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眼中的華為雄心:國際化冷對傲慢與偏見 ZT
(2006-08-22 11:39:40)
下一個
外國人眼中的華為雄心:國際化冷對傲慢與偏見 ZT
導讀:華為以開放的姿態對待國外客戶以及媒體人士,通過麵對麵交流改善國際形象。Heavy Reading首席分析師Scott Clavenna受邀一行訪問華為,此文為他記述的行程遊記,真實表現出一個外國人對中國的吃驚、不適應,以及對華為和中國的尊敬。原題“Huawei: File Under Travelogue”,譯文保持原貌,未做過多刪節。
Heavy Reading受邀訪問華為位於中國深圳的工業園,這樣的機會不容錯過。雖然旅途的飛行將令人厭惡,這種感覺足以扼殺你對一家公司直麵交流的耐心。但此行目的地是中國,是華為,所以我們欣然而至。
- 這是一家雄心勃勃的公司,富有活力、充滿自信。華為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國際電訊設備商的合並,他手執富於侵略性的價格和全麵的產品線左右出擊。
- 華為以機動和策略開辟市場,躲過西方競爭者的視線,通過提供一應俱全的產品以及難以置信的低價,執著地開始國際擴張並贏取海外運營商的訂單。
- 華為同時擁有令人驚訝的天才集合,而隻需為一位研發工程師支付12,000美元的年薪。
- 較之中興通訊,華為已勝出一程。
旅程和預想中的一樣令人不適,從紐華克(新浪科技注:美國紐約Newark機場。Newark亦為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西部同名城市,位於舊金山灣東岸)至香港16小時不間斷飛行。途經北京上空時,同行的一位分析師起身經過,他看起來徹底崩潰了,14個小時的飛行如同十年輪回,我則示以微笑。
酷熱的香港,並沒有我期待中的異國情調。是夜,我們在九龍享用了匹薩和瑪格麗塔雞尾酒。
一位華為的司機載著我們抵達了中國大陸,在深圳入住一家奢華的五星級酒店,這裏管線供應的自來水不能夠直接飲用。
華為總部給人印象深刻,研發中心延伸達三四英畝,像蒙蒂塞洛(新浪科技注:Monticello,美國弗吉尼亞州中部夏洛茨維爾東南一個住宅區,現為美國國家聖地)一樣富於新古典主義和諧。我們抵達主樓,玻璃和鋼材鑄就了這棟宏偉的高技術標誌性建築。率真講,我們一行之前非常希望見到一座“電訊血汗工廠”——那場景或許是在烈日下炙烤的一排混凝土建築,其間裝滿圍著印刷電路板忙碌的未成年勞工,一天工作18個小時,隻有上廁所才能得到片刻休息。
不,這裏並非耐克的工廠,華為很漂亮。進入精心布置的展覽大廳,我和一位同伴立刻就被華為製造的每一樣東西吸引住了。他的產品線涵蓋思科、阿爾卡特、諾基亞和愛立信之和,有機頂盒、核心路由器、長途密集波分複用設備傳輸係統(Long-haul DWDM)、移動終端以及軟交換。展品應接不暇,你很難用文字將其囊括,不如從一點開始體驗——嗯,手機不錯。
華為在從其錯誤中領悟,分析師先前抱怨來自華為的信息匱乏,而今年公司提供了詳盡的數據。去年11月,2006年計劃、產品路標,以及客戶的成功案例都作公開。這是非常積極開放的舉動,最重要內容包括:
- 2005年銷售迅猛增長56%;
- 海外銷售要占銷售總額的60%;
- 在西歐贏取大型訂單;
- 與其他大型設備商沒有合並計劃;
- 短期內不進入美國市場;
- 令人不安的利潤侵蝕(2004年銷售利潤率18%,2005年14%,2005年較2004年總利潤下降9%);
- 華為對與3Com的合作感到滿意,雙方在企業級網絡市場共禦風險,並且華為將退出以太網設備市場以避免與3Com直接競爭;
- 沒有削減大而全的產品線相關計劃,即使西方運營商往往表現出偏愛技術領導者和係統集成商;
- 在標準領域表現活躍,特別是NGN,華為的IMS(IP多媒體子係統)已趨完善;
- 多次提及IPTV,但是顯見真正的產品案例,目前華為似乎在培育這個市場的“生態係統”。
我們在此聆聽來自於華為公司的報告,每一領域都有讓人印象深刻的增長數字。光網絡事業部在逐漸成為世界主要運營商的合作夥伴,在Long-haul DWDM市場華為已經悄然成為領導者;數據通信部門則售出了數量不菲的核心路由器,份額位居Juniper和思科之後;在移動通信市場,華為WCDMA和CDMA2000雙線作戰,斬將奪旗。
隨後我們又回到了那個不能飲用自來水的賓館,一位同行嘲諷這與奢華的裝潢並不相稱。在酒吧欣賞爵士、桑巴和打擊樂時,Ray Le Maistre打開了話匣子述說中興通訊,他有一本尚未出版的相關著作,我們意識到此舉可能與周圍的環境不甚融洽。James Crawshaw尚未喝高,這位Light Reading的資深分析師評價中興同樣陷於惡戰……午夜過後,這個酒吧充斥了至少七八種語言,頗有情趣。環顧四周,這裏沒有勞頓之形。我記起這裏是深圳,新修的大道直通華為,沿途棕櫚成蔭。樂輕柔,人欲醉。
次日,我們會見了各產品部門負責人。在談及光網絡話題時,一組熱情洋溢的工程師發問並描述其產品創新。他們並不看好ROADM(新浪科技注:邊緣可重構光分插複用器,為光傳送網的核心設備),而寄希望於以太網、DWDM(密集多分複用技術)以及OTN(光傳送網)。他們聲稱華為的實力在於芯片,而非所有的光網絡設備,所以光傳送網和以太網優先於ROADM和波長選擇式交換。我們在過去兩年間,訪問過幾乎所有主要的光網絡設備供應商,不禁聯想到Infinera(新浪科技注:美國光網絡芯片供應商)。華為員工並不掩飾對Infinera的羨慕,他們將繼續致力於減少光傳輸的成本。
在IPTV會議,華為員工的問答盡管真摯而熱忱,但他們看起來在轉移話題。華為已經擁有IPTV客戶,但與阿爾卡特相比較,還是後者的成績更令人信服。
談及IMS,我眼皮開始招架不住倦意,但這不是華為的過失。如同IPTV,華為在IMS領域亦青出於藍,富有抱負。雖然公司在這方麵技術進展迅速,但是成為市場領導者尚需時日。
數據通信領域,我們的談話到了運營商以太網市場,華為拓寬了相關產品線。我們聽說華為在開發一個新的多功能B-RAS(新浪科技注:寬帶遠程接入服務器),頗有興致。該產品支持IPv6,並且在一些新興市場已經服務於運營商的國家骨幹網。
我無需記述返程之旅的細節,你知道這又是一場飛行的煎熬。安坐在家時,我決定作出Heavy Reading的報告,《中國新印象:華為及全球電信市場展望》(Remade in China: Huawei and the Future of the Global Telecom Market)於是出爐。Heavy Reading團隊一行取得了共識:
- 華為提供比你想象中更好的產品,但是目前並非技術領導者;
- 西歐運營商的態度正在向華為傾斜,但是他們的在銷售、支持以及專業維護等方麵要求差異頗多;
- 由於政策所限,華為不可能在全球所有地方都開拓業務;
- 價格競爭並沒有去年凶猛了,華為正在從以前的失誤中汲取經驗,這家公司已經加入了主流運營商的供應商行列,並在最大的市場中繼續應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