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洋過海赴美之路

飄洋過海為您提供1>如何成功簽證移民USA;出國前準備工作(過海關,登機,離境,入境...); 在美國職業發展的信息
正文

美國著名教授詹姆斯:上海房價太貴我買不起(圖)

(2006-08-22 11:39:38) 下一個
美國著名教授詹姆斯:上海房價太貴我買不起(圖) 新聞來源: 明報   2006年6月15日下午17:00—17:45,來自美國奧本(Auburn)大學著名金融學教授和美國梅肯(Milken)研究所(非營利性經濟智庫)的高級研究員詹姆斯-巴斯做客新浪上海站,與網友在線交流中國銀行業的相關問題,以下是這次聊天的文字內容。   在當天的聊天中,主持人問詹姆斯有沒有中國來買房產的打算,詹姆斯•巴斯說,如果幾年前在上海買個房子是很好的主意,但是現在太貴了,我買不起。   主持人:   新浪網友大家下午好,今天作客新浪上海嘉賓聊天室的是美國著名金融學家詹姆斯•巴斯。詹姆斯•巴斯是美國奧本大學著名金融學教授和美國梅肯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他的研究側重於美國和世界各地的金融體製和資本市場,特別是政府監管事務。   有網友問你,詹姆斯•巴斯先生不知道你是第幾次到上海,能否和網友談一下作為一個金融學家眼中的上海是什麽樣的?   詹姆斯•巴斯:   我來過上海幾次,上海是一個很美麗的城市,上海人對我很熱情,所以能回到上海真的很高興。   主持人:   作為非常有名的國際金融學專家,你能否給網友說一下,要想成為像你這樣的金融學專家必須要具備哪些特質?   詹姆斯•巴斯:   當然要做一個國際金融專家需要非常勤懇的工作,需要做很多的研究,也需要到處旅行,比如說來中國走走看看。每一次到一個新的國家我都能夠了解到更多的信息,更好了解這個國家的金融市場和金融體係的情況。在過去的幾周裏麵我一直在中國走,上海是我到的第七個城市,我跟很多人進行交流和聊天。上海是我這次中國之行的最後一站。   主持人:   聽說你是亞洲開放銀行向中國人民銀行提供幫助的顧問組組長,能不能談一下你們這個顧問組的職責?   詹姆斯•巴斯:   我們這個國際顧問小組一共有20個成員,我們通過和北京、上海、倫敦、華盛頓特區以及香港的一些人士進行交流,了解中國銀行業的體製以及各種存在的問題,並向中國人民銀行的官員提出建議和谘詢意見,並且幫助人民銀行以及中國的銀行更好的進行改革,加強監管。我想在國際顧問團當中的工作是非常有意思的,而且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大家知道在2004年初的時候,我們就銀行監管法的修改提出了意見。   我們告訴他們其他很多國家在銀行係統方麵應該怎麽操作。中國人民銀行的官員不希望我們就過來告訴他們美國的做法是什麽樣的,告訴美國是怎麽做的,讓他們來效仿。希望可以告訴他們不同不同國家的體製,采取什麽樣的做法,怎麽監管,這樣中國就可以找到最適合中國的做法。   主持人:   有網友問您是如何看中國四大國有銀行改革的方向和前景?   詹姆斯•巴斯:   我想中國在國有銀行改革方麵做的還是不錯的,因為要改善這些銀行的財政狀況,過去的幾年裏中國政府一直在這方麵努力。很多人都知道中國政府已經意識到時機已經成熟了,應該推進銀行業的改革,所以過去幾年我們看到中國政府對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進行了注資,改善了資本充足率。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中最差的是農業銀行,這個是不奇怪的,因為這個銀行又麵臨財務的困難和社會的問題,這些問題都需要解決。這個問題目前還沒有著手解決,但是會在不久的將來開始啟動。但是我想說中國政府幫助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在上市的過程當中做的非常好,也很看好他們,認為他們的資產價值要遠遠超過會計師所算出來的資產價值。   主持人:   能不能講講美國銀行不良的貸款問題,美國政府是不是也是向銀行注資進行解決?   詹姆斯•巴斯:   在這之前我先補充一點,今天下午我見了一個人,他對中國人民銀行提出建議小組顧問的成員之一,他是上海財經大學的副校長。他對於上海和對於中國整體的經濟狀況非常的熟悉。   我和這個財大的副校長談到了這個問題,我當時在裏根政府和老布什證券的時候,我在華盛頓擔任銀行方麵的顧問工作。20世紀80年代美國也經曆了銀行業危機,當時美國政府所采取的行動和現在中國政府采取的行動是大致相似的。當時之所以會有銀行業的危機,是因為有經曆過房地產的熱潮,然後房價飆升,之後一下子又飛流直下三千尺,房價又驟跌,使得房產縮水。美國政府采取的措施就是把政府的錢注入到銀行業,然後跟中國注資的做法是一樣的。中國也在不久之前修改了銀行法,美國當時也修改過銀行法及所以中美兩國在應對這個問題方麵有很多的共同點。還有一個非常類似的,就是兩位國家都建立起了資產管理公司,當時在美國銀行危機的時候,我們建立了一個公司叫堅決信托公司,   主持人:   有網友問您,從今年7月1日起,外資將可以通過在中國注冊的子公司、投資性公司、戰略投資中國上市公司,請問您對此有何看法?   詹姆斯•巴斯:   我覺得總體上來說這是一件好事情。中國在2001年12月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當時做出了很多承諾,其中一部分就是要致力於開放銀行業,將銀行業向外資開放。中國也這麽做了,很多方麵都邁開了很大的步伐,在一些領域中國的開放度要超過世界貿易組織現有一些成員的開放度。開放金融市場和非金融市場可以帶給中國很多的好處,開放之後外資就進來了,它們不僅僅帶來資金,而且還帶來技術,帶來管理經驗,這一切都是有利於中國公司,也有利於中國人民的。   主持人:   有網友接著問,既然外資大量湧入中國,最近幾年時間中國過大城市的房價持續升溫,像上海現在平均一套房子的均價至少100萬以上,可是市民的基本工資也就是三千五千左右。請問詹姆斯•巴斯先生,作為中國金融機構在房產這個問題上應該有什麽措施?這個現象在美國是不是也曾經發生過?還有你是怎麽看待上海房價的?   詹姆斯•巴斯:   我想說不要說美國過去了,美國目前也正在經曆著房地產熱潮,房地產價格與日俱增。就我來說,我要在洛杉磯買很多的房子,這些都是買不起的,因為房價實在太高了。在洛杉磯要買一些好的房子,隻有電影明星才可以買的起,一般人沒有那麽多錢根本買不起,在美國很多地方都是這樣的,比如說洛杉磯、邁阿密、波士頓、華盛頓特區等等。那裏的情況和中國比較類似,就是西海岸和東海岸的沿岸房價很高,內陸地區相對較低一些,像在中國北京、上海房價高,內陸房價低一點。   之所以有這樣的情況,一方麵是土地資源有限,另外一方麵是公司和政府要尋找空曠的土地造新樓的能力有限,所以就導致房價往縱向發展,而不是橫向發展,樓越造來高,而不是找更多的土地來造房子。現在有一個問題是大家都擔心的,就是很多的銀行看到目前供小於求的局麵,他們會放很多的貸款來造這種商業住房,放貸的時候不是很謹慎,導致了更多的不良資產、不良貸款的問題,這方麵中國銀行監管委員會應該做更多的工作,來遏製信貸過快的增長。   另外中國政府非常擔心就是熱錢的流入,熱錢流入中國市場,流入房地產市場,使房價飆升,這個也是基於對人民幣的預期流入進來的。政府不僅僅擔心房價與日俱增,還擔心這些資本的流入。他們認為目前人民幣是被低估的,現在房價還處於比較低的低位,他們希望現在買入住房,房價上漲之後可以賣出,賺更多的錢。還希望先把美元換成人民幣,等人民幣升值之後再把人民幣換成美元,這樣就可以獲取更大的利潤。   主持人:   你在美國聯邦住房貸款銀行委員會做過首席經濟學家,想請你介紹一下美國住房貸款的政策,談一下你個人對美國地產市場的現狀?還想問一下您現在住房狀況是如何的(如果隱私就算了)?   詹姆斯•巴斯:   我租了一間房子,然後我自己還有四套房子。美國在住宅信息方麵非常的公開,他會告訴你所有住房的信息。目前美國的住房市場正在降溫,這個降溫並不是一下子驟然的降溫,並不是硬著陸,而是慢慢的,隻是現在的增長速度沒有以前快了。在大部分的地區都有這樣的降溫跡象,而且美國住房市場當中有很多投機者。什麽是投機者呢?他們買房子並不是為了自己住,很多時候在房子還在造的時候他們就買了期房,買一兩套,在房子造好的時候就把房子賣掉,這樣隻需要付一個首付款,不需要投入很多的錢,賣掉的時候房價可能已經增長了不少,他們就可以賺不少錢。最多的時候一幢房子裏麵有30%的房子都是被投機人士買的,然後再賣掉。但是這樣的現象目前正在減少,在不久的將來還會迅速的減少,就是以後買房子都是為了自己住,而不是為了賣掉賺錢。   但是我在中國一套房子都沒有,所以中國的房地產熱並不是我造成的。   主持人:   那您有沒有想法到中國來買一些房產呢?   詹姆斯•巴斯:   我想如果幾年前在上海買個房子是很好的主意,但是現在太貴了,我買不起。   主持人:   有網友問你在老布什手下幹過,想問一下您對這兩屆政府的經過政策是否有認同?   詹姆斯•巴斯:   我想在裏根政府當權和老布什政府的時候美國經濟都增長的很好。裏根政府采取了減稅的措施,我覺得這是一個很英明的決策,因為可以確保老百姓手裏可以拿到足夠自己賺的錢,這樣消費能力就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升。裏根政府為美國以及美國經濟和美國人民做了不少好事情。老布什政府也是一樣,他在20世紀80年代末告訴我們說,美國政府要下定決心,一定要解決銀行業危機,更好的解決銀行問題,通過注資來解決目前銀行體係所麵臨的諸多困擾。而且老布什政府也是這樣做的,它在國會的支持下修改了銀行法,而且使得美國經濟更加的穩健。所以我想說老布什政府和裏根政府在經濟政策方麵做的都是非常好的。   主持人:   對國際金價的快速下滑你有什麽看法?   詹姆斯•巴斯:   如果我手裏麵有很多的黃金,金價漲我肯定高興,我會賺很多錢,可是我沒有什麽黃金。很多人都擔心美國通貨膨脹的問題,因為現在有伊拉克戰爭,同時經濟狀況決定了他們應該在黃金方麵做出更多的投資,正是因為他們的決定使得黃金價格與日俱增,也超過了很多人的預期,增長之後有一輪回落,目前可能處於回落階段。很多人認為通過回落可能會進一步惡化,還有人認為美國的政策是過分寬鬆了。   主持人:   您在中國人民銀行的國際專家組裏麵具體是做什麽的,是不是免費提供谘詢?   詹姆斯•巴斯:   我想說的是,中國人民銀行並沒有付我工資,而且中國政府以及中國人民銀行業沒有義務根據我們所提出的建議來采取行動,我們隻是提供建議而已。中國人民銀行還是比較聰明的,因為它們要求我們為它們提供各個不推國家在銀行體製方麵的做法和現狀,我們並且說為什麽中國需要改革銀行法以及相關的條例,使得條例更好的反映出中國的現狀。所以我覺得中國人民銀行在這一方麵還是非常英明的,因為並沒有要求我們告訴他某一個國家的做法,而是比較不同國家的做法,尋找最適合中國的解決方案。   主持人:   在中國跨行查詢是要收費的,想問一下美國跨行查詢需要收費嗎,如果收費的話大概是多少?   詹姆斯•巴斯:   美國銀行的一半收入來自於銀行所征收的服務費用,另外一半來自於利息。而中國的情況是90%的銀行收入都是來自於利息收入,隻有10%是來自於銀行服務費用。我認為在一個市場經濟體當中,人民應該允許銀行為他們所提供具有價值的服務來收費,否則的話如果銀行老是免費的白白送給人家服務,而他自己需要承擔費用的話,這個對於銀行的發展是不利的,這樣一來銀行就比較實現盈利,而銀行的狀況也不會非常健康,銀行不能夠實現健康穩健的發展。在美國我們是經常收費的,但是這裏不主張過渡收費,收太多的費用,特別是收窮人的費用不應該太高。我還是認為市場經濟體當中銀行不應該給別人免費的午餐,如果這個服務真的需要銀行承擔服用,那銀行就應該收客戶費用。如果真的免費給的話,你勢必在另外幾個服務上就要多收人家服用這樣才能把這個補平,所以比較好的做法還是在每一個領域,每一個服務上都收適中的費用。   我想說三點,第一點在芝加哥有一個銀行,你進去之後如果要和谘詢人員進行交流,教你怎麽完整銀行交易,他立刻就收你三美元,所以這個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告訴我們美國銀行是怎麽收費的。   第二點,你到銀行裏麵去,銀行會說法讓你購買更多的服務,從而分擔你為了這些服務所付的費用。比如說你在那裏存款,還會說服你進行房屋貸款和其他的信貸,還有其他的產品以及服務,這樣一來服務費用就可以降低。   第三點,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上銀行的業務更加的便宜,網上銀行服務非常普遍,人們上網就可以進行交易,這樣你就可能成為銀行不拿薪水的顧員,他不給你錢,這樣對於你和銀行來說是一個雙贏的局麵,銀行和你都可以省錢,這個交易是又快速和安全的。   主持人:   你對未來美國經濟的發展和中國經濟的發展有什麽看法?   詹姆斯•巴斯:   首先談一下美國經濟,我認為美國經濟麵臨著挑戰,也擁有一些機遇。目前美國經濟當中有一些熱點問題,比如說通貨膨脹以及住房市場的降溫和增長的放緩。而中國也麵臨著不少挑戰,比如說信貸的過渡擴張,過快增長,以及信貸擴張所帶來的房地產市場的問題,在中國的一些城市和一些地區表現的尤為明顯。在人類曆史上,中國使得GDP翻一番所用的時間比其他任何的國家都要短,所以我對中國和美國兩個國家的發展前景都表示樂觀。如果這兩個國家可以相互合作,共同著力解決這些問題,那它們一定會做的更好。   主持人:   有網友問,你對世界150個國家的金融市場調查過,你能不能簡單的歸納一下各國金融市場的概況?有沒有中國銀行改革可以借鑒的模式?   詹姆斯•巴斯:   我們進行這次調研的結果都在這本書裏麵登了出來,這本書當中有我還有另外兩位經濟學家,金融市場專家的一些研究。這本書是在幾個月之前問世的,是由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在這本書當中我們比較了152個國家銀行的法規和條例,而在這本書最後有一張CD盤,盤當中列出了每個國家銀行業的數據,你想了解的話可以看到這些數據。   我們得出大致的結論,政府對銀行的擁有和所有是不利於銀行發展、穩定和良好業績的。而相反有良好的會計體製、信息披露體製、信用評級,良好的審計製度以及信息透明都是利於銀行的發展、穩定和業績的。   主持人:   國外友人中國的金融機構後天發展問題很多,根本無法勝任和支持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需要,你對這個問題是如何看待的?   詹姆斯•巴斯:   我想這樣的論斷誇大了現有的問題,而且過於簡單化了。美國曆史上也有人說過類似的話,但是之後卻被證明是不對的。在美國曾經有一段時間,美國政府對銀行具有所有權,美國政府官員在銀行的董事會當中任職,而且美國政府能夠決定把貸款貸給誰,通常是貸給政府所偏好和喜歡的項目。而目前這一切都發生了改變,中國其實已經在往正確的方向發展了。從20世紀70年代末,鄧小平提出改革開放以後,中國一直往市場經濟的方向邁進,中國已經建立了一個基本的信貸文化,而且在放貸的時候更多的是基於風險的回報,讓市場決定該把這些錢貸給誰。過去的25年裏中國經濟穩步的發展,很多人感到驚奇。也有很多人感到悲觀,但是我們現在看那些悲觀認識被證明太過於悲觀了,他們應該更加的樂觀一點才是。   當然了,中國麵臨著諸多問題,或者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這些問題,也可以說中國麵臨著巨大的挑戰,嚴峻的挑戰,而同時也有著不少的機會。所以一方麵要看到挑戰,這些挑戰肯定是存在的,但是機會也是在那裏的,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國麵前的機會和挑戰。中國在很多事情上都做出了正確的決定,我們也希望中國可以應對現有的挑戰,能夠克服萬難,勇往直前,抓住機遇,繼續增長,這個是有利於全世界的。   主持人:   有網友問您,中國的銀行體係來自於中央計劃經濟體製,有人說銀行業是中國經濟最缺乏效率的部門,員工素質有待於提高,決策沒有100%建立在風險回報分析的基礎上。您作為專家組組長,覺得中國銀行改革應該采取哪些措施來改善這些不足?   詹姆斯•巴斯:   中國的銀行體係正在發生巨大的變革,這一點我知道,中國正確也知道,全世界人民都知道。這樣的一個變革是從非市場經濟轉向市場經濟,在這一進程當中肯定會麵臨諸多問題。中國政府在這方麵做了很大的努力,也得到了外國公司的鼎立相助,他們到中國帶來了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也在培訓中方的人員,上他們知道怎麽樣通過評估風險和回報做出放貸的決定。此外,中國還在進行其他方麵的培訓,培訓更多的律師,因為中國需要更多的法律專員,還有培訓更多合格的會計師,以及金融分析人士。此外中國還要建立一種信貸文化,這方麵中國也在進行。我們必須要認識到中國在相當短的時間內已經取得相當大的成績了,這也是為什麽很多深對此表示樂觀。我們不能往回看,我們要往前看,我們還要意識到中國能夠實現遮蔭的成績是很不容易的。   主持人:   您在監管方麵很有研究,能不能告訴不是很專業的網友們regulation和supervision這兩個單詞的區別?   詹姆斯•巴斯:   在中國以及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首先是有法律,然後有監管機構,這個監管機構在中國就是中國銀行業監管委員會,在美國就是美國聯邦儲備局。這些監管機構得到授權來確保各種條例都是符合法律的,跟原理的法律是不相違背的。此外還有監督機構,監督機構主要是詮釋這些法律的,來解釋這些條例和法律,確保這些法律和條例能夠運用到個別銀行的身上。在中國首先法律是由全國人大來製定的,而在美國是美國國會製定。條例是由監管者來執行的,監督者是來解釋這些條例,並將條例運用到個別銀行的身上。所以是三個階段,三個層次。   這裏還想說一點,很多時候條例都是會發生變化的,所以監督者就需要反複的來詮釋和解讀新的條例,以確保它可以符合最新的動向。   在20世紀80年代末的時候,就是在美國發生銀行危機的時候,美國國會和美國總統對於一個監管機構特別的不滿,因為這個監管機構試圖去不履行自己的職能,跳過他的職能監督個別銀行的操作。之後總統就付出了這個委員會,所以這個也是供中國銀行業監管委員會借鑒的,他們今後一定要非常謹慎小心。   主持人:   有網友問你在1999年研究中表明,政府加強監管的方案不但沒有達到原先提高效率和穩定金融的目的,反而造成了更壞的負麵效果,這個是為什麽?   詹姆斯•巴斯:   這位網友可能讀過了我們的書和看過和我同事寫的報告。某一個監管機構的權利過大的話並非是一件好事情,這樣效率不但不會提高,銀行的發展也不會得到積極的推動。如果某一個機構具有非常大的監管權利,它通常不會往對銀行好的方向發展,會指示銀行給出一些不是很好的貸款,從而增加了不良貸款率。同時,還會讓銀行做出不利於銀行發展和經濟發展的決定。就像我剛才所說的,如果監管過於嚴厲的話,那麽這些機構就會強迫銀行把錢帶給那些本來不應該貸的機構和公司,而且還有一些公司會涉及拆東牆補西牆,這裏借了錢,然後償付那裏的貸款,從而帶來諸多問題。監管過度的話也會導致腐敗的出現。這個問題的關鍵就是說既不要監管過度,也不要監管不足。   主持人:   謝謝詹姆斯•巴斯先生,今天我們的聊天就到此結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