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克大學傑出校友介紹之二:年少成名的熊偉教授
http://www.princeton.edu/~wxiong/
成功一事,一般看來有兩種模式:一是少年得誌,二是大器晚成。無論如何,喜歡少年得誌的人還是遠遠多於大器晚成者。生於江西南昌的熊偉老師就是典型的少年成名。讓我們來看看他的經曆:14歲考入中科大近代物理係,18歲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念研究生,20歲拿到碩士並進入杜克Fuqua商學院攻讀金融學博士。25歲拿到金融學博士,進入普林斯頓大學執教。今年剛滿30歲的熊偉教授已經在開始他在美麗的普林斯頓校園的第五個年頭了。
“要學會踏實做研究,更要學會讓別人接受你的研究成果”。被問及在學術界打拚最深的體會時,樸實的熊老師略加思考,緩緩地吐出這樣一句很意味深長的話。熊老師為此這樣解釋:中國學生在國內都受了很好的基礎訓練,解決問題的能力強,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做研究的時候,更重要的是怎麽樣才能讓別人對你的研究感興趣,這就是推銷能力(marketing)的問題了。中國學生往往在包裝自己的研究,向別人推銷自己研究的東西方麵相比美國人欠缺了不少。做研究的層次越高,就越是需要有很強的說服別人的能力。這個差距(Gap)熊老師花了很長時間才彌補起來。
研究生階段,熊老師坦言說最關鍵是要想明白自己將來要做什麽。認準這個目標之後,就要堅定的走下去。他笑談剛開始在杜克讀書的時候,由於年齡小,一直懵懵懂懂,想不明白自己將來的路。後來終於發現自己的性格更適合做學術研究,於是定下心來,努力在學術界打拚。
雖然25歲就拿到博士,熊老師認為年齡不是最重要的問題,最終大家評價一個人還是看他的成績。保持一顆平常心就非常重要。他舉了這樣的例子,他在科大的同學劉洪,從科大畢業後來到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讀博士,做超弦理論的研究。博士畢業後在英國作了三年的博士後研究,然後又在Rugters作了三年的博士後研究,憑著對自己研究的熱愛,最後成功的拿到了MIT物理係的助理教授職位。頗有些大器晚成的味道。所以熊老師對少年成名有清醒的認識:漫長的人生中,有不同的道路可以達到自己的目標。有的道路可能光明而順暢,而有的道路漫長而曲折。很多時候我們並不能完全控製自己的道路,所以這時候就應該做好積累,耐心等待機會。最終成功會屬於有準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