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洋過海赴美之路

飄洋過海為您提供1>如何成功簽證移民USA;出國前準備工作(過海關,登機,離境,入境...); 在美國職業發展的信息
正文

移民北美,風險比想像高

(2006-09-09 14:16:36) 下一個
移民北美,風險比想像高

--------------------------------------------------------------------------------

國際在線報道,6月30日,一個剛從河南省鄭州市移民到加拿大8天的新移民家庭突遭橫禍:41歲的電腦工程師李先生帶著3歲女兒在多倫多公交車站候車時,遭到一名黑人持刀襲擊,他被刺數刀。

  李先生的例子雖然並不普遍,但中國移民在異鄉的種種艱難卻是共同的。

  兩個中國移民的故事

  投資移民:謝女士屢試屢敗

  因為經濟實力雄厚,投資移民在落地後,通常會購買漂亮的房屋和汽車,過著讓普通外國人都羨慕不已的奢侈生活。加拿大政府當然鼓勵這些人移民,讓他們去消費去投資以拉動內需。但是對於這些移民來說,卻往往十有九賠。


  做生意要有比較優勢,而移民在“天時、地利、人和”方麵全都處於劣勢。不懂當地的政治、經濟、人文環境,沒有相應的人際關係資源,沒有進入市場的途徑,對當地人的生活消費習慣知之甚少,甚至連報紙、電視這些獲得信息的媒介都看不懂、聽不明白。最後通常是,花了大把的銀子給全家買到加拿大護照,卻是為養老找了個好地方。

  謝女士是典型的成功女性,才思敏捷、行動果敢,在生意場上永遠充滿著自信。她在國內經營著自己的公司且業績不俗。雖然她不懂英語,但憑著自己多年的經商經驗和一股闖勁兒,毅然決定到加拿大闖闖。到了加拿大後,她立刻開始尋找生意機會。在國內常聽說北美的鞋子大部分都是中國製造,她聯係了國內製鞋廠家,隨後,在多倫多的繁華地區租了店麵,還專門雇了外國人替她接電話,看生意。半年後,不但什麽都沒賣出去,那些替她看店的老外居然用她租的辦公室替自己做起了生意。

  普通老外沒法相信,高級白領總不會也騙人吧?謝女士吸取了第一次失敗的教訓,從普通的消費品經營轉到金融投資。她先把一筆為數不小的錢委托給一家大銀行的經紀人替她投資,沒想到,還不到兩個月,銀行就通知她虧損了。可是當時美國和加拿大的股市都漲得很厲害,怎麽會賠呢?於是,她雇了個華人會計師幫她查賬,結果證實那個經紀人為了賺取手續費,經常買進賣出,虧的錢多半都交了手續費,進了他的錢包。

  在加拿大做生意,一般都買經營了幾年的買賣,因為有穩定的營業額和經營模式,比自己憑空申請一家新公司要穩當很多。在會計師的建議下,謝女士又買了一個位置不錯的大餐館,開始了她的餐飲經營。開始確實也不錯,有經理和領班按以前的規矩幫她經營,作為老板,似乎隻有坐等收錢了。誰知,這次的麻煩更大,沒有兩個月的時間,居然有黑社會的人找上門來,揚言要收保護費否則砸場子。這時謝女士才明白,為什麽這麽好的生意老板卻痛快轉手他人……

  技術移民:小麗夫婦轉了一圈又回來

  技術移民不用花太多錢,隻要申請者擁有學曆和幾年工作經驗即可。從上世紀末北美的科技“泡沫”越長越大的時候開始,大批從事IT行業的中國年輕人搭上了這班車,順利地實現了自己的移民計劃。他們或是來自外企,或是來自於高新企業,甚至是國有大型企業的技術骨幹,而出國的目的均是為了尋求更大的發展。可是,現實與理想之間往往有一定距離。

  小麗夫婦,出國前都是北京外企的職員,工作十年有餘,屬於中國最早富起來的那批人。他們過著中產階級的生活,讓無數普通百姓豔羨不已。但小麗感覺不公平:為什麽外國的同事幹著和她一樣的活,工資卻是她的五六倍?於是,抱著追求平等、同工同酬的壯誌,她來到了加拿大。

  不料,沒想到國外的企業和她想象中的完全不同,不管你以前的工作經驗如何,來了以後都隻能從最基層幹起。這樣算下來,扣除生活費用,掙得還沒有國內多了,而且,中國的學曆背景對於在加拿大找工作也沒太大幫助。於是,他們不得不放棄了找工作的想法,重新回到學校當起了學生。結果,畢業以後,又碰到北美的科技泡沫崩潰,找工作也幾乎不可能,高薪壓根兒就別想。

  於是,兩人帶著洋文憑回了國,重新回到了外企工作,再也沒提過出國的事。

  三個留學生的故事

  在國外的中國留學生,大致有三種

  第一種是隨父母或親戚從小生活在國外的孩子。這些孩子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是西方式的。

  貝可兒,6歲,父母都是矽穀的工程師。她的中文成績很糟,一年來總共學了100個中國字,還忘了80多。

  媽媽規定她在家裏必須說中文,比如在喝飲料之前,必須把要喝飲料的名稱用中文寫下來,否則就不許喝。媽媽想讓她多練習“可口可樂”和“蘋果汁”這幾個字。結果,“新政”實施的頭一天就出了問題。貝可兒想喝可樂,卻隻能歪歪扭扭地寫了個“可”字,這“樂”字是無論如何也想不起來。最後大哭大鬧,連說漢語的規矩一起顛覆,抹著眼淚用英語說出了自己的要求。

  第二種是那些讀完大學後,曆經了重重考試後出國的人。他們本身在國內同輩中已經是拔尖人才,經過一兩個學期的努力,他們也同樣能在洋學堂中再造輝煌。大多數都能通過幾年的曆練迅速進入北美的中產階級,其中不乏能在中產階級的上層迅速竄紅的傑出人物。

  小李在國內讀完研究生,又在華為公司工作了一年多。出國後,在美國一個三流大學裏讀博士。該大學位於荒無人煙的美國中西部地區,屬於沙漠地區。第一年,他或許是沒法縮短夢想與現實間的差距,產生了厭學情緒。一共選了兩門課,隻得了一個B和一個C,而且還差點被導師炒了魷魚。這對他可算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小李總結了自己失利的教訓,很快在第二個學期就榮登榜首,好歹挽回了點在導師心目中的地位。但是,第二年的資助還是沒有了。

  學業剛剛上了正軌,這個懷揣著400美金到美國的中國才子,又得為五鬥米奔波了。好在他也不是尋常之輩,不會被一點謀生的小事絆倒。當地沒有中餐館,他無法重溫老輩留學生打工刷盤子的生活,於是他通過教會的傳道士聯係客戶,學以致用,給老外修起了家電。

  他第一個客戶就是一個前NBA球星,他去幫別人修家庭影院設備,雖說也就是一個特別小的毛病,但是報酬不菲,夠他交整整一學期的學費了。兩年後,他在英特爾公司找到了一個不錯的位置。

  第三種頗讓人擔憂。他們是近些年在國內讀完高中出國的小留學生。出國後,他們麵對生活關、語言關、學習關、交友關等種難題。遠在天邊的父母,除了經濟上的支持,也是愛莫能助。不論上了大學的,還是沒上大學的,他們大都仍在經曆著彷徨、茫然、無助和不知所措。

  小越,父親是南方的房地產商。雖然出國前已經在國內的私立學校裏強化了若幹年外語,但其他專業課卻讓他連連叫苦。上了兩學期,連老師講到哪了都不知道。上高等數學、曆史、生物這些課,他也隻能聽懂老師上課講的笑話。後來,還是讓父母從國內寄去了中文輔導教材,才勉強應付。

  小雨來美國三年多了,語言學校還沒有畢業。學習的困難、生活能力的缺乏,讓她不知如何走出困境。媽媽說要在家做飯,不要天天吃快餐,結果她每天要花4個小時才能吃到兩頓飯。她每天除了打理自己的生活,就是上網跟遠在中國朋友聊天,或是看中文小說,基本上保持了自己在國內的生活狀態。

  這些小留學生雖然身在國外,但是幾乎沒有外國朋友,圈子裏都是中國人。他們不接觸當地的社會,他們吃的是中餐,說的是中文。就算是在大學裏,也是特立獨行的一派,沒法跟老師交流,不習慣國外大學的授課方式,成績很不好。

  他們在公寓裏看中文電視、上中文網站、聽中文流行歌曲,甚至連迷戀電子遊戲的程度,也跟國內的孩子們保持同步。他們根本沒有辦法融入西方的社會,他們被孤立在異國他鄉。

  評論移民是充滿風險的一步

  想在一個地方開始全新生活,難度非常大。加拿大移民局網站有這樣一句話:開始辦理移民時,你要為你人生中重大而充滿風險的一步做好準備。

  成功的方式往往相同,而失敗的卻各有不同。要在一個全新的環境中開創一番局麵,隻有努力奮鬥並且百折不撓才行。那些在國內因為家庭背景或鑽經濟製度不完善的空子而成功的,要慎重,因為這些在中國被證明過的成功途徑,是沒法被“克隆”出去的,因為國外製度的完善程度超呼想象。

  如果由於厭倦了國內紛繁複雜的人際關係,覺得國外是一個靠本事、不靠人事的地方,那你去了以後簡直要絕望了。在國外,也一個個的小團體。比如,最抱團的莫過於猶太人、意大利人、韓國人和日本人。在公司裏,假設你的上級是個猶太人,你會發現你的猶太同事,總會平步青雲,總能得到你想要的機會。你能忍受嗎?

  如果是抱著要大展宏圖的想法出去的,那你最好擁有在國外能用得上而在國內被低估了的技能,比如:針灸、推拿什麽的。如果隻擁有普通學曆,最好先去重新苦讀六年,拿個生物或化學博士學位,改變學曆再找工作。除此之外,沒有捷徑可走。(作者:王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