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嫋嫋

夢自蟬聲起,詩從歲月凝。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秋浦歌】--- 李白

(2007-01-04 19:37:51) 下一個
 

【秋浦歌(十七之第十五首)】--- 李白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注釋】

    (1) 秋浦:唐代縣名,在今安徽省貴池縣,因境內有秋浦湖,故名。
    秋浦歌,是李白寫的組詩的總標題。作於天寶十三年(754)漂泊於宣州之時。

    (2) 緣:因,因為。

    (3) 似個:象這般,意思是白發因愁而生,因愁而長。

    (4) 秋霜:形容頭發象秋霜般的白。


(文思格)
【全詩串講】
我頭上的白發長到三千丈!隻因我心中的愁緒也這樣長。對著明亮的鏡子,我的頭
發白得像秋霜。我真不知道哪裏弄來這模樣!

【言外之意】
「曾記當年騎竹馬,而今便是白頭翁。」許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小時候的事情還
曆曆在目、記憶猶新,怎麽就已經白發上頭了?無怪古往今來,許多詩人都哀歎青
春易逝、光陰難留、人生如夢。但李白與眾不同,他一來就出口不凡:白發三千丈!
猛一下把個滿頭銀發的形象推到你的麵前,而那雪白的銀絲卻一直飄灑流蕩而去,
消失在無窮遠的地方!當這一震撼人心的鏡頭淡出以後,他才向你吐露內心的哀愁,
指出白發是因愁而起,可知愁有多深!又用雪白而寒冷的秋霜描述象徵老邁的白發,
意味著走向老邁的過去是一個冷峻的現實,而對於「老之將至」這一警告,自己還
是深感突然、手足無措,不免發出由衷的哀歎!

一般人都怕「老」,但最怕的是緊跟在「老」後麵的「死」。一般人都怕「死」,
是因為對「死」的本質毫無了解,又受了無神論者披著「科學」外衣的、反科學的
「解釋」的誤導。然而,確實有許多人不怕死。他們明白「死」的真正意義,其中
許多人還能預知死期,真正做到「視死如歸」。讀了此詩,如有「當頭棒喝」之感,
因而對「生」與「死」這個重大問題嚴肅地考慮,甚至探究一下「視死如歸」者的
人生妙諦,你就充分體現了這首千古名作的不朽價值。

[簡析ZT]
這首詩采用浪漫誇張的手法,抒發了詩人懷才不遇的苦衷。

首句‘白發三千丈’作了奇妙的誇張,似乎不近情理,一個人七尺身軀,而有三千
丈的頭發,根本不可能。讀到下句‘緣愁似個長’才豁然明白,因為愁思像這樣長。
‘緣’,因為;‘個長’,這麽長。白發因愁而生,因愁而長。這三千丈的白發,
是內心愁緒的象征。詩中有形的白發被無形的愁緒所替換,於是這三千丈的白發很
自然地被理解為藝術的誇張。

後兩句‘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是說:照著清亮的銅鏡,看到自己蕭蕭白發,
簡直沒法知道自己的頭發怎麽會變得這樣的白。通過向自己的提問,進一步加強對
‘愁’字的刻畫,抒寫了詩人愁腸百結難以自解的苦衷。‘秋霜’代指白發,具有
憂傷憔悴的感情色彩。

這首詩大約作於唐玄宗李隆基的天寶末年,這時候唐王朝政治腐敗,詩人對整個局
勢深感憂慮。此時,李白已經五十多歲了,理想不能實現,反而受到壓抑和排擠。
這怎不使詩人愁生白發,鬢染秋霜呢?

【賞析】
其十五:
  這是一首抒憤詩。詩人以奔放的激情,浪漫主義的藝術手法,塑造了「自我」
的形象,把積蘊極深的怨憤和抑鬱宣泄出來,發揮了強烈感人的藝術力量。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劈空而來,似大潮奔湧,似火山爆發,駭人心
目。單看「白發三千丈」一句,真叫人無法理解,白發怎麽能有「三千丈」呢?讀
到下句「緣愁似個長」,豁然明白,原來「三千丈」的白發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長!
愁生白發,人所共曉,而長達三千丈,該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十個字的千鈞重量落
在一個「愁」字上。以此寫愁,匪夷所思!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驚歎詩人的氣
魄和筆力。

  古典詩歌裏寫愁的取譬很多。宋人羅大經《鶴林玉露》說:「詩家有以山喻愁
者,杜少陵雲:『憂端如山來(按:當作「齊終南」),澒洞不可掇』;有以水喻
愁者,李頎雲:『請量東海水,看取淺深愁』。」李白獨辟蹊徑,以「白發三千丈」
之長喻愁之深之重,「尤為新奇」,「興中有比,意味更長」(同上)。人們不但
不會因「三千丈」的無理而見怪詩人,相反會由衷讚賞這出乎常情而又入於人心的
奇句,而且感到詩人的長歎疾呼實堪同情。

  人看到自己頭上生了白發以及白發的長短,是因為照鏡而知。首二句暗藏照鏡,
三四句就明白寫出:
  「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

  秋霜色白,以代指白發,似重複又非重複,它並具憂傷憔悴的感情色彩,不是
白發的「白」字所能兼帶。上句的「不知」,不是真不知,不是因「不知」而發出
「何處」之問。這兩句不是問語,而是憤激語,痛切語。詩眼就在下句的一個「得」
字上。如此濃愁,從何而「得」?「得」字直貫到詩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擠壓抑;
所誌不遂,因此而愁生白發,鬢染秋霜,親曆親感,何由不知!李白有「奮其誌能,
願為輔弼」的雄心,有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的理想(均見《代壽山答孟少府
移文書》),盡管屢遭挫折,未能實現,但他的誌向紿終不泯。寫這首詩時,他已
經五十多歲了,壯誌未酬,人已衰老,怎能不倍加痛苦!所以攬鏡自照,觸目驚心,
發生「白發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後世識其悲憤,並以此奇想奇句流傳千古,可
謂善作不平鳴者了。

  (張秉戍 陳長明)

http://talkskyland.com/dispbbs.asp?BoardID=46&ID=13978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