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會有缺點。有缺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有缺點卻改不了,這就成了問題了。
缺點改不了,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這缺點太根深蒂固,幾乎成了本性,到了“本性難移”的地步。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本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有缺點,那麽去改正缺點就無從說起了。從這個角度來看,老毛所說的“人貴有自知之明.”
我有好些臭毛病和缺點都是在中小學乃至大學時候養成的。比如不虛心、好勝、脾氣大、愛憎寫在臉上,幾乎都是跟文化大革命的衝衝殺殺的社會風氣有關係。 後來慢慢老了,才逐漸去發現自己的缺點,有時候是碰了釘子後在麵壁的時候發現的。
大學畢業後,我們學校請了兩個紐約的美國專家來幫助我們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她們倆用的是Silent Way教學法,就是老師盡量啥也不說,而是想方設法要學生說,然後她們用嘴形或動作來糾正學生的英語發音或使用錯誤。
這種教學法的最大好處,就是給那些課堂裏積極活躍的學生很多鍛煉或顯擺的機會。我上課非常投入,發言非常積極,有時候老師還沒做完一個動作,我就猜出她們的目的,接著就搶著說出來了。記得當時這兩個紐約人說我是個“mind-reader”。說實話,我聽後心裏非常得意,覺得自己還是很聰明的,真的有洞察人們的心理的特長。 一旦把這東西當作特長,就特喜歡發揮這種特長,漸漸養成了插嘴的習慣。隻要誰說話速度慢,停頓久了一點,我就會接著他的話題把話說完。
除了這兩個紐約人說過我是個“mind-reader”外,我從來沒聽過任何人對我有什麽抱怨和指責。
直到有一次我要換工作,從本學校電腦中心的一個部門換到另一個部門。Interview 我的人跟我都挺熟,第一次interview大家都對我說非你莫屬了。 最後的interview, 是部門的女director。我們互相都知道是誰,但基本上沒交談過。整個interview過程我沒有緊張,因為她問的問題都是非常繁瑣的有關服務態度工作風格的問題,我覺得interview很成功,結束後心想絕對沒問題了。
但等了2個星期,才收到人事部的通知,是婉言謝絕的通知。
後來有人告訴我,工作沒拿到的原因是那個director 的一句評語: “he doesn't llisten well."
這件事給我震動很大,才發現自己一直把缺點當成有點去供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