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2)
2016 (1)
我們家曾祖母和祖母有中秋晚上拜 “ 月亮娘娘 ” 的習慣,周圍住家的祖輩們也都很重視拜月亮,祈求平安和幸福. 中秋節前幾天開始,左鄰右舍就開始做花生糖,芝麻糖,月糕,月餅,綠豆糕等等,祖母還習慣托人到老家的一個加工廠買很薄的雲片糕,我們把它叫 “ 書冊糕 ” ,因為它象一本書一樣,可以在吃的時候一薄片一薄片地掰下來,肚子飽時吃它還是非常好玩的,不過肚子餓時就顧不得那麽斯文了,拿起來一大塊往嘴裏放,管它有多少片呢!
不知是什麽時候開始的,周圍人家都喜歡中秋晚上到我們家院子來拜月,不是因為我們家的院子比誰大,是大家都形成了這習慣,為什麽,我不知道,反正拜月是件大事,馬虎不得,下午我們就把兩張黑漆大桌子擦得亮亮的,抬到院子中央,擺上我家曾祖母祖傳下來的幾十個青花大陶瓷盤和碗,客廳也備好幾套工夫茶具和小桌子,凳子,家裏不夠就要請來參加拜月者把家裏的大小凳子椅子也帶來. 天還沒黑,各家各戶的祖輩們就陸續把月糕 月餅 花生糖 柚子 龍眼 石榴 楊桃 菱芩 大紅柿 水紅柿 番石榴等時鮮水果用大竹籃裝著拿過來,擺在已經準備好的青花大陶瓷盤和碗裏.每年中秋搬弄清洗這些青花大陶瓷盤碗是很大而又神聖的工程,觀賞各家各戶不同的糕點和水果放在不同的盤子裏是很愉快的享受
我的中秋還有很特殊的任務,早上把金銀花架上的含露金銀花小心翼翼地一條一條摘下來,輕輕地放到幾個很精致的小竹籃裏,上麵鋪上一條濕手絹,到晚上拜月時才拿到桌子上. 茉莉花不象金銀花嬌氣,等晚上快到拜月亮的時候,它們都不約而同地開了,我和姐妹們分工采摘,放到小竹籃裏. 花中仙子也應人間意,在這洋溢著柔情蜜意的中秋之夜,院裏的幾缸荷花也開得最歡,晚上拜月前剪下來,養在幾個刻有龍鳳的花瓶中. 等這些鮮花都擺上去了,祖輩們便點燃豆油燈和香火.
不知不覺中,客廳和院子裏已經來了許多客人,點燃小炭爐,各個工夫茶座按部就班先後進入工作程序. 似乎是事先定好的 Protocol ,許多客人都帶著樂器: 二胡,琵琶,古箏,揚琴, 笛子....等,沒有樂隊指揮,也沒有事先排練,就自然而然地玩起來了. 大家商量好奏哪個曲調,會的舉手參與,不會的在一旁休息,等下個會的曲目加進去. 也不知我家周圍怎麽有這麽多的業餘"音樂家",有些好像不是鄰居,而是在城裏的其他地方特意過來加入這個晚會. 在那個 ” 八億人民八出戲 “ 的音樂藝術和文化荒漠年代,大家對民間傳統音樂愛好隻能在這樣美麗的夜晚,在這樣一個小院的如水月光下才能得到滿足. 奏的都是一些很愉快輕鬆的曲子如<< 慶豐收>>, << 雙咬鵝 >>, << 花好月圓>>,<<雨打巴蕉>> 等等我知道的和我不知道的曲目. 月光下的庭院,香霧飄飄,笙歌渺渺,大家品著工夫茶,一邊賞月,一邊奏樂,一邊分享各家各戶帶來的不是用於孝敬月亮娘娘的多餘糕點和鮮果. 我就跟小朋友們圍著桌子或鑽到桌子下捉迷藏,或者唱兒歌,跳舞,當然還忘不了跑去跟大人要幾顆龍眼或一瓣柚子.
我們家拜月要燒三落香,就是說要等第一次點燃的香燒完了再點第二次,等三落香都燒完了才算完成整個拜月程序,已經是下半夜了,老人把小孩帶回家睡覺,不想回家的繼續玩到天快亮才離去. 對我來說,中秋之夜是最美麗而最短的,中秋之月也是最圓最亮的.
感謝我的祖輩們,在那個並不容易的年代,花了許多精力和時間在這樣一個節日裏組織拜月和賞月,給我們留下如此浪漫美好的童年記憶,以至今天我們走的很遠,故鄉小院裏月光下那美麗溫馨的中秋之夜時時浮現在眼前.
謝謝jiurishanren! 苦瓜太吸引人了,在歐洲絕對見不到的:)
我衝工夫茶的技術從小就鍛煉出來,那時家裏一早到晚茶爐不停的, 但客人太多,很少輪到我喝,我也嫌太苦,後來喝得多還是在醫院的時候,樓上有一家老家是潮陽的,特熱情,家裏經常有好茶,晚上我值班他們就把茶具搬到我辦公室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