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洋過海赴美之路

飄洋過海為您提供1>如何成功簽證移民USA;出國前準備工作(過海關,登機,離境,入境...); 在美國職業發展的信息
正文

全球化害了中國大學生 他們比民工還慘(ZT)

(2006-08-22 11:39:38) 下一個
全球化害了中國大學生 他們比民工還慘(ZT) -------------------------------------------------------------------------------- 【來源:光明網】 作者:郭鬆民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最新完成了一項共有2323人參加的調查,內容是關於“讀書無用論”。結果是令人沮喪的:35.3%的受訪者認為“讀多少書找不到工作也沒用”,有42.8%的受訪者認為“光有學曆、文憑沒用”(6月5日《中國青年報》)。   中國人可能是世界上最重視教育的民族,過去曾有“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之說,據說連美國的教師節,都特意設在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的誕辰日,可見這一點是名聲在外的。現在天下太平,居然有這麽多人認為讀書無用,這的確是國之大事,不可不察。   大家認為讀書無用,擺在桌麵上的理由,就是大學生就業難。現在大學收費這麽高,動不動就要農民幾十年的收入,教育已經蛻變成了一個單純的市場過程,沒有多少人有能力為了“興趣”或“自由而全麵的發展”這些奢侈的理由去讀書。對教育機構來說,它追求的是利潤最大化;對學生及其家長來說,他們追求的則是效用最大化。這個“效用”就是畢業以後的好工作和高收入。如果無法就業,則相當於買了一台不會製冷的冰箱,效用等於零,又不能退貨和保修,那當然就是“無用”。 中國需要的是“藍領”   現在我要追問的是:中國大學生占總人口的比例僅為8%,大大低於世界中、低收入國家24%的平均水平,更不用說美國的35%了,為什麽竟會出現這麽嚴重的就業難呢?   現在是“全球化”時代,一切都要從全球的眼光來看。在我看來,關鍵在於,由於盲目的開放以及一係列產業政策的失誤,中國在全球的產業分工中被鎖定在了一個低端加工業的位置,需要的僅僅是一些受過中等教育的藍領工人(有大學生頓悟:“讀太多書沒用,初中就夠了”),根本就沒有那麽多的白領工作崗位提供給大學生。   排斥大學生的機製是這樣發生作用的:為了盡快提高精英階層的消費水平,中國的消費品產業往往采取了直接從國外進口生產線的方式,結果使中國自身的裝備工業(即生產線的設計製造技術和成套設備技術)由於失去了市場而在整體上陷入困境,大量國企破產倒閉,大量的白領工作崗位也因此喪失。而跨國公司的直接投資和國外商品的大量湧入,更是連大批民營的民族產業也擠垮了。雖然外資也會帶來一些就業機會,但統計顯示,外資每在中國每提供一個就業機會,就同時“消滅”三到四個工作機會。因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全球化”正是造成當前中國大學生就業難的決定性原因。   奇怪的是,很多大學生對導致自己陷入困境的“全球化”進程卻是持一種熱情擁抱的態度的,之所以會這樣,除了一些主流經濟學家的刻意誤導之外,許多人可能會認為這有利於使自己的消費水平迅速與發達國家接軌。但大學生們陷入的一個最致命的誤區是:他們沒有意識到,自己必須首先要成為一個“生產者”,也就是說要先就業,然後才可能成為一個“有支付能力的消費者”。在能夠容納自己就業的產業被擠垮,大學生成為“靠低保生活”的多餘人口時,好萊塢電影中展示的那種有房有車的中產階級生活,可能越發像是夢中的景象了。   理解了這些原因,我們就能夠明白讀書究竟為什麽會“無用”了;我們也就能夠明白說大學生就業難是因為他們“不能轉變觀念”,為什麽是一種推卸責任的可恥言論了;我們也能夠明白教育部門在專業設置、擴招與否上大做文章對解決就業難問題為什麽基本上是無濟於事的了……   唯一的出路可能在於,我們應該認真思考:究竟怎樣來麵對“全球化”?究竟以什麽樣的姿態來迎接“全球化”?   另一篇:中國經濟的"粗笨化"讓大學生比民工還慘   隨著暑期畢業的臨近,“大學生就業難”再次成為社會和媒體關注的焦點,而今年大學生就業之難,顯然超過以往任何一年。這種趨勢如果發展下去,將帶來一係列深重的社會問題。   最直接的一個就是加劇社會階層的貧富分化。   一直以來,送子女上大學幾乎是貧困家庭的唯一希望所在。很多貧困家庭為此含辛茹苦,甚至有報道過姐姐賣淫、哥哥賣血供弟弟上大學的悲傷實例。然而,越來越多的孩子們最終完成學業後卻找不到工作,即使找到了工作也隻能勉強在溫飽線上掙紮,無法幫助自己的家庭。如果連送孩子上了大學這條出路也變得黯淡無光,貧困階層豈不隻能世世代代貧窮下去了嗎?更讓我擔憂的是:迄今為止,對大學生就業難的症結,仍然很少有人有準確的認識。人們仍在重複“大學生供大於求”、“大學生所學不適應社會需求”、“大學生心態不正,不願選擇中西部地區”等等陳詞濫調。這些觀點,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但顯然無法解釋如此大規模、普遍的大學生就業難現象。說大學生供大於求,但是我國萬人中大學生數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據聯合國的統計數字,1995年我國每10萬人中有在校大學生461人,而世界每10萬人中在校大學生1434人,發達國家平均為4110人,中國隻是發達國家的10%),我看到有文章稱目前仍低於印度,而印度的經濟發展水平還不如我國。中國大學生並不是過剩,而是不夠。至於說大學生不願選擇中西部地區,也沒有任何數據支持。我看到的一則報道說“近年北京地區和東南沿海地區每年至少吸納了全國高校一半的大學畢業生”,猛一看似乎很多,稍微一想,北京和東南沿海地區占中國GDP的比重何止一半?從經濟發展相對水平看,發達地區並沒有吸收更多的大學生,而在中西部就業的大學生也並不少。   在我看來,大學生就業難反映的是中國經濟發展中一個更為深層次的問題,那就是“資源錯配”。簡單地說,就是經濟資源在一些人為因素的作用下,違背了市場經濟的規律,片麵流向重型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而知識型服務業則處於低迷。特別是2001年之後,在低利率、低匯率政策扶持下,重型產業加速發展,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中,近3/4來自重製造業。說通俗點,就是中國經濟發展在明顯地走向“粗笨化”。這種產業結構失衡反映在勞動力需求結構上,就是知識型服務業崗位——基本上屬於所謂“白領”崗位——需求相對不足,對藍領型崗位卻產生了旺盛的需求。因此,才會出現大學生工資不如農民工等新的“腦體倒掛”現象。   中國經濟的“資源錯配”有許多原因,而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在我看來,就是中國金融體係的僵化和錯位。事實上,資源錯配這個概念,我最早是聽到國務院發展中心金融研究所的巴曙鬆博士提出的。巴博士用它來指代我國低匯率政策導致的一種現象:低匯率造成中國產品成本被低估,造成出口“賺錢”的假象。這使得中國人把有限的資本投入到外向型產業中去,這些外向型產業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而出口換來的外匯又隻能大量用來投資於海外資本市場,促進了海外金融業等知識密集型產業的發展。因此,我的第一個結論就是:中國目前實現的人為低匯率政策,促使經濟資源片麵流向勞動密集型的外向型產業,而不是立足本土的知識密集型產業,是造成大學生身價不如農民工的一個重要原因。   匯率政策造成了不利於知識密集型產業發展的外部環境。在此前提下,國內金融市場的壟斷和過度管製,造成的金融產業的不發育,則是抑製知識密集型產業發展的內部因素。首先,金融產業本身就是極為龐大的知識型服務業,可以創造數以千萬計的白領就業崗位。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放開企業債券市場,按照企業債券數量達到美國(400萬種)的十分之一、每種債券發行可創造10個就業崗位計算,這就是400萬個白領就業崗位。反過來說,對企業債券市場的過分管製,就相當於扼殺了這麽多的白領就業崗位。   其次,金融產業的不發育,導致我國的金融體係不能正確地按照市場需求來決定資本流向。政策性因素對金融體係幹預極大,這進一步導致資源錯配。例如,不少地方政府為了地方財政的需要,為了能順利收回土地出讓金,用各種手段鼓勵銀行向房地產業貸款,這當然會讓經濟資源過多流向房地產業而不是其它更能創造知識型就業崗位的行業,也當然會使得包工頭和售樓小姐們即使隻有初中文化,也能輕易拿到比大學生甚至博士生更高的收入。   總之,我認為,目前大學生就業難,主要症結決不是在供給方麵,而是在需求方麵,是經濟資源錯配和產業結構失衡導致的就業崗位需求錯位。不看到這一點,不痛下決心改善經濟發展的質量,單單采取一些局部的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措施,是無濟於事的。今年熬過去了,明年同樣的問題還會出現,還會更加嚴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