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洋過海赴美之路

飄洋過海為您提供1>如何成功簽證移民USA;出國前準備工作(過海關,登機,離境,入境...); 在美國職業發展的信息
正文

中國人,別拿貧富差距自己嚇自己

(2006-08-22 11:39:39) 下一個
中國人,別拿貧富差距自己嚇自己 (原標題:基尼係數,我們是在"自己嚇自己"?) 一些“基尼係數專家”提請全社會注意中國的貧富差距越拉越大,可能已經對社會經濟 發展產生負麵影響,應該及時調整收入或財富分配政策。這並非是簡單的“劫富濟貧” ,而是一個明智的、理性的“裏程碑式”的忠告。欣慰的是,現在從上到下都已經在關 注這個嚴重影響中國發展前景的大問題了。 “中國已經從20世紀80年代初期世界上收入比較平等的社會,成為世界上收入不平等程 度比較嚴重的社會……貧富兩極分化的趨勢已經十分明顯。” “在未來的25年裏……社會中的弱者有被落在後邊的危險,這會導致社會財富不平等的 增加,加劇社會壓力。” “在有可比數據的所有國家中,中國基尼係數的增幅是迄今最大的。如此巨大的變化是 不同尋常的。” “中國基尼係數增長速度已經創了世界紀錄。” …… 恕我愚鈍,最近才發現有一個“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已經有幾位“專欄作家” 在那裏指手畫腳,用嘲諷的口吻教訓著國內研究者。最近的一位,據說是位“青年學者 ”。他的文章的題目是《所謂基尼係數到了警戒線是在自己嚇自己》。正因為如此,我 在本文的開頭引用了一些看似“自己嚇自己”的言論。 說來很慚愧,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後期,是一些國際組織首先用基尼係數來“嚇唬”中 國的“憂天杞人”,繼而被“嚇醒”的學者才對這個原來隻在經濟學教科書上打過照麵 的概念動了真格,也開始對基尼係數作出計算,繼而又用它來“嚇唬”中國政府和老百 姓。為了證明所言非虛,現在我們揭開謎底:上麵的第一段,引自世界銀行的《中國: 推動公平的經濟增長》(2004年);第二段,引自經濟學家情報社的《走向2010年的中 國》(2000年);第三段,引自世界銀行《2020年的中國:新世紀的發展挑戰》(1997 年);第四段,引自世界銀行《共享增長的收入:中國收入分配問題研究》(1998年) 。 在“青年學者”的文章中,他帶著明顯的輕蔑口吻說起了“三十年前”的往事——“人 人都穿開襠褲”,這不知有何根據?也不敢請教“青年學者”究竟芳齡幾何?如果年僅 “而立”,那他的指證是有道理的。因為那時他正是穿開襠褲的年歲,但把“自己穿的 ”當作“人人都穿的”,這樣的邏輯推理就有點搞笑了。 遺憾的是,同樣的邏輯幾乎貫穿“青年學者”的全文: 譬如他說:“就拿‘基尼指數’來說,這個指數是有的,是個概念,是衡量貧富分化的 概念。但是,它的核算方法,五花八門,沒有定則。”但是,為什麽一些國際組織偏偏 愛用這個被他說得一塌糊塗的“指數(係數)”來說事呢?而且在世界銀行每年的《世 界發展報告》還特意在《部分世界發展指標》中列上它?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人類 發展報告》中,也把它作為一個重要指標列入? 又譬如,他說:“中國國內的統計數字,可用亂七八糟來形容,不能反映真實情況。” 但是,世界銀行完成於1997年的《共享增長的收入:中國收入分配問題研究》一書中卻 強調說:“不論如何測算不平等的程度,中國的收入分配狀況已越來越不均等。盡管中 國家庭調查數據存在許多缺陷,但這一結論依然是成立的。” 再譬如,他說:“目前各種基尼指數的計算方法,都是以人群的‘即時收入’為基準的 。但事實上,收入的差異應該從‘終身收入’的基準去考察。”但是,世界銀行計算基 尼係數,好像也是算“即時收入”,而且差不多年年都算。而推敲他的說法,好像是說 在某一時點上人們的收入或資產狀況,或富或窮或中產,都是不重要的。如果你現在穿 開襠褲,那你就想想從前是穿過滿襠褲的,或者想想以後還有機會穿滿襠褲就行了。要 以“終身”穿褲的狀況為基準去考察,而現在露屁股就權當“時尚”一回。 “青年學者”文中還拿另一位經濟學家來說事,提出一個命題:“三年經濟困難的時候 ,有些人餓死了,有些人沒餓死,基尼係數該怎麽算?”其實懂得一點邏輯學的人都很 容易回答這個問題,說貧富差距越拉越大是壞事,並不等於說沒有貧富差距就是好事。 這就好比告訴一個小孩,吃毒蘑菇是會死的,但並不等於告訴他,不吃毒蘑菇就不會死 。一些“基尼係數專家”提請政府、學界、媒體和全社會注意中國的貧富差距越拉越大 ,可能已經對社會經濟發展產生負麵影響,應該及時調整收入分配或財富分配政策。這 並非如“青年學者”所說,是簡單的“劫富濟貧”,而是一個明智的、理性的“裏程碑 式”的忠告。欣慰的是,現在從上到下都已經在關注這個嚴重影響中國發展前景的大問 題了。 他還說:“中國在發展,大部分人的處境都在改善,收入中位者的處境在改善……”既 然“中國國內的統計數字,可用亂七八糟來形容,不能反映真實情況”,他這樣說,不 會是胡謅的吧?看來,對於統計數字,他的態度其實很功利。在這裏,他和我們一樣, 還是相信“中國國內的統計數字”的。當然,除此之外,我們可能需要關注還有“小部 分”處境沒有改善的人,但這似乎並不在他的“學術視野”之內。 最後,還是要告訴“青年學者”,我們並不想“說服”你,這故事你愛怎麽編就怎麽編 。我們隻是告訴讀者,你編的故事就像“三十年前人人穿開襠褲”一樣,並不符合事實 。 (唐鈞 中國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研究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