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洋過海赴美之路

飄洋過海為您提供1>如何成功簽證移民USA;出國前準備工作(過海關,登機,離境,入境...); 在美國職業發展的信息
正文

《國際先驅導報》:中國人盲目留英之痛

(2006-08-22 11:39:37) 下一個
《國際先驅導報》:中國人盲目留英之痛 資料來源:中國快報   中國快報3月18日消息/《國際先驅導報》認為,中國人盲目留英的趨勢   《國際先驅導報》3月9日載文《中國人盲目留英之痛》,編輯如下:   留英潮熱了又冷了,這並非英國教育的失敗,而是中國人留英的盲目、偏見和缺乏適應性造成的   我的一個朋友放棄國內白領工作,幾乎傾盡所有,到英國攻讀了一年碩士學位後,回國竟然找不著工作!他整天一副“熱鍋上螞蟻”的樣子,著實讓人有些心痛。這種痛的根源有三:國人前幾年盲目趕留英浪潮,中國學生難以適應英國教育的方式,國內一些人對留學英國存在偏見。   留英潮起潮落的原因   三四年前,幾個因素促成中國大陸的“留英熱潮”。首先,英國有一批以“牛劍”(牛津和劍橋)領頭的世界一流大學;第二,英國大學學製較短,本科3年,碩士1年;第三,在國內中小學普及的英語成為英國高校吸引中國學生的一大優勢;第四,911後,美國收緊學生簽證,將曾向往美國的學生推向英國;加之,大笨鍾、泰晤士河、莎士比亞、福爾摩斯這些自然和文化因素也吸引了中國人的心。   以英國駐華使館批準的學生簽證資料為準,2002年,中國赴英學生約2.8萬人,2003年出現高峰,達到3.5萬人。這些學生每人平均每年在英國花費大約為2萬英鎊,遠遠超過了本土學生。正當英國一些大學嚐到中國教育市場的甜頭,希望招徠更多中國學生時,中國留英學生突然大幅縮減。2004 年,約為1.8萬人。據中國駐英國使館教育參讚王永達估計,2005年在英國高校注冊的中國學生可能還不足1萬人。   為何出現這種局麵?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英國學費每年上漲,本科碩士獎學金又極少,很多人難以承受;英國改變簽證政策,將續簽費提高到500 英鎊;英國學製短,有些人懷疑學不到“真東西”;中國學生很難在英國找到稱心工作。“好學生去美國,富學生去英國”,“海歸”變“海待”的說法在國內傳開,留英學生在國內不那麽吃香了,來英國的學生自然也少了。   留英的幾點誤區   誠然,並非所有留英學生都優秀,但不能僅因一部分人而否定了留英的價值,甚至否定了英國高等教育的水準。劍橋大學“掌門人”艾利森•理查德德德對筆者說,“如果你認為英語仍然是商業、科學和教育的交際語言,然後再尋找世界上最出色的高等教育,我想答案肯定還是在美國和英格蘭。”   很多學生和家長,對留學沒有定位,不對英國教育體製做研究,不考慮子女或自身的適應程度,陷入了為留學而留學的誤區。   比如孩子來英國上小學,若無人陪同,在陌生的環境裏很難適應。來上中學,也必須做好充分準備。英國中學4年,前兩年準備GCSE考試,等同中學畢業考試,相對簡單,但科目煩雜,包括拉丁語、神學等多門課程;後兩年準備A-Level考試,等同大學入學考試,隻考3科,但內容很深,相當於中國大學本科一二年級的課程。中國高中畢業生不能直接升入英國大學本科,要麽讀預科,要麽準備A-Level考試。像牛津、劍橋、帝國理工、LSE這樣的好學校都沒有預科,讀預科隻能上一般的學校;而參加A-Level考試需要至少一年時間,花費很高,不合算。英國碩士研究生的課程雖然隻有一年,但學習任務極其繁重。   一些中國學生之所以在英國不能取得好成績,主要是不適應英國的教育理念。一個中國朋友的孩子在英國上小學,有一次,她拿一道家庭作業題問我: J、F、M、A、M、J、J、A、S、O、??最後兩個問號代表什麽字母?英國的啟發式教育可見一斑。進入大學或研究生階段學習的中國學生,感到最無法應付的是每門課極大的閱讀量。對於文科學生來說,平均每周一篇小論文,每兩周一篇大論文,剛報到沒幾天就要交畢業論文提綱,確實苦不堪言。一位中國頂尖學校畢業的學生到英國讀國際關係學碩士,最終因為無法承受學業之重,在宿舍中自縊。   中國學生在英國找不到稱心的工作,主要原因可能是“語言障礙”。如果連英語都不熟練,隻能卷鋪蓋回家。而他們在國內找不到工作的原因之一就在於一些人的偏見。在中國一些公司人事部經理的眼裏,除了“牛劍”,好像對帝國理工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倫敦商學院、華威大學這些世界一流學府全然不知。無知帶來的偏見左右了他們對留英學生的評價。   這樣看來,中國留英學生之痛在所難免,隻是痛了之後能成熟才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