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看到人生如此不同,有些事我們必須現在就做

(2007-04-08 18:05:22) 下一個

複活節期間,有位香港的朋友因轉機來我舛?×艘惶臁S行醫崾讀慫?移呤?凰甑哪棠蹋?鹹??鱟硬桓擼?瓷先ヒ簿土??曜笥搖Fし舭尊??倫漚簿俊K?芙慘壞愕愎?錚?頤薔橢杏⒉粼幼牛?牡蒙跏強?摹=惶鋼校?液艸躍?胤⑾鄭??侵泄?先耍?賞砟晟?詈腿鬆???創蟛幌嗤??/span>

老太太有五個孩子,四個兒子,一個女兒。她女兒就是我的忘年交。雖比我大十幾歲,我們交流卻沒什麽障礙,也沒感覺有什麽代溝。沒想到,她的這位老媽媽我更是喜歡,她性格很開朗,而且相當健談。她年輕時很能吃苦,聽她說,生完寶寶三個小時就從醫院回家了,還要照顧一大家人。但老太太講起來沒有一點訴苦的意思,隻說這一切對她來說都沒什麽的。現在老伴不在了,兒女也都大了,有在香港的,也有在國外的,她不喜歡跟孩子們住,按她的話講,好麻煩。她是天主教徒,常去教堂,跟教友一起喝茶,聊天。而且和教友一起旅行。說起旅行,老太太眼睛都放光。她到過耶魯撒冷二次,是去朝聖的; 周遊歐洲各國二次,意大利、法國、英國不用講,就連歐洲西部葡萄牙老太太都“視查”過了。老太太非常喜歡法國,尤其是法國菜。亞洲主要的觀光國度,如泰國、日本、印尼等也都留下了老太太的足跡。北美是她常來之地,對她來說就是串親戚。最讓我吃驚的是,老太太也遊遍了中華大地,澳門不用說,台灣她去過二次,大陸她更是頻頻出入。她背著氧氣瓶到過九寨溝、黃龍; 親自登上過黃山的天都峰(我這麽年輕,都沒敢上去過,雖沒有恐高症,可一想還是會腿腳都發抖,在老人家麵前好是慚愧。)就連東嶽泰山,老太太也都一覽眾山小了。老太太正講到興致處,她女兒突然打斷她了,原來我朋友和她的哥哥們,不敢讓老人家到處跑了。年世已高,出行一定要有兒女陪著了。這次是她女兒回香港給老太太過生日後,把老太太接來北美的,這次去溫哥華玩一周也由女兒作陪,她還順便走走親戚。

老太太飲食很注意,喝茶隻喝一種會員才可以買到的保健茶,不吃蛋,不喝牛奶、酸奶,也 不喝果汁。早上準備了點咖啡蛋糕她也不吃。真讓我這兒主人有點為難,好在自已為複活節儲備了很豐富的好東東,總有老太太能吃的吧!可巧,四月六日周五,是耶穌受難日,天主教徒要素食一天(海鮮魚類除外),結果,早餐老太太就吃了一個香蕉,喝自帶保健茶。中午,我準備了一桌素菜,四菜一湯,老太太吃得很開心。蘆筍、木耳、杏仁、芹菜老太太很喜歡吃,湯竟喝了兩小碗。我才得以心慰,至少知道沒讓老人家受餓。

很快就跟老人家說再見了,望著她離開的背影,我不盡想到了大陸的老人們。周邊很多朋友也把老人接來北美,可有很大比例是讓老人們來幫著看孩子的。我一直很反對,可能我還不能理解他們兒女的苦衷。可我這樣想,條件允許就要小寶寶,如果不允許,就別讓老人家大老遠跑來受累。可能這一觀點會招致一串串罵聲,可我還是堅持,老人把我們養大已經很不容易了,如果我們有能力,就應讓老人們頤養天年,雖說老人愛孫輩,可天倫之樂和幫著照顧孩子還是有很大不同的。趁老人們還年輕,多給他們些機會讓他們做喜歡做的事情,投其所好,可以支持他們去老年人大學,可以讚助他們旅行等等。其實老人真不想讓我們付出太多,但隻要我們索取少一點兒,也算是一種孝心呀。我最好的朋友去年剛把探親的老人送回國,可沒過幾個月,就傳來老人家癌症晚期的噩耗。我都流淚了,老太太在這兒時身體特別好,還給我們做好吃的。令人心慰的是,老人是想孩子了來看看,並沒有太受累,我的好朋友也帶老人到處遊玩了。真可謂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孝順真的不可以等。記得媽媽給我說過,當時我年幼多病,媽媽不敢帶我出遠門,所以自從有了我,外婆家媽媽就很多年沒回去。外婆也來我們家住過幾次,可媽媽總忙我,也沒能照顧好外婆。等我大了,媽媽覺得有條件孝敬外婆了,可接外婆來我們家長住,可老人家沒享幾天福就離我們而去了。媽媽每提起這事兒,眼睛裏都含著淚,她整天說,孝敬老人不能等,現在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同是一輩子,想想我認識的這位香港老太太年輕時也吃苦受累了,可晚年卻如此多姿多彩。相比之下,大陸的絕大多數老人還在無私奉獻著。我們這些遠走他鄉的人已可以列入不孝之列了,違背了“父在,子不遠行”的古訓。所以就別再讓老人家們遠行來奉獻了, 要請老人來,就安排好老人的飲食起居和旅遊計劃,讓他們真正意義上來享受一下。其實孩子是為自已養的,老人家十分關心,可他們必竟沒有義務了。可我們做兒女的卻有義務讓老人過一個快樂健康開心的晚年。

人們雖命運不同,人生迥異,但隻要我們做兒女的真心盡孝,相信每位老人都會有燦爛夕陽景致。最後,願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按自已的意願幸福地安享晚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醜女的天空 回複 悄悄話 因人而異,各有千秋吧
JaneYu 回複 悄悄話 關於老人帶孫輩,我覺得要因人而異。我和我一個好朋友豆現在沒有小孩,但是我的媽媽和婆婆,她的媽媽都已經預定要替我們帶孩子,說不用他們帶他們還不高興。我們兩個都覺得小孩要自己帶,可她媽媽說,他們年紀大了,就這點寄托,希望能帶帶孫子孫女。我覺得老一輩帶孩子一般現在都不覺得痛苦,隻是讓他們生活在言語不通的國外才是讓他們受苦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