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男回歸華為懸疑待解
(2006-08-22 11:39:39)
下一個
李一男回歸華為懸疑待解
“雖然還沒有對外公布,但華為內部已經在盛傳李一男要回到華為,並且很可能是擔任
接班人的角色。”一位熟悉華為內情的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畢竟他被譽為技
術天才,對技術趨勢的把握不是一般人能夠比擬的,而且經過創業的洗禮,李一男比以
前更加成熟。”
雖然華為官方沒有確認這件事,但類似的傳言已經在華為內部傳開了,這也給李一男回
歸華為增添了諸多懸念。
李一男的選擇
“不去華為,他還能去哪裏?”易觀國際電信分析師崔小龍很幹脆地回答,“諾基亞合
並西門子後,國內供他選擇的公司隻有四五個,華為、中興、諾基亞、愛立信和阿爾卡
特。李一男的選擇並不多,華為是其中較好的選擇。”
根據崔小龍的分析,李一男技術出身,從研發到市場,再進行創業,“打通關”的背景
很硬,擁有頂尖級人才難得的經曆。他是華為的老員工,相互熟悉,回去可實現自身價
值的最大化。
港灣新聞發言人李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有條不紊地正常運作,李總每天正常
上下班。”而上周,李琳表示,李一男目前仍然休假。對於李一男會否回到華為工作,
她表示:“李總會根據自己的職業規劃,作出自己的選擇。”
賽迪顧問公司電信谘詢總監繹明宇博士認為:“李一男回華為,主要看董事會的權衡,
以及雙方談判的條件。資本層麵的問題已經解決,個人的走向取決於人的關係。”他也
認為,電信領域圈地差不多了,港灣也曾圈地,規模很小則不足以抗衡大企業,自己創
業或合作創業,機會不是很大。同業大公司請他倒不是沒有可能,關鍵是能開到什麽條
件,他會權衡。
崔小龍也認為李一男繼續創業的可能性不大,“通信領域大的競爭格局已定,未來5年不
會有太大變化,國內僅存的隻有華為、中興具備競爭資格,港灣再創業的結局不會太好
。”他還指出,李一男足夠聰明,想做大事情,不會做一把套現走人。
也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華為出如此高的價格(17億元人民幣)收購港灣,與其說是在吞
並這個公司,不如說是在挽救李一男。
“一個當初給了2000萬元價值的設備、冷眼看著他離去的副總裁,如今用17億元的高價
買回來,而且明擺著價錢高出一倍來(相比西門子收購),任正非是在給李一男機會。”
對於李一男,他的選擇很簡單:如果低一次頭,港灣還是港灣,華平拿了自己的錢走人
,李一男用華為懷抱中的港灣再次證明自己。
任正非已經釋放出一個信號,聰明如李一男者不難作出自己的判斷。
華為的算盤
“華為看中的主要是港灣的人,當初從華為出走港灣的這幫人都是能人,現在歡迎他們
回來,一則確實能夠加強研發和市場營銷實力,二則可以顯出華為及任正非的寬容胸懷
。”那位知悉華為內情的人士如是分析。
任正非在杭州與港灣的高層見麵會上也說道:你們的很多創意,像以多業務傳送的思想
來開發傳輸產品、以太交換機也有很多自主開發的東西,這還是要肯定的,希望能加盟
華為。這次華為的人力資源大調整,將形成一個五到十年的戰略格局,外麵抗衡國際競
爭夥伴,內部吸收小公司加盟與我們一起發展。
賽迪顧問公司電信谘詢總監繹明宇博士認為:“華為的產品線很健全,港灣的品牌不如
華為。但收購港灣會加強華為營銷、研發力量,整合了雙方人力資源。”易觀國際電信
分析師崔小龍指出:“港灣在綜合光傳輸、MSTP等領域有一些專利,具有很強的研發能
力團隊,可對華為進行技術補充。”
根據《第一財經日報》此前的報道,大部分港灣研發員工都選擇了去華為工作,並被分
配到華為北京研究所,這部分員工“工資平移”,即在華為可以獲得同等待遇的工資,
去華為的港灣研發員工已經開始接受培訓。華為新聞發言人傅軍也曾向媒體證實,有相
當一部分的港灣高層會重新“投入”華為的懷抱。
但華為收購港灣的目的,絕不僅限於此。
如果華為短期內不能整體上市,一旦有資金需求,並不能排除華為采取另外一些融資方
式,如出售旗下子公司,或把子公司進行上市。
對於出售旗下子公司,有業內人士認為,如不出意外,華為3COM出售已成必然。
早前,業界盛傳華為有意出售該部分資產,連數字都言之鑿鑿為17億美元,恐怕並非空
穴來風。
華為3COM是華為和3COM合資的一家公司,華為占股49%,3COM為51%,是銷售除中國、日
本外的中低端企業級數據通信產品。華為3COM的銷售形勢並不令人滿意,對華為來說,
無異為雞肋。
顯然,收購港灣,慮及華為3COM。
有業內人士指出:“收購港灣則可填充出售華為3COM留下的空缺。”港灣則可以承載華
為因為出售華為3COM而產生的企業數據係列產品缺乏的問題:港灣有自己的知識產權,
華為3COM的新東家無法控訴華為;港灣當初被華為控訴,是因為華為覺得港灣使用了自
己的專利。
“客觀上,港灣補充了華為3COM產品線。”崔小龍認為。
“後任正非猜想”
華為收購港灣,人們談論最多的是任正非和李一男的關係,以及李一男去留的種種可能
。
有人排列出多種組合:一笑泯恩仇,任正非放心讓李一男掌管港灣;李一男回到華為,
被任正非束之高閣;李一男離開港灣……
事實上,任正非和李一男的重新握手並非人們想象的那麽艱難。
正如任正非與港灣高層在杭州談話時說:“我代表華為與你們是第二次握手了,是真誠
歡迎你們回來的,如果我們都是真誠地對待這次握手,未來是能合作起來做大一點的事
情的。”
除了“左非右芳”,費敏、洪天峰、郭平等也都是手握重權的高級副總裁。在杭州與港
灣的兩次高層談話中,代表華為的高層除了任正非、孫亞芳,就是費敏和郭平。
任正非在講話中曾經說:“這次來之前費敏還有壓力,怕談不好。”孫亞芳也曾經提到
:“前麵郭平已講過,實現和平是最終的目的。”由此可見四個人都已達成一致。
現在華為使用輪值主席方式來管理,但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任正飛終歸還是要選定接
班人。
而李一男的回歸,會否打破這種平靜?
李一男曾經在華為書寫了一個傳奇——23歲碩士畢業後到華為報到兩天內升任工程師,
兩個星期後被破格聘為高級工程師,半年後出任華為中央研究部副總經理,兩年後被提
拔為華為中央研究部總裁以及華為總工程師,27歲時成為華為最年輕的副總裁。
李一男對未來技術趨勢的驚人的洞察力讓華為內部員工也驚歎不已:“他的一舉一動都
會影響華為的發展方向。”當時,內部盛傳任、李情同父子,李一男是接班的不二人選
。
在港灣,同樣在李一男的帶領下,港灣在2001年到2003年的三年裏發展迅速,年銷售收
入分別是:2001年的 1.47億元,2002年的4.1億元,2003年的10億元,年增長率超過10
0%。
雖然在華為的圍追堵截下,港灣終於有了今天的結局,但華為在這場戰爭中也是“慘勝
”。任正非深知李一男的厲害之處,也必定有惜才之心。
知名媒體人士項立剛這樣評價說:“任正非和李一男都是英雄,英雄應該是惜英雄的。
港灣沒有賣給別人,而是賣給了華為,我相信冥冥之中,任正非和李一男的心在靠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