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洋過海赴美之路

飄洋過海為您提供1>如何成功簽證移民USA;出國前準備工作(過海關,登機,離境,入境...); 在美國職業發展的信息
正文

ZT綜合素質的“標準公式”

(2006-09-09 14:16:34) 下一個
綜合素質的“標準公式”

2006-01-22 11:55:21

大 中 小

大學在人生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獲得理想大學的錄取是人生規劃中的重要一步。人們一般相信,隻有綜合素質優秀的學生才可能被美國名校錄取。

但是,到底什麽樣的學生會被看作具有優秀的綜合素質?綜合素質由哪些“成分”組成?它們的比例又如何?有沒有一個定性甚至定量的標準?

在美國,都說報考名牌大學不但學習成績要好,經常參加社會活動,做義工,還要有領導才能,會寫論文,有好的推薦信。

會打球、唱歌跳舞?會彈鋼琴、吉他,會拉小提琴?會武術、書法?……要考多少級?參加多少比賽?得多少證書?獲什麽獎?參加什麽活動?領導什麽社團?

令許多家長和學生困惑的是,很多孩子竭盡所能,投入所有的精力和時間,最後沒有得到滿意的結果,沒有進入理想的學校。很多人認為,這是由於美國大學錄取學生具有很大的隨機性,美國著名大學錄取學生是沒有標準的。也有人認為,所謂優秀素質和綜合能力是無法具體表述的。

美國是一個很製度化的國家,凡事都講規範,都有遊戲規則,盡管個中難免有漏洞、偏差。但是,總體而言,還是有規律可循的。

1996年開始,我注意到《普林斯頓評論》與《時代周刊》合編的年刊——《適合你的最佳大學》,此後一直到2002年,我每年都收藏一冊。書中最有意思的部分是指導讀者怎樣以升學顧問的眼光給自己評估,計算出自己的“錄取競爭指數”。我認為,所謂“錄取競爭指數”也就是個人的“綜合素質”。

《普林斯頓評論》把美國1 500多所大學以錄取難易程度從60分到99分進行排列。哈佛、耶魯、普林斯頓等一流名校為99分,最低的學校60分。學生可以根據計算結果,比照該書列出的各大學的“錄取競爭指數”,看看自己與哪些大學匹配,也就是可能被哪些大學錄取。《適合你的最佳大學》聲稱,這個評估法可以較準確地估算出自己與哪些預想的學校相符。

該刊2002年出了最後一期就不再出版,《普林斯頓評論》現在把這個評估方法放在網站上,為上網者免費進行“評估”,在輸入自己的各項指標後,網絡會顯示“匹配”的大學清單。不過,網上看不到各項指標的評分方法和標準,也不知道自己的各項指標能夠得到多少分,哪項“素質”高,哪項“素質”不夠高,難以對自己各方麵進行有效的調整,也無法知道自己的“綜合素質”到底是多少。


我將這個評估方法歸納成一個雖然較長但很容易看懂的公式,括號中的數字是每個學生可能得到的分數範圍。這個評估學生“整體素質”的總得分也叫作錄取競爭指數(以下簡稱為錄取指數 )。計算公式如下:


綜合素質總分=就讀的高中( 0~4分 )+課程難度( 0~21分 )+年級排名( -1~3分 )+平均成績( 0~16分 )+ SAT成績( 6~25分 )+全國榮譽學者( 0~3分 )+申請論文( -3~5分 )+推薦信( -2~4分 )+課外活動( -5~30分 )+種族多元化( -3~5分 )+體育活動( 8~40分 )+超級錄取( 40分 )+[體育教練點名( 5~10分 )+家住遠處( 3分 )+父母因素( 5~8分 )+多元化( 3~5分 )]


從公式中可以看出,參與“綜合素質”評分的項目主要有12項。顯然,前麵6項主要體現“學業素質”,後麵6項體現與學業關係不直接的“其他素質”,在中括號裏的其他4項是大多數人所不會有的附加項目。從表麵上看,這個評估法“不公平”的地方實在太多。不過,我認為不妨先遵循美國大學申請的遊戲規則,然後再去思考、議論過程以及結果的公平合理性。

就學業素質而言,就讀全美知名的高中和一般的高中的最大差別隻有4分。選修課程的難度相差最高達21分,美國高中通常有普通課程、榮譽課程和AP課程,AP是在高中開設的大學課程,每年5月有一次全國AP統考,成績達到一定的標準,上大學時可以將學分轉到大學。如果在知名度高的高中上學,隻選修容易的基本課程的學生,這一項隻能得0分,而上了最多AP課的學生可能得到21分。

此外,全年級成績排名前25%的學生可得1分。平均成績80分以上的可得12分,90~95分的可得15分。舊製SAT考試的最高分是1 600(對於新SAT,可以將成績除以3後再乘以2 ),SAT考試成績除以63得到SAT這一項得分,最高的為25分。如獲選全國榮譽學者 ( 類似於中國的三好學生 )還可以加3分。

從以上可以看出,影響學業素質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在校選修難度高的課程和SAT獲高分。

就“其他素質”而言,大學申請論文優劣的範圍從-3分到5分,相差8分。論文是闡述思想,也是書麵表達能力的象征,占有很大的比例是不難理解的。推薦信好壞有6分之差,起的作用很大,有較高的綜合素質,才會獲得較好的推薦信。

課外活動在“其他素質”裏起了很大的作用,算上正負分數,這一項的差別竟有35分之多。值得注意的是,有報酬的工作也算在社會活動這一項裏,每周工作20~30小時的學生可以得到22分。

種族多元化這一項,外國學生( 比如中國學生 )可以加5分,但是,在美的亞裔學生較吃虧,反要倒扣3分。也許是因為亞裔學生學業成績普遍甚佳,為了體現“多元化”而受到集體“懲罰”。不過,女生報考工學院可以加3分,因為工科缺少女生。

在學校參加不同的體育活動可以大量加分,其範圍為8~40分,如果是校主力隊員並且投入很多精力的,可以得到13分,全美高中最優秀的運動員,如奧林匹克運動員,可以加40分。

最後是“超常”項,一拿就是40分,不過必須確實很“超常”,比如,獲得英特爾科學比賽大獎、擔任一部電影大片或係列電視劇的主角。此外,父母是大名人,給大學捐贈巨款也屬這一項。

除了以上“綜合素質”外,在公式的中括號裏,被體育教練點名的學生可以被認為是個人“素質”好,“家住遠處”如800公裏以外的學生,也會被認為必須具備較高的“素質”而加分。

其他兩項,“父母因素”和學校為了學生成分的“多元化”而加的分,都不是依靠學生個人的努力可以達到的。

從以上可以看出來,前麵6項“學業素質”的最高總分為72分,後麵5項最高分的總和為84分。由此可見,無論是“學業素質”如何優秀,也無論“其他素質”如何了得,都不能得到很高的分數,最高的“綜合素質”必須是“學業素質”和多項“其他素質”的相結合才可以獲得。

以上指數體現了美國大學招生中對學生個體的特別考慮,雖然無法為所有人理解和接受,但是,它們目前廣泛存在於美國大學招生實踐中,華人移民家庭中習慣了以成績論高低的學生必須改變觀念,對以上的評估方法即使不表讚同,也不得不接受。因為它畢竟是美國大學招生現行的“遊戲規則”。

我當初看到每周有薪工作20~30小時者,可以得到22分,與滿分99分相比,占非常大的比重時,亦曾感到震驚,因為全年級第一名和年級排名中間的學生隻差4分。初看起來實在沒有道理,難道學生的主要任務不是念書?要全這樣的話,大家都去打工不就得了,還念什麽書?但是,認真想一想,要是每天放學以後,還要去打工,晚上10點才能坐下來念書、寫作業,不正說明其有較大的潛力與優良的綜合素質嗎?打工是讓孩子提前走進社會、感受人生的重要一課,能夠考驗學生承受現實社會壓力的能力和承受超負荷的耐力。一邊長期堅持工作,一邊還能把書讀好,說明學生在體力、精力、智力等方麵有很大的潛力,這不是整體素質是什麽?

所以,不妨用這個公式算一算,你可以發現,“提高”素質可能也有很簡單的辦法。你甚至還會發現,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以往大家對什麽是素質,什麽是素質教育有爭議。從這裏我們也許可以得到一定的啟發。不僅在“重點”高中學習的學生具有高素質,不在“重點”高中,但是選修很多最難課程的學生也具有很高的素質;善於“應試”,學習成績名列前茅,考試能夠獲高分,也具備高素質,因為“應試”也是一種素質。此外,善於準確地用書麵形式表達思想,能夠獲得老師的大力推薦,是優秀素質的表現;花大量時間和精力參加社會活動、課外活動,甚至打工,也是優秀素質的表現;少數族裔學生,因為文化背景和家庭的原因,需要較高的素質,才能完成其他學生同樣的學習、工作;花大量時間參加體育活動,成為優秀的運動員,理所當然地也應當被認為具備極其優秀的素質。

成績不好的孩子不必悲觀,學習成績不好,也可能具有很高的綜合素質。體育運動優秀,能打工,能說會道、能寫會畫的,都具備相當高的素質。

這個公式表達了利於公平競爭的理念,人才和素質不是單一類型的,大家可以發揮各自的特長,都可以被認為達到了非凡的“優秀素質”。某方麵不足、不擅長的,可以用其他形式和內容來補償、平衡。

從這個評估法分析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美國教育看中的是什麽,具備怎樣的綜合素質的人才可能被認為“優秀”、“高素質”。無論生活在國內還是國外的華人,無論是家長還是學生,尤其是有心出國留學的孩子和家長,都可以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斷地進行評估,對各方麵進行必要的調整,使具備各種各樣特長和特點的孩子都能成為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

不過,應該提醒注意的是,具備較高“綜合素質”的學生盡管可以進入好大學,但是,卻並不一定都能夠實現特定的人生理想和職業目標。比如,“學業素質”不高,但是由於“其他素質”較高,使得整體“綜合素質”提高的學生,如果在大學期間依然無法提高“學業素質”,大學畢業後就難以進入對“學業素質”要求更高的醫學院、法學院,也難以進入理工和商學院讀研究生,盡管他們優秀的“綜合素質”能夠使他們進入理想的大學,但是可能無法實現更高一層的既定的人生目標。

( 選自《人生設計在童年》,原載美國《世界日報》2005年教育專刊 )

http://blog.sina.com.cn/u/476df96a010001fq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