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洋過海赴美之路

飄洋過海為您提供1>如何成功簽證移民USA;出國前準備工作(過海關,登機,離境,入境...); 在美國職業發展的信息
正文

教育部正麵臨高校錄取醜聞:高考是最後的公平嗎?

(2006-09-09 14:16:36) 下一個
教育部正麵臨高校錄取醜聞:高考是最後的公平嗎?
新聞來源: 中國青年報

暑假期間,東北某高校部分教職工因不滿學校在今年的招生中對其子女的優惠政策作出改革,集體向校方抗議,提出“要公平、要公正、要上學”,要求學校對其子女予以大幅度降分錄取。事件發生後,在校內外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也使高校降分錄取本校子弟這一半公開的秘密更加公開化。

筆者通過對多所高校的采訪了解到,高校降分錄取本校子弟正麵臨越來越大的壓力,

教育部的政策和社會上的指責,使高校的“內部照顧”政策舉步維艱。但來自學校內部教職工的壓力,卻又讓高校完全取消這一政策困難重重。

往年東北某高校錄取本校子弟比其他考生低上百分

上述的東北某高校所在省今年的一本分數線為理工類570分,文史類550分。而該校第一批在本省的最低分數線,理工類為593分,文史類為579分,分別比省一本線高出23分和29分。

據該校一名知情人士透露,“我省的二本線史類科理工類都是480分,本校教職工的要求是,凡是夠480分的,校方都要錄取,不錄取就是不公平,就是不公正。”

如果按照教職工的要求予以錄取其子女的話,也就意味著部分教職工子女能以降低上百分的高考分數,獲得與其他考生同樣的錄取資格。

據知情人士透露,往年該校的教職工沒有進行過抗議,就是因為往年該校都是按照二本線對學校子弟進行招生的。而導致教職工今年發起抗議的直接原因,據說是學校隻爭取到一本線下20分錄取的照顧政策。較往年而言,學校子弟的錄取分數線大幅度提高,致使按照往年政策可以入學的部分本校子弟無法進入該校。

“由於學校規模較大,不單是教師子女,連該校後勤工作人員及附屬醫院的工作人員的子女,都要求享受這一政策。因此,這一規定可以影響上百人之多。甚至一部分教職工子女連二本線都沒有達到,也要求享受這一照顧。”該知情人說。

該校許多原不知情的學子了解到這一情況後,不禁嘩然。有學生在網上驚呼:480=593!大家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大學不是××大學子弟的大學,是全國人民的大學。那麽低的分,憑什麽就能上別人辛辛苦苦才考上的大學?山溝裏的孩子怎麽辦?

更有同學評價認為:本校子弟如此實現了大學夢,這是對整個教育製度公平性的挑戰。

諸多高校都有類似的內部照顧政策

“這所學校反映的情況並不是個案,高校降分錄取本校子弟是全國性的普遍現象,甚至在一些高校的招生章程中也有體現。”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博士羅立祝告訴筆者。

在他的提示下,筆者查閱了許多所高校的招生章程,果然發現有不少高校明文標注了這種“內部照顧”政策。

在南京××大學2006年招生章程第三部分“選擇性招生錄取原則和辦法”中,“選擇錄取本校相關學科帶頭人和為本校發展作出較大貢獻人士的子女”就赫然在列。

南京××大學2006年江蘇省招生章程中,“為本校事業發展作出較大貢獻人士的子女和本校學科帶頭人子女”與“烈士子女”等其他降分錄取對象一起,同列在“選擇性招生計劃的錄取原則”之中。

福建某大學2006年招生章程第八款“錄取原則”第七項如此規定:在各省招生辦投檔的範圍內,凡第一誌願報考我校的本校教職工(含離退休人員)、聯合辦學單位在職職工的子女可給予專業誌願照顧錄取(級差20分以內)。

此外,筆者還在徐州××大學、××大學、南京×××大學、江蘇省××師範學院等高校的2006年招生章程中,發現了類似的規定。

筆者發現,在前些年,類似的規定在各高校的招生章程中更為普遍,如2003年華中××大學招生章程中,“錄取原則”一項規定:“對於為學校的建設和發展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本校教職工子女,第一誌願報考我校,經學校招生領導小組研究同意,並報省級招生委員會批準,在錄取時給予適當照顧”。但此後該校的招生章程取消了這一條款。

教職工認為降分錄取其子女是理所應當的福利

筆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不少高校的教職工把子女優先錄取入本校學習,看成是一種理所應當擁有的福利。

東北某校提高對本校子弟的錄取門檻後,該校一名職工承認,這件事並沒有錯,因為降分錄取確實是不公平的。“但是,這種照顧已經持續了很多年,學校突然決定不照顧了,這很不合情理”。

也有該校教職工表示了不理解,現在還有一些一本院校仍在按二本線照顧本校子弟,為什麽我們學校要取消?

筆者了解到,有這種想法的不止是這一所高校的教職工。2005年,湖北省教育廳規定“高校教職工子弟不再享受照顧”後,有教職工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時上書表示:“各行各業都有對自己的福利和對子女的照顧。石油部門燒氣不要錢,電力部門用電不要錢,金融部門全家老少全在一個單位工作,所享受的待遇是其他行業望塵莫及的。我們高校沒有什麽其他福利可言,惟一有的就是可以挖掘教育資源來教育自己的孩子”。

某部屬高校招生部門的一名工作人員透露,由於今年該校對本校子弟的降分錄取要求更為嚴格,部分教職工的意見很大。“有教職工揚言,為了子女的教育問題,要跳槽到其他能降分錄取他們子女的高校去,好像他們子女上大學是想當然的福利一樣。”

校方為穩定教師隊伍,四處活動為本校子弟聯係好學校

“事實上,對於我國任何一所高校而言,本校教職工子女升學都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傷腦筋的事。對於我們招生部門而言,則是最頭痛的事。”南方某高校一名招生辦副主任表示。

他說,每年無論有多少教職工子女參加高考,學生工作部或者校工會都要組織進行登記,等高考成績一出來,學校領導和招生辦都會馬上為這批考生想辦法,爭取較好的錄取機會。“如果本校子弟沒能錄取到好學校,就會怨言四起”。

筆者在北京某校2002年招生工作總結中也看到,該校招生工作部門將教職工子女上大學當作了一項重點工作:

“每年我校都有許多教職工的子女和親屬參加高考,作為學校的招生職能部門,我們充分利用自身的工作條件和專業優勢,幫助他們解決困難。今年我們在學生工作部部長××老師的親自安排下,設計了我校教職工子女高考登記表,在招生期間,積極與各省市招辦和兄弟院校聯係溝通,為他們爭取錄取機會,使今年我校的教職工子女大部分都考上了比較滿意的學校和專業”。

而廣州某高校的招生就業處在2004年高考錄取工作結束後,也作了這樣的總結:“今年經校工會登記的參加高考的教職工子女共有41人,學校領導和招生辦十分重視,使今年的教職工子弟全部被錄取,且大部分都錄取到比較理想的院校。”該總結透露,錄取到該校及其二級學院的有19人。

西北某高校的一位教師說,在該校的一次教代會上,許多代表提出:學校提出四個留人,其中之一就是感情留人,學校應把感情留人落到實處。建議對當年參加高考的學校教職工子女,隻要達到省重點錄取線,學校就應予以錄取,並在選專業時給予照顧。結果這項意見被校方采納,在隨後的高考中得到了落實。“學校認為這對穩定教師隊伍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迫於壓力,高校不得不提高本校子弟入學門檻

近些年來,教育部加強了高招管理工作,推行高招“陽光工程”及“六公開”、“六不準”政策,並加大了對高招的監察監督。

2005年,《教育部關於實行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責任製及責任追究暫行辦法》中,明確表示“誰主管,誰負責”,“對違反高校招生、考試管理規定的行為,將依照國家有關規定作出行政處罰;構成違紀的,依照黨和國家的有關規定,追究紀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教育部在《2006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等文件中,也多次規定,“高等學校不得降低錄取標準指名錄取考生,並負責處理因調整計劃使用不當造成的遺留問題。”

正是因為這些規定和要求,高校對本校子弟降分錄取的壓力和風險也越來越大。近些年來,許多學校對本校子弟入學都抬高了門檻。

在教育部網站上,筆者看到,教育部有關人士在總結2005年高校招生工作時就曾提到:“十餘個省市取消了省級收費政策,取消了對部門係統子女的照顧。一些省級招辦向社會作出莊嚴承諾,‘不在政策外降一分,不在政策外特批一人’。”

內蒙古某高校在一份名為《關於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工作監督辦法>實施細則》中規定,“受照顧的本校教職工子女的錄取名單,須經學校招生領導小組集體研究決定,並由主管校領導、招生管理部門和招生監察辦公室負責人簽署意見”。

某重點高校的招生工作人員則表示,他們的策略是與所在城市的一個二本院校合作,“他們學校是屬於電力和交通係統的專業院校,就業前景很不錯,我校教職工願意將子女送到那去讀書,因此漸漸形成了合作。他們學校的教職工子女,在一本線基礎上下降20分可以錄取進入我校,而我校子弟按政策進不了本校的,則可以在二本線基礎上下降20分錄取到他們學校。如此一來,學校教職工的怨言就少多了。”

某省教育廳紀檢監察處工作人員表示,高校降分錄取本校子弟是正常現象

2006年6月教育部下發的《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嚴格審查普通高校招生章程的緊急通知》規定,“各省級高校招生委員會辦公室對高等學校報送的招生章程及招生專業、計劃等要進行全麵認真的檢查,凡發現與國家規定相抵觸或內容不實的,要求並督促學校及時改正”。

但通知到了地方以後實際的執行情況如何?筆者在電話采訪東南某省教育廳高校學生處和紀檢監察處時發現,這種監管並未真正落到實處。

該省教育廳高校學生處的相關人士表示,“各高等學校對所製訂的招生章程主要是自查,我們並沒有進行過多的審查”。他表示,將針對筆者反映的情況進行審查。

而紀檢監察處的工作人員則表示,高校降分錄取本校子弟是“正常現象,各個省都有這樣的情況,沒有違反規定”。

這種行業特權要破除

對於高校降分錄取本校子弟的現象,全國人大代表洪可柱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是非常不公平的,違背了高考公平公正的精神,是極大的行業不正之風”。

中南地區某高校一位教師的兒子今年參加高考,成績不理想,這位教師也找了學校領導要求照顧。他表示,他本不願意這樣做,但學校其他參加今年高考的教職工都去找了,他不去找,一方麵怕被人認為“軟弱”,另一方麵也怕兒子有意見。

但他認為,這種行業特權一定要破除,“如果一碗水端平了,相信誰也沒意見。現在有各種各樣的行業特權,這種特權不破除,難以實現社會的公平和正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