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洋過海赴美之路

飄洋過海為您提供1>如何成功簽證移民USA;出國前準備工作(過海關,登機,離境,入境...); 在美國職業發展的信息
正文

再論高考:考上哈佛本科的中國孩子大體有三類

(2006-09-09 14:16:32) 下一個
再論高考:考上哈佛本科的中國孩子大體有三類


  轟轟烈烈的中國高考終於落下了帷幕。由於中國這兩年成了全球媒體關注的中心,高考也就成了全球媒體議論的話題。這兩天讀了幾篇報道,總覺得味道不對。在外國人看來,中國的高考的確太“殘酷”了,他們的學生要比中國學生舒服得多。

  中國的高考製度的確需要改革,但是我們應當明確的是,世界上並沒有完美無缺的考試製度。試問一下,哪個國家敢說自己的高考製度天下第一?美國亞洲學會最新公布的報告表明,由於美國學生在數學與科學教育方麵越來越落後於中國學生,美國政府和教育部門更加擔心會由此而引發美國競爭力的下降。

  論基礎知識的功底,中國學生就總體而言無疑是世界上最優秀的,美國、英國學生比不了,至於一些發展中國國家,他們的學生水平相差就更遠了。可離開了現在這樣的高考製度,中國學生還能保持得住世界領先的地位嗎?洋人們站著說話不腰痛,可真要拉出來比試比試,他們就會明白:世界上的事情不能隻看一麵!

  哈佛大學所在的劍橋區有一座中文學校。這所學校的董事長紀虎民先生就告訴過我:考上哈佛本科的中國孩子大體有三類,一類是在美國上完中小學的;一類是在美國上了一半中小學;另一類是在國內上完中小學的。論基礎教育,這最後一類當然最紮實。差別隻是在於,國內的學生受到的綜合素質的教育少一些,特別是在社會服務方麵和創造能力方麵。這些是美國中小學教育的長處。至於講到“殘酷”,世界上的優秀學生又有哪個沒有經曆過“殘酷”呢?跳水冠軍陳肖霞說過:“你要想走在別人的前麵,你就必須承受別人所承受不了的壓力。”壓力大了固然會出現一些問題,但壓力與成績又往往是成正比的。

  紀先生的劍橋中文學校裏有個叫王淵的中國學生,她後來考入了哈佛大學法學院。讓我們來聽聽王淵自己的講述吧:美國的高中情況不同,學習氣氛也不同。我上的那所高中是私立住宿學校,學校要求嚴,學生也非常努力,學習非常緊張。要想保持好的成績,隻能通過提高效率和減少睡眠時間。每逢期末大考,睡眠時間就很少,一個星期睡覺的時間加起來也不超過10幾個小時。有一次,爸爸媽媽去學校看我,我不小心把時間表放在了桌上。那一天我隻睡了15分鍾,從早上7:00到7:15。媽媽看到時間表便放聲大哭起來。

  王淵的故事告訴我們,無論是在哪個國家,要想取得優異成績,要想取得事業的成功,都一樣要經受磨煉,美國學生中的優秀者也不例外,一樣要經受壓力的考驗。中美學生基礎知識水平差距加大的一個原因可能恰恰就在於,美國的王淵太少了!

  中國的高考製度的確給了學生很大壓力,但是正因為有了壓力,才有了良好的基礎知識水平。世界上的事情就這麽複雜,你強勢的一麵恰恰可能蘊含著一些負麵的後果。有的時候,當你想剔除這些負麵後果時,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會傷及你的強勢。

  因此,高考製度的改革雖然是必要的,但千萬不要妄自菲薄,千萬不要以為有了改革就可以有一個完美無缺的製度,否則就有可能把我們的強項改成了弱項。

  再論我國高考造就世界最優秀學生

  不久前,筆者在人民網發表了《人民時評:中國高考造就世界最優秀學生》。許多網友讀了此文後提出了不同意見。對此,我想再談一些看法。

  一、我的文章有一個限定,即中小學教育,而中小學教育主要是基礎教育。一些網友是拿大學教育來說事,這就有點兒離題。我本人也認為中國的大學教育落後於美國。而就基礎教育而言,中國學生總體而言無疑是最優秀的,這也是全世界公認的。這種最優秀是應試教育體製造就的。這也是不容置疑的。當然,最優秀不等於完美無缺,但不能因為存在一些問題就否認了中國中小學學生的最優秀地位。

  二、有很多網友都談到了中國的優秀學生確實不少,但他們都流到國外去了。這個問題和中國學生是否優秀沒有直接關係,也不完全是現有的應試教育製度造成的。這和社會、大學教育等都有十分密切的關係。正如一位網友所言,不能把大學、家長、社區,甚至托兒所的問題都算在中小學教育上,這樣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無助於中國教育體製的改革。

  三、中國的應試教育體製有它存在的曆史原因和社會原因。有網友提到,中國教育不重視學生的全麵發展,忽視了能力的培養,過於“殘酷”等。但是,我們在看到這些問題的同時,也應當看到中國與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差距,我們也應當為那些每天要走幾十裏山路去讀書的貧窮地區的孩子想一想,對於他們來說,苦讀書是改變現狀的唯一出路。“多給孩子們一些課外活動的機會吧!”這樣的呼籲對他們來說,顯得多麽蒼白無力。由情回中國社區轉載。

  四、保證公平應當是教育體製最需要注意的問題之一,中國的應試教育有不少問題,但在這個方麵,相對來說還是做得比較好的。而恰恰是在這方麵,被某些網友大加稱讚的美國存在著很大問題。德國商報近日刊登了該報駐美記者的一篇文章,引用了英國《經濟學家》周刊的數據:在美國最好的146所大學裏就讀的大學生有75%來自占1/4的上層社會,而隻有3%來自占1/4的下層社會。耶魯大學校長萊文說,不能否認,美國學校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家庭的收入。這也就是說,美國貧窮階層的孩子很難進入優秀高校。

    五、一些網友談到美國中小學教育比中國更重視社會活動,更重視學生的動手能力。我不否認美國中小學教育的這個長處。但是,美國中學生的自主能力很強,這也造成了很多問題。至今最令美國人頭痛的就是,中學生越來越懶惰。這也就是我強調的,強勢中可能包含著劣勢。

  六、美國中小學有長處,但也有短處,短處除了我上麵說過的,還有吸毒等方麵的問題。大家可能還記得,去年11月美國田納西州坎貝爾縣中學發生的一起校園血案,一名14歲中學生開槍打死打傷3名學校高層管理人員。在紐約,警察已經開始在中學裏搜查學生是否攜帶凶器。講這些,並非是想把美國的中小學教育說的一無是處,而是想強調一點:比較應當是全麵的,不能總拿人家的強勢來比我們的弱勢。

  七、有些網友還談到了我們應該學習美國的問題。這是一個老問題,大家都知道應當學美國,讓中小學生多增加一些參加社會活動的機會,多增加一些動手的機會。但是,正如前文所述,一種教育體製的形成有著社會、曆史、傳統等諸多方麵的原因,它是一個完整的體係。不是想學就能很容易地學到的,要有一個過程,還可能需要經過很長時期的磨合。不知大家是否想過,這些年來,我們知道問題在哪裏,為什麽又沒有多少改進呢?有的人想得很簡單,隻要把全世界各國的教育體製的長處融合在一起,就可以打造一個完美無缺的體製了。這隻能是空想!

  我曾寫過一篇有關醫療體製改革的文章,現摘引一段如下:對中國來說,我們已經過了學習階段,現在最重要的已經不是如何學習人家,而是能不能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來。這些年來,我們的醫療改革又總是強調要借鑒國外經驗,結果是隻看具體作法,不顧體製建設;隻看結果,忽略過程。我們以為可以隨意從別人的體製中剝離出某些作法,最終建立一個能夠將多國先進經驗融為一體的醫療體製。其實,我們最終學到的可能恰恰是我們最不想學的東西。同時,我們也可能會丟掉我們原有的長處,忽視了對自己以往經驗的總結。而我認為以上論述,同樣適用思考當前高考製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