恁多人爭當公務員,孤獨什麽
(2006-08-22 11:39:39)
下一個
恁多人爭當公務員,孤獨什麽
作者:連嶽
中國當下公務員考試之熱門,公務員社會地位之高,可能沒人可以否認。可是唱反
調的近來不少,據新華網發布的數字,中國公務員平均年工資為15487元,比同時期全國
城鎮在崗職工的年均工資16024元還低一些。而7月17日,《杭州日報》發布的新聞更使
輿論嘩然:由杭州市某醫院院長趙國秋牽頭的一個課題調查發現,比一般群體而言,公
務員的孤獨感和不安全感最強烈。為此,此課題建議,全社會要為公務員提供合理的心
理支持係統,讓公務員“左手拉著律師,右手拉著心理醫生”。大小媒體發布的資訊都
在強調這樣的結論:公務員不僅收入低,還很受傷。似乎是求人幹都沒人幹的活,這與
社會公眾的感受形成巨大的落差。
無論在哪一種文化背景、哪一種製度之下,有一些標簽似乎特別容易貼在公務員身
上:保守、唯唯諾諾、膽小怕事、唯上、簡單機械、缺乏創造力……我傾向於認為,這
並不是一種公眾偏見,而是公務員的職業特征最終形成了其雇員的人格特征。公務員係
統運行的鐵律是嚴格執行上級命令,任何事情都有公文可循,個體創造性的張揚並不在
鼓勵範疇,服從、順從、甚至是盲從才合乎公務員倫理。公務員的工作,中下資質的人
完全可以勝任;事實上,過於有想法、過於有個性、過於想打破陳規舊俗的上流資質人
才進入公務員體製,對雙方來說都很痛苦,一是上級的權威受到挑戰,二是對人才來說
削足適履在所難免,最後上流資質的人多半會被壓成中下資質之人,因為這才有利於公
務員體製。
中國公務員的現狀之“糟糕”及公務員體製必然束縛個性,使得以下現象近乎無法
理解:公務員考試持續加溫,社會新人日漸把公務員當成職業首選,為了保證得到一個
“低薪”、“孤單”且“不安全”的工作,除了個人要通過一道道考試之外,家族的“
人脈資源”也會充分調動。這說明公務員的含金量被所謂的統計大大低估了,灰色收入
、權力尋租、工作穩定及醫療養老的保障,是社會其他階層無法企及的(其中當然包括在
統計學上戰勝了公務員的“全國城鎮在崗職工”)。火爆競爭帶來的後果是上流資質的人
才大量集中在公務員係統,浪費了社會的智力資源。
人有逐利本性,我們不能指望優秀的年輕人具有高度自覺去從事風險大、收入不穩
定的創造性勞動。能讓整個社會的智力資源配備更加合理的方法是降低公務員的薪水,
這樣能“擠出”一批人才服務於其他職業,而留下的人也更穩定、更熱愛公務員職業。
省下來的錢當然可以用於教育、扶貧、防災等急需用錢的地方,同時這種舉措也可安撫
社會的貧困階層。更重要的是,公務員經常性的降薪也是成熟的現代公務員製度的慣例
。在新華網發布的新聞中也提到“據2003年統計,(日本)公務員工資比民營企業職工每
月平均多4054日元(100日元相當於6.9元人民幣),是民企職工的1.07%。如果差別太大,
人事院就會下達公務員減薪的勸告,近年來由於日本經濟不景氣,企業職工收入減少,
日本公務員減薪已經有兩三次了,不過每次都是每月減5000日元左右,對生活基本沒有
太大影響。”公務員降薪主要是表個姿態,納稅人的日子不好過了,被供養者當然要節
儉一點。
為了整個國家的利益與進步,希望公務員能夠降薪,哪怕是每個月降10塊,這一點
點錢可以向公眾表明,公務員係統並不是一個在收入上隻漲不跌的係統,很劃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