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洋過海赴美之路

飄洋過海為您提供1>如何成功簽證移民USA;出國前準備工作(過海關,登機,離境,入境...); 在美國職業發展的信息
正文

美國高考像一匹狼 搶奪中國學生

(2006-09-09 14:16:35) 下一個
美國高考像一匹狼 搶奪中國學生

--------------------------------------------------------------------------------


SAT和ACT這兩種美國高考形式,已於近兩年出現在中國。SAT在沒做任何宣傳的前提下,僅在北京吸引的中國考生,從2005年的近600人,到今年猛增為1500餘人。 在中美高考巨大的製度差異下,許多原本考北大、清華的尖子生紛紛開始備戰美國高考。

  
新京報報道,有專家認為,如以此趨勢發展,美國高校將真正成為中國高校的競爭者,並將對中國高考環境產生影響。

  從這個暑假起,王凱(化名)開始遠離他的同學。他幾乎將自己所有的業餘時間,投入到北京的新東方學校。他在進行一門考試培訓班的集訓。

  “我要參加美國高考。”王凱已下定決心,放棄明年在中國高考。他的人生規劃簡單而明確:進德國西門子,做企業管理。對於大學深造,他的目標毅然鎖定在耶魯、哈佛、麻省理工等全球排名前10位的高校。

  所以,王凱在參加一個叫SAT考試的培訓。這是一種美國的高考,它的成績是美國各大學的重要參考標準,同時又是發放獎學金的主要依據之一。

  2003年,針對SAT的培訓班出現在上海。2年之後,北京也能看到SAT培訓的身影。在兩地,SAT都沒有大勢宣傳,但學員人數增長迅速。

  截至2005年12月18日,美國頂尖名校在中國大陸提前錄取的新生共41人,其中耶魯一家就錄取了8人。

  “預計到明年9月,將有3000-5000名中國學生入讀美國大學。”李虹橋是北京新東方學校SAT專案的負責人。

  他明顯感受到中國學生對美國高考的反應愈來愈強烈,除了中國高考這座獨木橋,“他們又發現,另一扇通往求學道路的門,已悄然打開。”

  潛行凶猛的SAT

  在沒做宣傳的情況下,參加SAT的中國考生日益增多,其中很多放棄了北大、清華,王凱經常會上太傻網———一個在他們圈子裏知名的英語學習網站。在那兒,他經曆了SAT培訓的由冷轉熱。他說,在SAT進入更早的上海,SAT考生們已經會集體租一個屋子,分工搜集學校資訊,一起複習和生活,形成了一個個嚴密的小圈子。

  2003年暑假,上海新東方辦起了中國內地第一期SAT考試培訓班,沒有做什麽宣傳,第一期培訓班就迎來了50名學員。之後,2004年暑假,學員超過100人;下一年,是400人;近期上海新東方國外部透露的消息,今年暑期的學員達到了900人。

  而北京的增長速度比上海要快。

  北京新東方在2005年初第一次開辦SAT考試培訓班,當年學員不到600人。而今年的SAT考員已經達到了1400多人,比去年超出一倍還多。

  過去,想到美國留學,並申請名校獎學金的學生必須有優秀的托福和GRE成績。但這兩門考試,隻是單純的語言考試,而且體現的都是研究生水準。

  相比之下,SAT所要測試的是,一個本科生的素質,其中反映的是學生的綜合能力。

  在美國,90%以上的頂尖名校要求參考學生的SAT成績,而且成績的高低是決定學生能否得到獎學金的重要參考。

  王凱對這些早已熟記心頭,他分得清SATⅠ和SATⅡ的區別,“前者隻要求掌握高中課程的基本情況。而且則要看我們的推理和運用能力了。”

  哈佛大學就要求學生除了參加SATⅠ考試外,還必須參加3門SATⅡ考試。當然,也有一些學校不需要SATⅡ分數,但如果考生有SATⅡ成績,則更能增加申請者的競爭力。

  SAT考試成績往往決定學生的選擇範圍,成績拔尖的有希望讀名牌大學,中等的讀州立大學,再次一些的讀社區學院。
  通過網路,王凱知道,北京許多重點學校的學生,從高一高二就開始籌備SAT考試,“而且準備美國高考的人一年比一年多,隻要有一個人在籌備,消息很快就傳開了”。

  奪生源的利器

  從錄取機會到考試內容,美國高考有眾多吸引中國考生的地方。美國高考對王凱他們來說,有某種極度強烈的誘惑力。

  “它和中國的高考有很多不同之處,第一就體現在SAT考試一年可以考六七次,隻要報考不超過三次一般都不會影響錄取。其次錄取也不完全看考試成績,高中三年的成績、對於自己的學術表現、體育、文藝、社會活動等方麵的特長的自述,還有老師的推薦都會起作用。”王凱說。

  而中國的高考則不是這樣,一個考生的高考成績一般隻能有兩次被高校選擇的機會。並且,大多數情況下隻有第一誌願這一次被錄取的機會。而美國的高考成績,卻可以讓考生同時申請多所高校。

  王凱從SAT的考試用書上發現,它的分類很細。

  SATⅠ主要測驗考語文、數學和寫作,是測試考生的綜合素質;SATⅡ專項測驗考數學、物理、化學和生物等,主要考查考生對高中課程的掌握情況。SAT考試很注重考查考生的邏輯、分析、推理等學術能力。

  讓王凱沒有考試壓迫感的是,“SAT考試不像我們的高考那樣需要死記硬背,它拓展性強,需要一個政治、經濟、地理、人文更高層次的素養。”隻要克服了語言障礙後,數理化等都成為了中國考生的強項。“SAT考試最難的數學題也隻相當於我們的高一水準。寫作、閱讀等也是辭匯量越大句子越簡練,而不是像我們的英語課辭匯量越大句子越複雜。”王凱說。

  如果一個從未接觸過這類考試的中國學生,第一次參加滿分為2400分的SAT考試,可能隻能得到1000多分。

  但王凱說,國內的培訓較好地掌握了SAT的應試規律,往往隻需3個月強化培訓,不少考生就能考出2000多分的高分。

  現在惟一讓王凱覺得不如意的就是,SAT考試在中國內地始終沒有設考點,考生在參加了培訓之後,必須到香港或台灣的考點去參加考試。

  “我就等著明年去香港了。”

  ACT,另一匹來自美國的狼

  和SAT一樣,ACT的高考模式也以一種美國優勢進入中國。而另一門美國高考則在今年的8月6日,首次獲準在北京設立考場。它叫ACT.它和SAT一樣,也是美國各高校錄取考生時,所有要參照的主要成績,但它的考試內容則更貼近高中教材。

  8月6日,北京地區的近20名高中生在北大資源學院參加了首次ACT模擬考試。到目前為止,上海、北京、廣州、深圳、西安、鄭州等大中城市已經有25個ACT考試培訓中心,這些培訓中心又是ACT的授權考點。

  和王凱等參加SAT考試的中國高中生不同,北京八一中學的王佳選擇的是接受9個月的國際大學預科培訓,然後參加ACT考試,“這個預科培訓是每個考ACT的學生必須要上的。”近期她就將接到英國一所排名第10位的大學商業金融專業的錄取通知書。

  “從2005年5月中國內地開考ACT以來,已經有2000多名學生通過他們的培訓課程參加了ACT考試,這個數字還不包括內地自行到香港參加ACT考試的人數。”承擔中國內地ACT考試的ACT EducationSolution(ACT在中國成立的負責其培訓和考試的外商獨資公司)中國總部負責培訓的孫小姐說。

  2005年年初,美國ACT考試中心收購了一個全球最廣泛認可的國際大學預科項目GAC課程。2005年3月份,GAC“攜帶”著ACT就迫不及待的進入到了中國,隻要參加GAC9個月的預科課程培訓,就可以由課程培訓中心組織參加ACT考試。

  5月ACT Education Solution就在中國內地組織了第一次ACT考試,參加者全部為GAC的學員。

  ACT比SAT要高調許多。

  2005年,該公司的CEO兼主席Richard Ferguson為此曾專程來到中國並召開新聞發布會大力宣傳美國的ACT考試。

  他還表示,到2005年年底,ACT準備在中國設立30家左右的GAC培訓中心兼ACT授權考試中心,為中國高中生提供服務。ACT在中國的擴張野心可見一斑。

  而承擔北京地區ACT考試的北大資源學院負責教務的羅小姐也表示,考生隻要參加完9個月的GAC大學預科課程培訓,即可在北京參加ACT考試。

  學生在獲得ACT考試成績後,結合預科證書,不僅可申請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110多所協議直通大學,還可直接申請美國的大學和獎學金,獲得美國本土學生的同等待遇。

  王凱聽說後,覺得“這個誘惑也很動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