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洋過海赴美之路

飄洋過海為您提供1>如何成功簽證移民USA;出國前準備工作(過海關,登機,離境,入境...); 在美國職業發展的信息
正文

中國中產階級的生活

(2006-08-22 11:39:38) 下一個
中國中產階級的生活 辛保平   中產階級叫得好聽,其實大多數都是打工仔,薪俸是其主要甚至是唯一的經濟來源。 曾經有一個國內的中產階級到本階級的大本營美國旅行,回來後以又酸又甜的筆觸描摹美國中產 階級的生活:“住在郊區,有一幢(分期付款)兩間至四間臥室的房子,兩三個孩子,一隻狗,兩部汽車(一部日本的、一部美國的,分期付款)。門前是修剪整齊的草坪。丈夫每天辛勤的工作,妻子在家帶孩子做家務,拿薪水後馬上開出15張以上的支票付賬。平時看電視脫口秀,周末借兩盤錄像帶,邊看邊喝可口可樂、吃爆米花,每年聖誕節紮聖誕樹,妻子和丈夫都在發胖。”   這樣看起來,美國中產階級的生活愜意得了不得。但一位老資格的美國中產階級給我們描摹的卻是另一幅圖景。“多數美國中產階級一月又一月用大量時間盤算那些消耗掉大部分收入的開銷:聯邦稅、州稅、地方稅,付分期付款買的車的月付款、醫療、家庭財產及汽車的保險費、汽油費,包括暖氣、空調、水電等項的雜費、食品支出、始料未及的汽車維修與家用設備維修費,等等。”   對於美國的中產階級,這些每月的支出並非難事,難的是三件大事:1、買房、2、供子女上大學;3、過體麵的退休生活。由買房、供子女上大學、為晚年舒適生活打好基礎所帶來的經濟負擔之重,僅從抽象概念上是不能完全理解的,因此我在此列出一些具體數字。今天,一戶中產階級的住宅,在全美一般地區,價格在7.5萬—20萬美元,通常需要首付這筆款項的10—15%以及長達30年的每月分期付款,同時還要加上7—8%的利息。教育方麵的專家預計,對於2000年出生的孩子來說,將來在州立大學上四年大學要耗資18萬美元,而在哈佛、斯坦福這樣的私立大學上四年要耗資30萬美元甚至更多。對於今天處於中產階級、夫妻雙方工資為平均水平的夫婦來說,若想晚年的生活還能達到退休前有工作時的水準,他們幾乎肯定需要幾十萬美元的積蓄,從而得到足夠利息的涓涓細流,補充其他方麵的退休收入。由於有這麽巨額的支出在等著自己,美國中產階級就無人覺得自己很富有;而要實現這些目標(至少是前兩個),就很可能讓一個美國人感到自己挺窮的。這位美國老先生曾在中國生活,並曾長期在俄羅斯生活。他在俄羅斯的時候,發現俄羅斯新中產階級整天都在忙著穿著打扮,忙著聽音樂會,忙著計劃旅遊度假,忙著附庸風雅。“我和我的俄國同事談到如何度過就要到來的假期時,一個接一個,10個俄國同事中的4個列出了他們的度假計劃:埃及、墨西哥、馬來西亞、美國……當同樣的話題出現在我的在美國國內的朋友當中時,我得到的回答則是諸如:‘沒什麽特別計劃’、‘去得克薩斯州爺爺奶奶家’、‘去威斯康新州的麥迪遜城’、‘去紐約?。美國多數在城市工作的有專長的年輕人,很少去國外旅行,他們中的很多人認為自己實際上無力擔負旅行費用,可我這兒的好幾個俄羅斯同事,月工資約1000至1500美元,都在籌劃著每人耗資400、500、600甚至700美元的昂貴的海外度假,其費用約為他們月工資的一半!   這看起來倒挺像中國的新中產階級的。近年來,每逢春節、五一、十一,總是爆滿的航班,新、馬、泰早落伍,韓國、日本等近鄰國家也已不新鮮,現在國內一些中產階級惦記著的旅遊目的地是德國、法國這類歐共體國家,以及埃及、南非這樣的非洲國家和阿根廷、巴西之類的南美洲國家,包括北極、南極均已進入他們的視野。他們在世界各地大把大把地扔Money,以為自己是,同時也被別人誤以為是哪裏來的闊佬。   零點調查公司的袁嶽,若幹年前曾經這樣描述過他眼中的美國中產階級和中國中產階級。“在美國,一個中產階層年收入要5萬美元以上,要3年換一部新車,有分期付款的房子,且已付完其中的30%。中國的中產階層,月收入在人民幣5000—15000元左右;他們的現實奮鬥目標常常是‘10年後能買一輛8萬元左右的國產汽車’或‘擁有帶產權的中高檔公寓’;他們會在室內裝修或買家具上花5000—20000元左右;高爾夫俱樂部會員證及其他娛樂俱樂部製消費是他們中一項較新的熱門投資;在北京約400個中高檔夜生活場所,他們每次會花1000元買一瓶人頭馬XO洋酒,他們常常為一次卡拉OK或保齡球聚會花費1500元以上;很少去看電影;對銀行服務重視不夠,身邊常常大筆現金;另外還要擁有Internet網址,不然就是土中產階級;要有國內直撥電話。零點公司參與的一項調查,中國大中城市26%的人認為自己處於中上等生活水平。”時間雖然沒過幾年,但袁嶽對中國中產階級的描述顯然已經落伍,房子、車子雖然依舊是他們不懈的追求,但標準早已不是8萬元左右的國產汽車,而且沒有誰願意將擁有一輛汽車的時間放在10年之後。現在中國中產階級連10多萬元的桑塔納都不願要,“講實用吧,買輛桑塔納,開回去鄰居還以為新搬來一戶人家是開出租的;講品味吧,買輛凱迪拉克,還沒有開回去就知道從此自己就窮得隻能當有車癟三了。”   最形象地描寫出中國中產階級的兩難處境。   做一個合格的中產階級不容易。保羅.福塞爾在其著名的《格調》一書中描繪美國中產階級生活說:“他們對於別人如何看他們感到恐懼,並且一心希望將每件事都做得無可挑剔。”中國的中產階級一樣整日膽戰心驚,惟恐一不小心,就滑落到了階級的圈子之外,在別人眼裏變得不“中產”起來。   有人給中產準凍鮒饕猓?狄桓齪細竦鬧脅??遼儺枰?鞣?舾商祝ㄖ遼?套以上,其中雙排扣若幹套、單排扣若幹套、後開氣若幹套、兩側開氣若幹套,除此之外,最好再能準備一至兩套燕尾服),皮鞋若幹雙(至少10雙以上,包括棕色若幹雙、黑色若幹雙、其他顏色若幹雙、係帶若幹雙、不係帶若幹雙),襪子若幹雙(至少一打以上,各樣顏色、各自長短都有嚴格要求,而且一雙襪子換洗不能超過若幹次,否則,該人的雙腳就有可能找不到中產階級的感覺),此外,領帶、襯衣、褲子等等,包括其所使用的發油,都有嚴格的規定,當然都要是名牌。這樣計算下來,一個中產階級要將自己打扮整齊,沒有個十幾二十萬元恐怕打不住。為了讓自己至少從外表上歸屬於中產階級,一些經濟實力不濟的中產隻好在生活上苦自己,在自己的肚子上打主意。   如今,據說北京的上層中產都住在亞運村水印長灘、棕櫚泉、CEO尊邸、紫玉山莊,或者機場路沿線的高檔別墅區,房價以美元計,每平方米大多在1500美元以上,最高檔的是位於建國門內的貢院6號,每平米4萬元,但買得起貢院6號的人,就不應是中產階級,而應是富豪階層了;次級中產或者說是中國中產階級,都住在恒華國際公寓、萬泉新新家園、羅馬花園、歐陸經典、現代城之類的地方,房價每平米大體在人民幣8000元以上,其中,朝陽區的CBD、亞運村,海澱區的中關村、西城區的金融街等等,是北京中產階級中中層較為集中的幾個地方。另外有傳說馬甸橋旁邊的冠城園是職業中中產階級的集中之地與夢想之地。下中產則散布於京城各處,有連片居住的,如華威橋附近的美景東方、東景苑、京沈高速路旁邊的萬科青青家園、南三環旁邊的珠江駿景及南三環旁邊的芳城園、芳星園苑等等,包括屬於經濟適用房居住小區的回龍觀、天通苑、長安新城、今日家園等也有部分下中產或中中產居住,除回龍觀、天通苑、長安新城等經濟適用房外,一般房價在每平米5000元以上,另外一些主要是下中產,則混跡於民間,單從居住上不易與販夫卒引車賣漿者區別。   從用車上,上中產偏愛的是進口汽車或者國產汽車如奧迪A6、帕薩特B5,價格一般在30萬元以上,中中產則多選擇國產車中的廣本、別克、寶來、桑塔納2000等等,價格一般在16萬元以上至30萬元之間,其中,南方中產更偏愛上海大眾和廣州本田的係列車型。國產車中的老三樣桑、捷、富則是下中產和部分中中產不二的選擇,一些經濟條件較差的,也有選擇奧拓、夏利、吉利、羚羊等車型的。   一位記者先生這樣描述其眼中的新“中產”:“年齡在30歲左右,穿著講究,看各種銅版紙印刷的精美時尚雜誌,受過良好教育,有不錯的收入和體麵的工作,自己駕車或出門就打車,經常出沒在高爾夫球場和保齡球館、洋快餐店等時尚場合,參加周末party,言談中不時夾雜著英語單詞。”殊不知,按《格調》一書的作者保羅.福塞爾的論述,在美國保齡球隻是貧民階級才熱衷的遊戲,中產階級是決不會去染指的,以免讓人產生誤解。不過,也由此可見,中國中產階級正處在其形成過程中,尚缺乏其傳統根基,對中產文化一知半解,常常將國外隻有下層貧民階層才熱衷的玩意兒當做新潮來熱烈追捧。   美國中產階級熱衷閱讀的是如《國家地理》、《房屋與園藝》和《紐約人》之類的雜誌,在中國還沒有形成屬於中產階級本階級的標準讀物。在美國,隻有社會下層才會熱衷於捧讀的《讀者文摘》,在中國,照樣受到一些富有小資情調,充滿繾綣氣息的中產階級的喜愛。在圖書中,國內上層中產階級目前熱衷閱讀的是《基業長青》、《從優秀到卓越》或者科特勒、韋爾奇等人的傳記或自傳,都是泊來品;中中產熱衷閱讀的則是《窮爸爸、富爸爸》、《成功是如此簡單》之類的勵誌書籍;能夠讓下中產纏綿悱惻,時常陷入掩卷沉思狀態的,則是《誰動了我的奶酪》或者《我能動誰的奶酪》這樣一些幼稚的,類似兒童讀物的東西   據說,在美國,中產階級已經形成了屬於本階級的一些飲食特點。他們習慣於每周上固定的餐館,大多數人習慣坐固定的座位,擁有相對固定的食譜,喜歡用固定裝飾的玻璃杯子,一些餐館的waiter或者waitress對於他們的常客了如指掌,不等招呼,就會替他們擺好他們所需要的一切東西,包括桌椅、食物、飲料,甚至包括專供小孩子坐的圈椅。相比之下,中國的中產階級還缺乏這樣的“排場”。在北京,很難找到專為中產階級服務的餐廳。據說原來的三裏屯酒吧一條街是北京中產階級紮堆的一處所在,但現在早已變得魚龍混雜,令一些中產階級分子望而卻步。現在,據說倒是在北京朝陽公園附近能夠找到三五處這樣的所在,可以讓中產階級分子們咂摸到一些隻屬於他們這個階級或階層的感覺和滋味。   中國有句老話,當官做府,三輩子學會吃飯,五輩子學會穿衣,可見等級修煉之不易。中國中產階級要在氣質與做派上趕上他們的美國前輩,恐非一日兩日可以達成。   憂心忡忡的中國中產階級   中國中產階級並不像人們所以為的那樣,整天生活在歌舞升平之中。放眼望去,我們周圍充滿了憂心忡忡中產階級,有時候他們甚至比社會貧民階層更顯得手足無措。“菩提本非樹,時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一些社會貧民階層能夠保持相對穩定心態的原因;患“得”患“失”的心態,卻使一些中產階級,尤其是下層中產階級每天生活在焦急彷徨之中。這也是那本莫名其妙的小書《誰動了我的奶酪》,能夠在下層中產階級和部分中層中產階級分子中風行一時的原因。因為中產階級的特點就是大多數都是打工族,大多數都靠薪俸為生,所以,老板的印象和老板的心情就成了一些中產階級生死攸關的事情。幸福全然維係於老板的一念之間,香甜的奶酪隨時都有可能被別人端走。中產階級們不得不像書中那隻叫做“唧唧”的小老鼠一樣,成天把鞋子掛在自己的脖子上,以便在眼前的奶酪被老板拿走的時候,能夠以最快的速度衝向下一堆奶酪。屬於全世界中產階級的那首“國際歌”是這樣的:   變化總是在發生   他們總是不斷地拿走你的奶酪。   預見變化   隨時做好奶酪被拿走的準備   追蹤變化   經常聞一聞你的奶酪,   以便知道它們什麽時候開始變質。   盡快適應變化   越早放棄舊的奶酪,   你就會越早享用到新的奶酪。   改變   隨著奶酪的變化而變化。   享受變化!   嚐試去冒險,去享受新奶酪的美味!   做好迅速變化的準備   不斷地去享受變化   記住:他們仍會不斷地拿走你的奶酪。   當中產階級分子們成天在念著“誰動了我的奶酪”的時候,他們同時也成天在想著“我能動誰的奶酪”。下層中產一旦失去他們的工作,失去他們的薪資收入,一切的風花雪月頓時就會成為泡影,他們很快就會淪入貧民階層,成為新貧一族。從1999年以來的互聯網業,從2002年以來的證券行業,我們已經看到了太多這種由中產而瞬間新貧的案例。   中產階級的焦慮,不但來自自身社會地位的不穩定,同時也來自其內部的“階級”鬥爭,2001年以來發生在證券市場的那場眾所周知的“海龜”派與“土鱉”派之間的爭吵與爭鬥,就是中產階級內訌的一個典型的案例。互相瞧不起,互相排斥,甚至互相拆台。隨著這幾年IT業和資本市場的火爆,充斥著太多的知識暴發戶。“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缺乏涵養的情況下,隨著腰包的突然脹鼓,一時竟不知所措,思維、行動都失去常態。   另一方麵,因為貧富分化的加劇,中國的中產階級還要忍受著來自社會下層人群經常性的斜睨眼光,承擔著許多本來與之無關的誤會與責任,這使他們的心靈飽受煎熬。一位先生這樣寫道:“他們往往與轎車、名表、名酒、化妝品、時裝、保齡球、高爾夫球、酒吧、精品屋、舞廳、美容院、自領雜誌為伴,甚至刻意與百姓的日常生活相區別。百姓喝青島啤酒,他們就喝XO;百姓逛百貨店,他們就進精品屋;百姓聽卡帶,他們就聽CD……(他們)貌似高雅,實則庸俗,毫無激情,而且放棄與社會之間的任何對抗,熱衷於玩弄所謂‘時尚競賽’之類的新式遊戲。”你看,這就是一些國人心目中的中國新中產階級的形象。   如果一個人身處中產階級而不幸又良心未泯,那麽其所承受的心靈痛苦便會愈加不堪。一個青年中產階級分子給雜誌寫信傾述:“我玩得來的哥兒們都很優秀,薪水幾乎都在八千以上。三四個哥兒們聚會一次花掉上千元是稀鬆平常的事。一次聚會,點的菜多了,一盤蛋黃炒蟹沒人吃,我堅持要打包。哥兒們不能理解。但還是打了。第二天我跟他們說那盤菜拿出來吃呀。有個家夥說忘記放在冰箱裏了,壞了,扔了。我竟然很激動,跟他們說去菜場撿菜的人,跟他們說在乎六塊錢的女士。他們不說話了。最後有個人說咱們掙的都是血汗錢,每一個月都交一兩千的稅,也算是對得起國家了。但我心中的沉重感還是沒法消除。”   錢本來是自己掙來的,是光明正大掙來的,是稅後所得,不虧不欠,不偷不搶,沒有對不起任何人,但在將這些辛苦所得花銷出去的時候,內心深處卻不得不承擔著一種莫名的負罪,這是一種怎樣的情境?!我們很難確切地說,是這個社會出了毛病,還是中產階級自身出了毛病。   “在上海的大街小巷,這些新的階層正和原有的階層混居在一起。很可能就在一套公寓裏,父親正為國營工廠那一點菲薄的工資不敷日用而發愁,剛從外資企業下班歸來的小兒子卻春風得意,暗暗憧憬著將來攢錢買一輛轎車;從這人家的窗口望出去,民工們的簡易棚房更是高牆圍住的豪華樓宇遙遙相對。”這是一位叫做王曉明的先生寫在《天涯》上的話,也是我們目睹的現實。在這樣一種語境下,想在中國安安靜靜地做一個中產階級,並非容易事。   (摘自《中國富人報告》,科學投資雜誌社出版,定價:20.00)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