麼。 37 他們說、賜我們在你的榮耀裡、一個坐在你右邊、一個坐在你左邊。 38 耶穌說、你們不知道所求的是甚麼。我所喝的杯.你們能喝麼.我所受的洗、你們能受麼。 39 他們說、我們能。耶穌說、我所喝的杯、你們也要喝.我所受的洗、你們也要受. 40 隻是坐在我的左右、不是我可以賜的.乃是為誰預備的、就賜給誰。——馬可福音

謝謝悟空兄一壺好碧螺春,為茶館老少解頤,也使饑渴行路之人生津,您將來的賞賜必是大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