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洋過海赴美之路

飄洋過海為您提供1>如何成功簽證移民USA;出國前準備工作(過海關,登機,離境,入境...); 在美國職業發展的信息
正文

華裔子女須建立自信追逐夢想

(2006-09-09 14:16:35) 下一個
華裔子女須建立自信追逐夢想


學生時代,Cecilia Leung(塞西利亞.粱)一直將精力放在如何取得好成績,但從未真正鼓起勇氣去追求自己的夢想。

事實上,她一直希望從事社會服務工作,但為了滿足父母的期望,這位27歲的加
裔華人姑娘隻能先考取經濟學與心理學學位,她說,這是一種妥協。她畢業後成
為一名存貨分析員。

10年前,Cecilia跟隨父母從香港移民到加拿大。想起往事,她惋惜的說道:“那
時我們極少探討個人夢想,對我們(華裔學生)多數人而言,人生成功的唯一標
準就是取得高分。”

中國文化中過分注重學習成績和高分將會給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造成很大的誤導,
專家提醒華裔,不要過分要求和看重孩子的成績、分數,因為高分不一定能帶給
他們輝煌的未來,在西方社會中,是否具有社會實踐與領導才能更能讓孩子們取
得人生的成功。

上周,由非牟利慈善機構Across U-hub主辦的“青年領袖訓練證書課程”,旨在
鼓勵、教導青年華裔加拿大人勇敢說出心聲、廣交朋友、提高社會實踐能力,追
求自己的夢想。

在多倫多教育局參與研究項目的邱綺雯(Maria Yau)指出:“一方麵,華裔加拿
大青年在學業上取得的成績相當不錯,但其它方麵卻遠遠落在後麵。高智商與優
秀的學習成績隻是成功的一部分,社會技能和情商也同樣舉足輕重。”

邱綺雯與同事一起於1997年對多倫多公立學校27,000名中學生進行了一項調查,
擁有優異成績的華裔青年占41%,而他們進入大學的比率達到80%;相較其他族裔
的學生分別是26%及60%為高。但在以下方麵卻無法與其它族裔學生相比:

·課堂發言積極性方麵:華裔學生隻有24%能做到,其它族裔學生39%;

·社會實踐能力達標者:華裔學生中有55%,其它族裔學生高達74%;

·口語表達方麵:華裔學生僅32%合格,其它族裔57%;

·寫作能力較好者:華裔學生為31%,其它族裔51%;

·研究能力:華裔學生31%,其它族裔51%;

·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華裔學生46%,其它族裔58%

·領導能力強者:華裔學生32%,其它族裔54%

邱綺雯的調查結果跟皇後大學當年曾進行的研究結果大致相同,華裔因為害羞而
未能結識更多的朋友,他們每周少於兩晚與朋友相聚;對於自信心、開心及樂觀
的程度,也比其他族裔為低。

安大略理工大學(University of Ontari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商業與信
息技術學院助理院長方偉暉博士稱,就他在院校觀察所得,華裔學生較其他族裔
安靜,不大願意嚐試其他領域的事物。華裔學生大多背負著父母的期望來學習,
沒有人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方偉暉博士說:“他們的父母希望他們將來成為工
程師、醫生......他們尊敬父母,完全按照家長的安排來生活學習。”其實,加
國是一個多元文化又重視高科技的社會,華裔青年有這種潛力成為領導者。為此
,全麵的訓練可以引導他們朝向目標努力,勇於麵對困難,幫助他們完成夢想。


加拿大考試中心主管及CAT(Canadian Achievement Test)叢書出版人鄭偉梁博士
也參與了上述研究,他認為華裔學生實踐能力低,部分原因是受中國文化傳統的
影響,向來華裔家長重視子女教育,移居海外仍持守這個觀念,除鼓勵孩子勤於
讀書外,常因期望過高而造成正麵或負麵的壓力,也對他們在學業上的選擇和前
途取向存著深遠的影響。“他們不能敞開心扉,不善於獨立分析、思考問題,這
也許因為長期受家庭影響,養成了服從父母、由父母作主的習慣。”“同時,多
數學生為了在考試中取得高分,會沿用老師教授的解題方法,不願意開辟新思路
進行新的嚐試。”

因此,為了更好的融入加拿大社會,華裔青少年必須建立自信,認識自我,提高
公民責任感以及社會、政治意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