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洋過海赴美之路

飄洋過海為您提供1>如何成功簽證移民USA;出國前準備工作(過海關,登機,離境,入境...); 在美國職業發展的信息
正文

《洛杉磯時報》:“海歸”回中國做生意也不易

(2006-08-22 11:39:37) 下一個
《洛杉磯時報》:“海歸”回中國做生意也不易 新聞來源: 青年參考 《洛杉磯時報》3月5日徐曙光曾在美國百老匯百貨商店工作多年,也管理過賽馬場複雜的財務,還為南加州建造了無數的住宅。但所有的一切並不能證明,他已經做好了回國做生意的充分準備。41歲的徐說,自從3年前在上海開辦連鎖酒店,他就陷入了眾多規章製度的困擾中,相比而言,在加州做生意反而更容易。 目前,他已經在中國開辦了9家格林豪泰酒店和其他一些酒店,成為中國休閑旅行業的先行者。徐奔波在上海和洛杉磯兩地,同時擔任美國APH集團(American Pacific Homes Inc.)的總裁,和妻子、兩個孩子住在一起。“這是一條坎坷的道路。”他說。徐是眾多回國工作和尋找商機的海外華人之一,他們很多來自美國加州,那裏聚集著超過110萬的華人。 據估計,在亞洲和其他地方散居的華人有350萬,這讓中國具備了日韓等亞洲經濟強國所沒有的巨大優勢。像徐一樣的海外華人帶來的不僅是資金──他和支持者一共投資了2000萬美元(1美元約合8元人民幣)──而且帶來了多年積累的領先科技和管理經驗。中國迫切地需要這些,希望能從低成本的製造業轉移到高科技產業和服務業上,為此,許多城市都在朝著這個目標努力。 和在中國經商的外國人相比,海歸有一些顯著優勢,除了語言以外,他們更熟悉中國文化和市場,而且具備更好的“人脈”。但就如徐的經曆一樣,成功並非觸手可及。 他很多年前就出國了,比大多數海歸都要早。他1987年從南加州大學的數學係畢業後,定居加州。“當我來中國旅行時,通常住在五星級酒店,因為沒有其他酒店為商務旅客提供更經濟的選擇。” 2003年末,徐曙光起草了一個商業計劃,開辦了一家建築公司,在中國招聘了4名員工為他的第一個“格林豪泰酒店”尋找合適的地點。在距離上海繁華的南京路不遠,他相中了一個空閑的職業學校,但需要政府批準。 作為美國APH的總裁,他常和各種規劃部門、社團打交道,但萬萬沒想到,想在上海開酒店竟然需要11個機構的批準,包括公安局、消防局、各種各樣的商業許可機構、外事辦等。然而,有些機構的職責並不總是那麽明確,“許多次,他們像踢皮球一樣把工作踢來踢去。”徐如是說。 6個月後,除了最後一個圖章,他獲得了其他所有的批準,可以試營業30天。但一個月後,他沒收到任何答複。當時旅館處境尷尬,不能接待任何客人。又過了3個月,最後的圖章終於蓋上了,徐卻近乎麻木。他沒有大張旗鼓地營業,因為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消除最後的障礙。 最近,他在中國逗留了3個星期,他說:“由於中國政府的對外開放政策,人們相信在這裏做生意一定非常容易,但實際上難度很大。”徐曙光學會了很多中國的做事方法:旅館外懸掛著3麵旗幟,中間的當然是國旗;要想讓門口的街道和植物保持幹淨整潔,那就在居委會多結交朋友。 他希望能在中國開辦幾百家格林豪泰酒店,目前已有了10家,今年計劃再建50家,大部分在華南。格林豪泰酒店每晚的房價低於30美元,隻是5星級酒店的一個零頭。 在徐曙光看來,大部分出差的商務人士並不在乎遊泳池、健身中心和奢侈的酒店,需要的隻是便利的地理位置、舒適的床、清潔的設施和上網設備,這些在格林豪泰酒店的每一個房間都是免費的。 中國酒店協會的發言人張明洲(音譯)稱,迄今為止,格林豪泰酒店過去6個月的入住率在90%以上,同期全國的平均入住率為60%~70%。他估計,商務旅行酒店的市場正以每年10%的速度上升,“這個市場潛力巨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