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洋過海赴美之路

飄洋過海為您提供1>如何成功簽證移民USA;出國前準備工作(過海關,登機,離境,入境...); 在美國職業發展的信息
正文

華人在美國做律師的情況介紹

(2006-08-22 17:24:11) 下一個
華人在美國做律師的情況介紹 至少,自己沒有認為華人任律師有任何文化、種族方麵的困擾。選擇的是做比較有Challenge的Litigation。美國top firm 裏的華人合夥人確實很少,不過,以全美國華人的比例算起來,可能就不算少。 美國頂尖律師事務所的晉升機製很規範,手冊都可以查出來的,薪水是按年份提升的,與幹得好壞基本無關,幹不好的趕走,幹得好的留下來。留下來的都得是好的,其中薪水就沒有差別了。一般一年提一萬五到兩萬,年年都提。幹滿七年以後,有可能當合夥人——要看造化,看人家要不要。但是,很多人幹不到七年,自己就主動找到別的去處了。 截至2月中,已有至少7所紐約律師事務所公布了今年新招聘的菜鳥律師(first year Associate)的起薪為14萬5千美金(+Bounus)。 哈佛法學院的學生高倩今年畢業後,將在紐約的一所top firm工作。 華人做律師,口才也許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很必要的.前陣子,新東方的徐小平到紐約時,問哈佛法學院的學生高倩"口才不好的當得了律師嗎?",她說,不愛講話的人,自己就不會想當律師. 據說,有的教授是很厲害的,對於"不行"的學生,會在課堂上故意揪住某個學生不放,一連問20分鍾的問題,最後問,那你到底會什麽?學生隻好當著幾十人的麵,慘慘地回答,我什麽也不會.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一年級.但是,每個年級都有中途退學的.想想一年花了6,7萬(近4萬學費,兩三萬生活費)以後,退學是什麽滋味. 所以,還是得從小PUSH,才會有talent,靠進去以後再train是不現實的. 口才和書麵語文也是有一定聯係的. 順便說一點,法學院常常一門課一整學期隻有一次期末考.一個考試8小時很正常,可能問10個問題,開卷,一般得寫30~40頁(打印出來).通常大家8小時就都不吃少喝不休息,連續寫下來.最糟糕的是,評分不是看答對了還是錯了,而是看是否比別人寫得好.因為隻給少數人A.很誇張的是,有的教授給的時間是24小時後交卷,這樣,所有的學生在這24小時內都不會睡,因為除非是真"天才",否則,少花時間的人,和別人比起來,肯定就好不了.據說,後來不允許給這麽長的時間.怕把學生整垮 讀法律是相當地辛苦 以前上大學時,我們同一層樓住著法律係的女生,常常看到她們在考試前熬通宵,好像是突擊背東西,也許她們的記憶力能夠得到鍛煉提高。在西方學法律,也需要大量地記憶, 背是要背很多的.但是,考試寫東西主要的還是argument要好. 美國的法律是多得不可能背下來的. 斯坦福前法學院院長Kathleen Sullivan前年辭院長職,成為加州一個law firm合夥人,她以前隻有紐約的執照,去年參加加州律師執照考試,沒有通過,成為一條大新聞.她之fail,可能就是因為背不下來,或者不知道怎麽背,背哪些,太多了. 她寫的CONSTITIONAL LAW是全美法學院的教科書. 有關新聞: SAN FRANCISCO (AP) - Jan. 20, 2006 - Kathleen Sullivan may have been dean of the prestigious Stanford Law School, but she flunked the test many of her former students have passed, the State Bar exam. The California Supreme Court has removed Sullivan from a biotech company's legal team in a $500 million-dollar licensing dispute. It seems last year Sullivan failed the state's three-day test to become licensed to practice law in California. But Sullivan is licensed in New York and Massachusetts. She has also argued four cases before the U-S Supreme Court. A native of New York City, Ms. Sullivan has an undergraduate degree from Cornell University and a law degree from Harvard University. She taught at both Stanford and Harvard before becoming dean of Stanford's law school in 1999. The author of a leading constitutional-law casebook, Ms. Sullivan has argued several cases before the Supreme Court. Earlier this spring, the nation's highest court ruled in favor of one of her clients, a California winegrowers' group, striking down state laws that restricted direct sales from vineyards to consumers. 如果不能在Private law firm幹到Partner, 律師掙不到7位數字, 一開始當苦力. Corporate Lawyer 隻有85K(entry)-150K(senior),<5%bonus; 幹到Counselor開始200K以上.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firm Frommer Lawrence & Haug LLP will shell out a massive $150,000 salary to its first-year associates, marking the highest wage offered by the country’s top law firms. A corporate lawyer is one who practices corporate law. A lawyer who works for a corporate is called an in-house counsel. http://www.princetonreview.com/cte/profiles/dayInLife.asp?careerID=168 patent 律師最少每天12小時每周6或7天,一個星期是七八十小時,其實真還不如到華爾街上去, 投資少,見效快. 能幹到partner也就是rain maker, 有大量客戶的意思. 這個別說外國人,本地人大部分也做不到.這就是為什麽most lawyers do not make partners. 另外partner也有equity partner & non-equity partner之分,收入相差遠了去了.不是每個partner都有能力拉到生意的。I would say most lawyers only make an average amount of money. 並不是任何律師可以拿到高薪,大部份的法律係畢業的學生不是在大事務所中賣命,就是擔任公職或是擔任公司的法律顧問... 至於您要是問為什麽許多人對這樣的工作仍趨之若鶩,理由很簡單,"不了解真正的事實",所以這也是為什麽法學願的第一年到第二年的drop rate高達 10%。 總之,如果您隻看到錢的部份,隻能說您可能是真的不了解個中的甘苦,同時您絕對不應被好萊塢的電影中的情節所騙,那一套經常隻是神話。 如果您想了解律師的收入與相對的付出,建議您看一本書 "The Street Lawyer" by John Grisham. (這是一個小說,但是可以給予您一些很好的概念,為什麽有那麽多傻瓜願意投身法律事業)。 同時一句老話,“任何的高薪工作的背後都有高昂的付出" 同時老實說真正賺錢的是律師事務所或是那些資深的合夥人,一般的小律師分不到什麽。當然高薪的背後也有其悲傷之處,基本上both離婚率與自殺的比率在律師界都比常人高出甚多.美國150個法學院每年畢業的畢業生有多少人,基本上隻有60-70%可以順利取得律師執照,而真正能夠脫穎而出更是鳳毛麟角,做律師表麵上看很風光,真正的酸甜苦辣隻有到入了行才知道。我姐夫就是律師,他從常春藤法學院畢業,在大律師事務所工作,每天平均工作12個小時,聽上去年薪10幾萬外加分紅很多,如果按小時算的話,工資顯然是少了。另外做律師看資曆,剛開始幾年是很難熬的,比你高年級的人都好來壓你。 找工作 目前的情況,如果您不是父母本身就從事這一行,大部份的情況,您必須是名校前20%的學生才有可能到到的律師事務所工作。 一般的情況起薪從大約八萬五到十四萬之間,但是工作時間至少85小時,甚至有老貓的朋友工作135小時一周 (記住一個禮拜隻有168小時) 工作性質 不同於電影a few good man 中描述的,有大約70% (一說是80%)在畢業5年之後都沒有機會真正上庭過,30%-40%的學生可能一輩子沒有代表客戶辦理過庭審 工作壓力 from skill one to ten, it will be twelve. In these past couple of years quite a few top-5 law school graduates cannot find jobs.approximately 20 JDs per year for the top-5 law schools. each year the number is slightly different, but 20 is a good average number. Columbia and NYU typically have more than Yale or Stanford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their class sizes. 20 is the COMBINED number for the top-5 law schools, not for each school. Each year Yale typically has about 2, Stanford 1-2, Harvard around 3, Columbia around 5 (including converts), and NYU around 5. 哈佛,耶魯,哥倫比亞,紐約大學四所大學畢業的有65%可能到top30的律師事務所工作,起薪12.5美+BONUS 2-3萬美金,但工作強度極大,我看周圍的中國學生作作把家都做掉的很多,壓力太大都做變態了。其他學校不敢說,找到工作的可能性比較少,加上這幾年念法律的中國學生多了,找工作的競爭也很大,小的律師行又不需要國際學生。到大公司去做法律顧問一般沒經驗的不要,也是一個難題,而且PAY的不高。所以,成績+運氣+才氣+口語,一個都不能少。我所知道這四所大學畢業的JD到國內最好的金度律師事務所找到的工作起薪是20萬人民幣,稅前,他們在這裏因口語問題沒找到工作,所以,TOP的學校都不能保證就業,個人能力真的很重要.當然也有人從TOP LAW SCHOOL畢業手裏拿到了Wachtell Lipton這樣top law firm一年28萬美金的OFFER, WACHTELL LIPTON第一年的從法學院剛畢業的新律師是14萬底薪, 14萬(100% SALARY) GUARANTEED BONUS, 加起來不多不少28萬. 其實律師收入不是那麽高,一般不做到合夥人,光拿工資的話,$300k 一年是到不了的! top 5 law school裏很多美國人隻是把做律師當跳板,他們是想將來要從政的。中國人在這方麵起點比較低,所以沒辦法,想要上法學院,當律師必然要吃苦的,而且當上之後更苦。 各州考bar的要求不一樣, 有些州沒上過法學院都有資格考bar. 再說, 律師的收入不象醫生那樣較平均, 個案說明不了什麽. 各行都有做的平庸的. 論收入來講, 一個平庸的律師比一個平庸的scientist 收入要高. 我所知道的律師(許多畢業於名牌法學院)收入都不錯. 我們家的這位, 從畢業後第一年的十幾萬到現在的三十來萬(畢業不到八年), 收入應該還算可以. 當然, 幹哪一行理想不能全看收入. 但若因為律師收入不高而放棄, 似乎不是很明智. 華人應多多培養律師,沒有法律保護,地位永遠不一樣. 猶太人今天在美國社會的地位, 跟美國律師中很大一部分是猶太人有關. 要知道, 百分八,九十的國會議員是律師. 日常生活中, 一個律師執照可以讓你有償或無償地幫助到很多你身邊的人. 我們需要更多的華人加入這一行. 律師中有ambulence chaser, 也有為他人伸張正義的, 不唯利是圖的好律師. 就看你自己選擇怎麽做了. 律師這行真不是個好的職業選擇 這行入行花的時間,金錢和精力都比較大.申請+讀書需要四年.學費+生活費大約12萬到15萬(而且每年學費瘋漲),加上放棄工作的機會成本.念書很累,壓力也大. 對中國人來說畢業後工作沒有保證.好學校好些,差學校更差.另外經濟不好時好學校的學生都有找不到工的.畢業時有工作的中國學生比例很小(具體數字忘了,10%?) 工作後累.每周工作70-80小時是正常.忙起來一周100+小時也不希奇.每一刻鍾都要在time log上寫清楚幹了什麽. 工資按照小時來計算的話並不高.bonus給的很小氣,跟banker完全的差幾個數量級. 工作也做不長.行規是up or out.五六年之內>90%的律師被踢出去,<5%的能做到partner. 這是找到大律所的情況.如果找不到這類工作,在當地小律所做,多少年能還清學生貸款可能會是個大問題. 你的朋友如果讀的是Stanford, Berkley, UCLA, USC,找工作應該都不錯.其它的就不太好講. 真要掙錢,要進banking或者自己做老板.絕大多數的律師隻是打個苦工而已.才畢業的律師在工作頭3年,連續的3天3夜不睡覺是經常的事。這種拿命和青春換來的錢,我覺的不值, 花的也心慌。3年的苦讀,進入大公司後卻一直要被白人臉孔的高年級壓製著,即使才能比人家出眾,好事也輪不到你,對於他們這種從小就是在讚揚聲中長大的人來說是忍無可忍的。所以,怨氣就另找出口宣泄了,回到家找老婆出氣成了家常便飯。很多法學院的學生壓力太大變態,他們的家庭都不大幸福,一個TOP3的法學院,大概1,2,3個年級加起來有9對夫婦,3年後,隻剩2對,又過3年,剩下的2對也離了。一個人,如果家庭不幸福了,賺再多的錢業是沒有用的。在top LAW FRIMS, WALL ST, 一開始, 可以靠IQ靠名校進去, 以後全靠EQ, 狗咬狗的地方, 混不上被踢, 被用, 被砍. 當然在ASSOCIATE LEVEL掙個200K還是可以在外麵和家裏神氣一下地. 神氣一下是可以的,但想到7年後,和你一起進公司,能力遠不如你的白人同事都慢慢的進入PARTNER級了,你卻連個大客戶都找不到,心裏肯定是慌張的。還有,大公司的那種人種歧視大家都心裏明白,不用說的,黃種人的女的還好混一點,白人會對女的很寬容,對黃臉的男的可沒這麽好說話。說難聽點,如果你是個方麵都很能幹的人(即使你的智商,工作能力都是特強的那種),那麽,歧視,排擠,背後小動作,一塊上了,沒人會同情你,因為在白人眼裏,你隻是個外族人,他們不當你一回事。而且,在大公司裏,永遠不缺人才.大陸出來的混起來比ABC更難. 亞洲人肯定被歧視, 說過了, DOG-EAT-DOG的地方,在Associate level混, 裏麵幹苦力,外麵神氣一下而已. 再要做上去, 難! 這就是為什麽, 很多非名笑畢業的在非TOP公司做的反而更出色, 當CEO的都有. 很多人去學醫生,法律是衝著錢多去的,這不對,做做把心態作壞了,是因為一開始出發點就錯了,錢多不是壞事,但人生最重要的是家庭幸福。有個好得健康的心態,對孩子一輩子都會受益無窮。 錢多不是壞事..錢多了也可幫助別人.做哪一行, 錢掙多掙少都有開心和不開心. 關鍵是心態.哪一行做到top worker都有壓力. 都需要付出很多. 幸福是靠自己去爭取的. 沒有人會送給你. 開心需要去學的. 學會開心是一門學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