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才藝班五花八門 贏在起跑點
(2006-09-09 14:16:34)
下一個
才藝班五花八門 贏在起跑點
--------------------------------------------------------------------------------
【來源:世界日報】
【本報記者李寧溫哥華專題報導】有人說現在的小孩真幸福,生活水平提高、物質不虞匱乏,電視、電玩、計算機一樣也不缺;也有人認為小孩真可憐,父母擔心他們會輸在起跑點上,語文、音樂、繪畫、舞蹈課,五花八門的才藝班樣樣不能少。
經營才藝班八年的黎仲恩表示,報名才藝班學生分為兩類,一種為學校上課期間定期學才藝,寒暑假隨家長出遊或休息;另一種是平常忙於課業,隻有假期才有空上藝課。這兩種類型學生交替出現,讓才藝班客源十分穩定,不因寒暑假而有淡旺季之分。
列治文的「小莫劄特教室」裏,叮叮咚咚音樂聲此起彼落,一群小朋友在老師耐心指導下,以各種樂器演奏出美妙旋律。
教室後座的家長們,一邊欣賞自己小寶貝表演之餘,臉上也露出陶醉滿足的表情,長期接送小孩的辛勞頓時拋到九霄雲外。
看到子女展現音樂才藝,許多家長露出欣慰滿足的笑容
錢慰曾啟發學生邏輯思考能力,讓許多人終身受用
對這些年紀尚小、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小朋友來說,要整整一個小時專注在辨識樂譜及練習指法上,的確十分不容易。也難怪當詢問這些小小音樂家,有誰是自己有興趣主動要求來上音樂課,絕大多數都是被父母送來的。
黎仲恩笑稱,隨著家長經濟能力改善、教育水平提升,對於才藝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以前鋼琴班老師,隻需教會學生彈琴就算完成任務,現在有些家長甚至要求音樂老師,必須先教會家長識譜與指法,再教小朋友彈琴,讓許多才藝班老師大歎老師難為。
多數家長送子女學才藝,純粹為了培養個人興趣,不過也有學生把音樂或繪畫等才藝,當作省考學科之一,辛勤練習程度如同作學問一樣認真努力。
有別於一般數理補習班,錢慰曾的數學挑戰班運用啟發式教學,吸引喜好數學的學生主動參加,可說是獨樹一格的另類才藝班。
徐太太九歲的兒子佛萊迪,參加「數學科學競賽」(PIMS)時展露數學天份,一年前開始就讀數學挑戰班,如今佛萊迪的數學能力已超越同年齡小孩,達到中學十年級程度。
上課學生表示,數學挑戰班的教學方式與學校大不相同,學校老師以課本內容為主,錢慰曾教導邏輯思考概念,讓他們受益良多,從此更加喜愛研究數學領域。
錢慰曾表示,中學數學對大多數人來說,畢業後可能再也派不上用場,但是數學挑戰班培養學生邏輯思考能力,許多大學畢業生告訴他,他們在職場麵試時所運用的技巧,都是當年在數學挑戰班培養出來。
周太太的兒子在PIMS比賽兩度獲得亞軍,她認為隻要小孩有興趣,天份不應被埋沒,相信大多數家長都會竭盡所能,傾全家之力栽培他們。
對加國移民社會有深入觀察的黎仲恩認為,香港、台灣、大陸三地移民家長,對子女教育十分重視,但是反應在才藝班的心態則各有不同。
早期華裔人口以香港移民居多,家長送子女學才藝的心態,以培養興趣為主,不求有具體收獲或顯著成效。後來台灣移民取代香港移民成為華裔大宗,台灣家長對子女在才藝班的學習進度及表現,比香港家長更為重視。
目前中國大陸移民占加國華裔人口大多數,他們對子女表現的要求更勝於台灣和香港家長。
黎仲恩表示,大陸家長重視效率,希望子女才藝課表現能一次比一次進步,往往會限期要求子女通過檢定考試,取得具體學習成果。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對才藝班教學老師及學生造成不小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