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洋過海赴美之路

飄洋過海為您提供1>如何成功簽證移民USA;出國前準備工作(過海關,登機,離境,入境...); 在美國職業發展的信息
正文

北大女生劉默涵:一個實在不得了的學生 (圖)

(2006-09-09 14:16:34) 下一個


北大女生劉默涵:一個實在不得了的學生

--------------------------------------------------------------------------------

新華社報道,劉默涵的故事在北大學生中廣為流傳--這位來自河北無極縣農村貧困家庭的曆史係三年級本科生,創立了用自己名字命名的助學基金,一年多來已幫助了37個貧困家庭的孩子上學。
劉默涵在貧困中頑強自立的精神感動著同學們,她的經曆也引發了諸多思考:貧富不同的出身差異能在多大程度上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如何在貧窮中保持心靈的富有?如何使卑微的人生變得博大?……


一個“實在不得了”的學生

劉默涵的老鄉、北大計算機係學生馬秀娟說默涵“實在不得了”!

馬秀娟說:“默涵很有主意,特別能闖。”--雖然身高隻有1.57米,卻能夠在全校學生運動會上拿到5000米長跑第六名;她勤奮好學,常受到老師們的稱讚;在繁忙的學習、打工之餘,她還擔任了北大陽光誌願者協會的會長。

與劉默涵住同一個宿舍的樊華對她非常佩服:“我們後來才知道她家裏特別困難。她一個柔弱的女孩,卻一聲不吭,自己扛過去了,根本沒讓我們察覺到有什麽異常。”

同學們說劉默涵“特牛”:靠勤工儉學,不僅完全養活了自己,承擔了母親和妹妹的生活費用,還資助了那麽多窮孩子上學。歎服之餘,很多人困惑:“她是怎麽做到的?”



“你可以做最幸福的一個!”

誰能想到,劉默涵曾經是一個被中學開除的“壞學生”。

默涵12歲那年,父親暴病去世,剩下她與常年臥病在床的母親和年幼的妹妹相依為命。從此,貧窮和饑餓像影子那樣不離左右。上初中時,因為沒能按時湊夠學費,默涵與老師發生口角,被學校開除了。病弱的母親四處奔波,劉默涵終於在另一所中學複學了,但一向性情溫柔的她變得沉默、尖銳,像隻刺蝟,動輒便向他人發起攻擊。

“如果不是遇到丁老師,當時已經厭學的我根本考不上大學,更重要的是,很可能仍然在仇恨和怨懟中掙紮。”提到新初中的班主任丁俊芬老師,劉默涵心中就充滿感激之情。

當丁老師了解了這個女孩的辛酸生活經曆,動情了:“那麽小就失去父親太可憐了,被學校開除對她的打擊太大了。對於貧困和心理有問題的孩子,做老師的應該付出更多的心血。”

丁老師決心為孩子重塑自信。劉默涵說她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丁老師那改變了她人生的話:“這個世界上比你苦的人有很多,你永遠都不是最苦的那一個;但是通過努力,你可以做最幸福的一個!”

丁老師鼓勵同學們同默涵交往;說服學校減免了默涵每年數百元的學費,卻一直沒告訴她,“我覺得貧困孩子的精神壓力很大,做老師的應該特別注意保護他們脆弱的心靈。”

心裏的恨淡了,默涵愛上了學校生活,學習變得很有勁頭。她的成績突飛猛進,兩年後,她考上縣裏最好的高中,榮獲了全縣演講比賽大獎,擔任了學生幹部。開朗的笑容開始掛在了她的臉上。

“自尊、自信對於在貧困和苦悶中掙紮的人來說太重要了。”劉默涵說,在她“溺水”的刹那,是丁老師遞來了愛的“救生圈”。



“生活苦不是放棄的理由”

2003年,19歲的劉默涵考上了北大,這個天大的喜訊,卻成了對她的嚴峻考驗。母親說:“把房子賣了吧,說什麽我也要供你讀大學。”劉默涵抹著眼淚堅決反對。

關鍵時刻,一雙雙援助之手從四麵八方伸出:河北省福利彩票中心向她捐助了3000元,左鄰右舍和親戚朋友們從自己本不寬裕的收入中拿出一大堆各種麵值的零鈔。數千元學費奇跡般的湊齊了。

到學校的第二個月,默涵便在學姐的幫助下找了一份家教工作。

她開始了邊上學邊打工的生活。默涵教學生特別認真,花很長時間備課,還常常超時傳授學習方法。她成了家教中心最搶手的小老師,最多的時候,同時兼三份家教。

為了省錢,默涵“規定”自己一天隻吃3元錢的飯菜。她利用周末到博物館做解說員,晚上顧不上回宿舍又匆匆趕去做家教。冬天,騎車返回的路上,凜冽的寒風打在臉上,灌進衣服裏,胃也餓得直痛。她流著淚告訴自己,生活苦不是放棄的理由。

樊華說:“她這個人讓我有著一份敬畏和一份心疼。很少聽她抱怨什麽,和她在一起卻能感受到強大的精神能量。”

劉默涵不僅完全解決了自己上學的各種費用,還每年都帶回1500元供家用,並給妹妹攢夠了上大學第一年的幾千元學費。放假回家成了她最驕傲和興奮的節日--見麵通常是輝煌的“頒獎典禮”。當舅舅用粗糙的大手接過她用打工錢買的豆漿機時,穩重、剛強的莊稼漢哭了。

讓心靈走出貧困

北京大學助學工作辦公室主任楊愛民說,貧困群體往往要麵臨比富裕群體更多的挫折感。“劉默涵的經曆最令人深思的是:在被不幸擊中時,靈魂如何保持站立的姿勢;在走出物質貧困的同時,如何讓心靈也走出貧困?”

人們對於自強自立的品格總是懷有真誠的敬意和愛護。女同學說穿著樸素的劉默涵是《大長今》李英愛那樣的“氧氣美女”,不靠外包裝;而相識的男同學對她比對那些外表更加漂亮的女生還要熱情、禮貌。

馬秀娟說:“默涵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她的善良和永遠為別人著想。她自己受過苦,所以特別不希望別人也受苦。”

家境優裕的北京女孩樊華說:“像劉默涵這樣的朋友特別值得珍視,她讓我看世界有了新的眼光。”

“眼前的天地變得很寬、很大”

2005年寒假回家,劉默涵在無極縣中學的大力支持下,通過辦學習班籌到了4110元,為14名家境貧困的高中生分別發放了100元、200元不等的助學金。這次行動成為“默涵助學金”的發端。

當地媒體報道了這件事後,劉默涵接到了千餘條手機短信和100多個電話。很多人表示要直接捐助劉默涵本人。一位女士在電話裏說:“默涵,我不想讓你這樣的好孩子太苦自己,我希望你能過得輕鬆點。”

劉默涵說:“他們的好意常常感動得我直想哭,可我不能接受。”她婉言說服人們將善款投入到“默涵助學金”上。

迄今,她用“默涵助學金”籌到的12700元資助了37名同學,同時還為4位同學找到了長期資助人。

“默涵助學金”的影響越來越大,許多企業與劉默涵接洽參與助學金。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我連一個合格的合同都不會寫,如何與企業合作,使基金長期維持下去呢?”她認識到,個人是渺小的,要做好這件事情應該依靠一個成熟的團隊。於是,她加入了北大陽光誌願者協會,“默涵助學金”也成為協會的重要執行項目。

對於捐款、資助,劉默涵也有了深一層的認識。她說,我能給貧困孩子們的經濟幫助很有限,而重要的是,這會讓他們感到溫暖,感到並不孤獨。我還希望通過這個行動告訴家境貧寒的弟弟妹妹們,他們的今天就是默涵的昨天,隻要努力,他們就能像今天的我一樣,過上有希望的生活。

自立,並能幫助他人是一種什麽樣的感覺?劉默涵回答:“就是壓抑了很久的心突然明亮了,覺得終於能站直了,眼前的天地變得很寬、很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