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香雪

匆忙的生活,偶爾停下腳步,喝杯咖啡,記下一些想到的事情
個人資料
正文

從土醫生到洋醫生,N條可遇不可求的路(在法從醫亂談)

(2006-08-30 12:08:03) 下一個


在法國,醫生叫DOCTEUR,據說來源於希臘語,其含義為博學多才之人,上懂天文,下識地理,擅長消災滅病,演變下來,很長曆史,此詞專用於指醫生。

法國是個非常保守的國家,醫學界更是一個滴水不漏的LOBBY。這和法蘭西曆史和文化有關,沒什麽好解釋的.

在法國,醫生的定義包括三部分:
1:持有法國國家醫學或牙科醫學博士文憑者(Diplome d’etat docteur en medecine ou docteur en chirurgie dentaire).一刀切,醫學學士或醫學碩士等述語在法國不存在。近年擴展至歐盟成員國同等價值文憑者。
2:法籍公民。(近年擴展至歐盟公民)
3:已在醫學會(Conseil de l’Ordre des Medecins)或牙醫學會(Conseil de l’Ordre des Chirurgiens Dentistes)注冊者-(Inscrire sur tableau).
以上三點,缺其中之任一點而從醫者均患非法行醫之罪。

但並不因此就說外國醫生在法毫無行醫的可能。法國需要外國醫生來填補他們的空位,不能明目張膽地拒絕外國醫生,但相對於其它國家,的確機會少得多。法國大規模向外國進口醫生源於七十年代,當時公立醫院醫生奇缺,政府企圖把自由職業醫生做為國家公務員納入公立醫院工作,因為法國95%的醫生是自由執業的;隻有約5%左右在政府醫院工作(基本上在教學醫院任全職--如教授,或半職--如講師)。此提案遭受全法自由執業醫生的強烈反對,大規模的罷醫、對視,終使提案破產。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在當時的社會事務部長Simonne W.的提議下,國會通過提案,容許各公立醫院,在科主任負責製的前提下,大量從外國進口醫生,以原北非和非洲原殖民地來的醫生為主。按規定,外國醫生不具備Dr.資格,不具備處方權,也不具備在醫學或牙醫學會注冊的資格。

近幾年來,外國醫生在法行醫可分為幾種情況:

1:公立醫院的FFI(Faisant fonctionnment d’interne),中文是:助理住院醫生,目前在醫院行醫的大部分外國醫生屬於這類,在等級森嚴的臨床醫學界,該職位比法國本身的住院醫生低一級,沒有獨立處理病案的資格。收入比法國的住院醫生差些,但差別不是很大,因為法國的住院醫生是屬於學生階段,薪水本來就不高,值班費依所在的科而定,如複蘇科的值班費就相當可觀。

2:公立醫院的ATTACHES。該職位原是當地開業醫生的進修和為公共事業做好事的職位,一般是每周三小時(算半天),醫院象征性付點茶水費。但由於八十年代後期普科醫生(GENERALISTE)過剩,大多新畢業的醫生怕自己開業賺不到錢,就在醫院做全職ATTACHES。後來這種職位擴展到外國醫生,稱Attaches Associes,不過外國醫生多數是不能拿全職ATTACHES的薪水,一般老板付40-70%全職ATTACHES醫生的薪水,也有很壞的老板,隻付30%全職ATTACHES醫生的薪水,不過這種情況下,醫院提供免費住房和廉價餐票。
以上兩類職位不必通過任何考試,也不能在醫學會注冊,科主任同意就可以了。

3:在醫院做PHA( Praticiens Hospitaliers Associes).這個職位很難翻譯成中文,不知該對上哪個號;PH是法國符合上述醫生定義的公立醫院醫生的終身職位,它介於科主任和主治醫生之間,應該與付主任醫生這個級別掛上號比較合適。但外國醫生被加上Associes,就很難說是什麽,在薪水上也與法國醫生的PH有很大差別,盡管他們與政府做過多次談判,但不知到底什麽時候能爭取到平等的權利,這點法國醫學界非常無恥。能在醫院弄到PHA位子的外國醫生都是些很有水平的醫生,一方麵當時(1995年)在審查醫院的外國醫生是否有資格參加這個職位考試時,文憑鑒定就已經把大部分給淘汰了,上萬名在醫院已工作多年的外國醫生,能通過文憑鑒定據說不到20%,第一批考上的隻有幾百人。該職位的醫生不具備自由開業的權利,隻限製在醫院工作。(不知談判有沒新進展,也許有一天這類醫生也可顯有自由開業的權利)

4:擁有跟法國醫生一樣的自由開業資格或在公立醫院平等工作的外國醫生:得到這類許可的外國醫生數量極少,難度比較大,先要經過高教部和衛生部的文憑等值鑒定,得到與法國醫學或牙科醫學博士同等價值文憑者,才能參加衛生部的考試,這是一個需要耐性的過程,一般高教部會用一年的時間進行調查,反複折騰,六年製西醫文憑才能有資格被評價,因為法國的醫學和牙醫基本教育都是六年製,所以他們以此為標準。(在美國,五年製出來的文憑便可參加考試,甚至有的文革期間的三年製也考到了,在法國根本就不可能,人家連看都不看一眼),這可以解析為何那麽少中國醫生在法國參加這類考試的原因,因為全中國也就哪幾家醫學院是實行六年製的。文憑得到承認後,就得按衛生部的安排到任何一個指定的醫學院參加考試。總體上分筆試、臨床病例分析和麵試三個部分,要求在短時間內完成(有的考區一周內考完,有的考區分三、四個禮拜考完)。可以連考三年,第三年還考不上就不讓再考了。根據我參加考試的哪家牙醫學院所說,我參加考試之前,他們哪每年有五十到七十個左右的外國醫生應考,連續七年沒一個考上,我考的哪一年有個輝煌的突破,一下考上兩個!宣判會上院長和十幾位考官教授激動得輪流抱著我們倆不知貼了多少遍臉才罷休。

如果抱著一定要考上的決心,最好別參加這種考試,壓力太大。我是屬於瞎貓撞上死老鼠,考之前沒先打聽到底有多難,雖然在我們這邊的醫學院跟了幾門如人文科學、醫學倫理和醫學道德等屬於脫胎換骨性課程,做了近二年準備,但對哪家醫學院的教學內容毫不了解,稀裏糊塗坐上火車,交了兩千多法郎就去撞了,等考完第二場筆試,有五個宣布自動退出,才聽秘書科的人說已經七年沒人考上,馬上想打道回府,又心痛那二千多法郎,想著既然來了,硬著頭皮考下去。第一輪結束時宣告隻有三個人能進入臨床和麵試時,周圍一大片抽泣聲。如果哪次沒考上,我肯定不會再有勇氣去試第二次了。

5:從醫學院一年級考起:我覺得這是一條比較有把握的路,法國醫學院一年級對所有的外國醫生開放,法律規定如第一年考上了有效位子,有可能可以直接升上六年級,但權力在院長手上,大部分院長會根據你原來學過的課程要求你補一些課或補考一些科目,因此大部分都不能順利直上六年級。如果語言過得去的話,在這考一年級比考上國內的一、二、三級醫科大學要容易得多,錄取率在20-25%左右,(在國內要想上一級醫科大的話,高考分數至少應在前1%的哪部分.)一方麵他們的學生水平相差很遠,有BAC就可讀一年級,有20%以上的法國學生根本就聽不懂課程內容;第二方麵他們的課程少,相當於我原來醫科大的1/2還不到,中國式教學培養出來的書呆子,對付這樣的課程簡直是小兒科;另方麵上課的內容多數是國內已經學過的,對中國人來說最難是人文科學這門課,應下點功夫,考上的機會非常大,所以我建議大家想在法國當醫生的話,最好走這條路。

如果以上的路都走不通而又不想短期內回國,那就讀個生化或藥理博士吧,天無絕人之路。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祝各位好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杏林香雪 回複 悄悄話 是啊, 都有這種感覺. 讀醫的人都養成一種熱愛職業的習慣, 也許是讀的時候讀得太辛苦了, 也許是習慣了艱苦的臨床生活, 很難放得下, 如果改行去幹別的, 用作醫生的幹勁去做, 也肯定會做的很好的.
lullaby_g 回複 悄悄話 心痛的話題、、、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