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洋過海赴美之路

飄洋過海為您提供1>如何成功簽證移民USA;出國前準備工作(過海關,登機,離境,入境...); 在美國職業發展的信息
正文

1999年底我留學回國 不小心36歲就混成了金領

(2006-08-22 11:39:37) 下一個
1999年底我留學回國 不小心36歲就混成了金領 我現在北京中關村一家外資企業工作,職位不顯眼,為人比較低調,但是我是跟隨公司大老板從原先一家比較知名的移動通信跨國公司一起跳槽過來的,所以雖然我現在各方麵也不願意顯眼,但是我卻拿著還說得過去的薪水,工作上真正的壓力不大,生活得很寬裕很放鬆。    我今年三十六了,屬狗的,1970年生人。我的工作經曆比較有趣,1992年畢業於南方一所重點大學英文專業後分配到北京長安街邊上一個知名的國家部委,由於我先前在學校擔任過較多的諸如學生會之類的社會工作,所以當時部裏的人事司就把我當作根正苗紅有沒什麽關係的畢業生給優先留在人事司了,其實當時自己是一萬個不願意,明明大學學了多年英文,現在要從事行政性的工作,覺得委屈得很,但還是沒辦法,隻好去了人事司;後來才發現,去到所謂業務司的別的同事也不是好到哪裏去了,可能業務上機會相對多一點,但確實沒有特別大的差距;我當時在人事司負責的是國際合作培訓項目,主要是實施和執行國外政府和機構提供給我國的一些培訓資金項目,當時我在該部委的工資從1992年的二三百元開始,到1997年的1500元左右,當然是有集體宿舍提供的。    1997年,我得到了一個赴歐洲留學兩年的機會,攻讀碩士學位,是算單位公派,外國政府給獎學金,但是我們要同國內的單位簽協議,即回來後要繼續加四年服務期,如果不滿的話,要交違約金。當時因為還是很想有機會去讀書,算是對自己最大的投資,何況公派的機會難得,自己先須付出的成本也不大,所以就先去留學。當時工作五年,在國家機關,金錢上確實沒什麽積累下來。    1999年底,我留學回國,又先回到部委,但換到了另一個業務司,此時雖然從事作為的國際談判之類的事務機會多了,當時又在從事比較熱門的工作,但我已經覺得自己不應該再在國家機關做下去了,除非我願意一輩子當公務員。在國家部門,是比較適合願意過安定生活的人的,如果人覺得自己的人生應該有一點不確定性,不想在二十幾歲的時候就可以遇見到自己五十幾歲時是什麽狀況,而且多一點自己發揮的空間和挑戰,那最好不要在國家機關工作,因為你無法享受人生的這些方麵的。我當時不認為自己可以在機關做一輩子,所以就開始尋找外麵的機會,象我們那個機關的同事,眼光都是放在知名的跨國公司。我當時沒太多想,但是不太想出去以後做政府關係之類的職位。我當時已經在國家機關工作+學習(算工齡)九年,分到了一套房子(在北京方莊),並且馬上要提拔為副處長(因為留學和變換司局的關係,我的提拔不算早的)。    我於2001年10月拿到了上海一家知名電信業外資企業的OFFER,月薪11000元,但是我當時要放棄的是一套北京方莊的75平的房子,要交違約金近70000元(彌補未完成的服務期),當然還要放棄職務提拔和穩定的生活。    可能是我從小就比較獨立的原因,我當時已經父母均去世了,在浙江老家隻有一個哥,所以家裏不會有人反對我自己的決定,自己的事自己負責。我當時的念頭很簡單,就是人隻活一次,要盡可能多體會人生,以後回想起來也不會遺憾。    2001年底,我辦好辭職手續,交還房子,賠給部裏近70000元現金違約金,放棄了北京的一切已經到手的東西(包括九年的幹部身份、實物和即將被提拔的位置,以及一些諸如繼續出國短期培訓的機會),去了上海;當時部裏負責我所在司的司長曾蠻有意味地對我說“你要好自為之”,此話至今記憶深刻;我把自己的個人物品整理起來,放在七八個紙箱裏,分別寄存在幾個關係不錯的同事那裏;2002年1月12日下午,在從北京飛往上海的飛機上,我心裏非常複雜,奮鬥了九年以後,又重新開始,為生活從頭奔波,未來會怎樣呢?    我的表姐在虹橋機場接了我,表達了一下對我放棄原工作的惋惜之情。我馬上去公司報到了,這是一家在浦東金橋的知名外企,當時的業務如日中天。我是任外方總經理的助理,一個微妙的角色,雖不算是很高的級別,但近3000人的大企業中,這個職位是每個人都會注意客氣禮待的。我當時的年薪差不多15萬吧。    02年5月,可能是我覺得缺乏安全感,便開始看房子,在張楊路地段不錯的地方買了一個房子,100平共計50萬不到一點。貸款十年24萬,每月 2450左右,房子於03年4月到手。買這個房子,是出於自住的原委,但是當是趕上了買房退稅的政策(即從02年6月買房起到03年5月的個人所得稅可退回來,上海的特殊政策),上海的房子正在暴漲。    我在上海的公司裏工作到03年12月底,從04年1月起算轉回北京總公司,因為正好當時有一個項目要進行,北京總部的一個老板看中,就把我要過去了,算是公司內部轉崗位。我在上海的這份工作,平時工作強度很大,但我還是非常努力認真地出色完成,各方麵有目共睹。其中,陪同當時的大老板飛遍了全國大部分省區,拜訪客戶,擔任翻譯,每年還有兩次公司董事會的會議工作(一次去歐洲開,好在我很有經驗,另一次在上海是需要用同傳做會議翻譯的),對自己的組織能力、語言能力、行業知識都有了很好的鍛煉,而我原先在國家機關積累的中外語言文字能力也大有用武之地,這一點不得不承認。當時我工作熱情很高,每天的時間很長,但是可能身體也比較好,心態很不錯,所以工作的狀況很好,進步很大,感覺非常棒。    04年1月分,我在上海工作剛滿兩年,公司還給了我一筆購房補帖,依我當時的級別差不多是77000元。    我當時在上海的那套房子價值已經從50萬增值到100萬(裝修共花了60000元,家具電器20000元)。我因為要從上海調回北京,開始在北京和上海兩地住;2004年4月,我正好有個周末去北京國貿中心,春季房展,覺得要回北京了,總要先有個地方住,恰好有個裝修的小戶型,離公司很近,價格也可以,我選了一套特價房(45平,總共25.5萬,沒多少首付,貸了18萬吧),準現房,04年8月交。馬上就買了。    工作關係正式回到北京,我覺得在上海留一套房子沒什麽用,就於02年11月把房子掛出去賣,最後兩個星期內就賣掉,成交價淨到手100萬,(我估計除去所有成本,因為淨賺到41、2萬),04年12月,我拿到了上海房產中介匯來的房錢,之前的手續是乘去上海出差時辦好的。除了上海貸款結清後還了原來杭州的一個好友的錢,差不多剩下70萬左右,當時我的工資已經是1,7萬左右了;每月節餘的錢不少,因為我沒什麽開銷。    把北京的房子貸款付清後,我當時我銀行存款有現金60多萬,北京的房子升值到30萬左右了,差不多隻有半年的時間內,我的年薪也由於老板的厚愛,在05年1月份漲到35萬左右,每月稅前20000元+福利+年終挺高的獎金。    我當時在公司從事市場戰略方麵的工作。05年3月份,我從老家回來,家兄催促我結婚,介紹了一個條件還不錯的,當時在蘇州的外企工作,但是後來因為覺得主要還是性格不合適,我作罷。當時因考慮要成家,在小房子旁邊看了幾個二手房,想換個大點的房子,離公司又近,看中了一個114米的塔樓,02年底的房子,賣主要價60萬,算下來差不多5300多一米,覺得不貴,就買了。戶型不太好,但小區還算可以,另外覺得價格可以接受,又嫌貸款手續繁多費用雜亂,索性一次性付清。所以,從05年3月到5月,我擁有兩處房產(分別為114米和45米),在北京一個挺熱門的區域,而且沒有貸款。05年5月,有人要買我的小房子,因為6月1日開始要收交易稅了(對買房不滿兩年的房子出售征收),所以我趕在5月30日牽了售房協議並辦理手續,(中介原來是小房子的鄰居,我事後給了她幾千塊錢),售價31萬(在一年左右的時間裏,除了自己住以外,房子淨升值了5萬多)。    賣完小房子後,我於05年6月搬入花了15000元在原基礎上簡單裝修的114米的房子(小房子是同買家商量好交易後住到6月底的),這下總算安定一點了。我給我哥匯了15萬,算是支持他在老家再買一個房子(是我嫂子家給的拆遷房,價錢比較優惠)。這是我幫助他的最大一筆現金,不用還的。我還沒結婚,也不用同別人商量,自己覺得合適就可以,以前主要是因為老家還有哥嫂,所以我才能離開病重的母親,出來念書得以發展。  我05年7月份的狀況是,留存下的現金存款差不多人民幣30多萬(平時積蓄、住房公積金支取,我也沒什麽別的開銷),外幣歐元13000元,別的少量外幣(美元、澳元、英鎊等,差不多相當於幾萬塊人民幣吧),房子一套(114米,沒有貸款),年薪35萬左右,35歲的單身,沒有父母需要供養,沒有其他負擔,沒有購車,正在學本。   到05年9月底,原先的外企被購並給一家台資企業,我決定跟原來的大老板去新公司,工資有微調,但升幅不大,隻是因為原先的同班人馬,所以比較有安全感。公司需要在05年9月底買斷服務年限,因為企業購並,新企業不承認你的服務期,所以通常應由原公司賠償服務期,我總共工齡(從上海算起)3年8個月,算4年,每年賠一個月,共獲賠4個月,按前一年的總收入除以12為基數,我獲賠償11.6萬,(公司的財年於9月結束,那在05年底還應有一筆獎金)。同時,我的新工作也接著開始,每個月的收入還在繼續,我的開銷很少,每個月差不多2000多元就可以夠,吃不了太多,最多是同原先的朋友聚會(當然我要買單的啦),穿也不用買許多貴重的衣物,家裏的衣櫃已經擱不下了,出門能不打車的時候就做公車,每天坐城鐵上班,從家打車去城鐵12元,別的確實沒什麽開銷,在當當網和卓越網上不定期買點書報碟看,要不就是在街上買4元錢的CD、5元的DVD。    05年底,新公司加發了半個月的工資為獎金,而原公司的獎金推遲了發,我前一段剛拿到手,稅後差不多48000元。    我現在的狀況是,房子114米一套已供完,人民幣銀行存款(經過了這幾次的賠償+獎金+工資+額外收入,我還能翻譯賺外快的)各類整存整取差不多45 萬,人民幣通知存款(民生銀行七天利息滾動“錢生錢B”)8萬,光大銀行的人民幣理財(去年8月底買的)7萬元,還有少量的外幣(歐元14000元,美元 1100元,英鎊1150元,澳幣500元,其它差不多加起來相當於1萬塊人民幣)。每月開銷2000元不到,有不定期稿費等外快(本人比較喜歡翻譯和寫文章)到來,沒有額外負擔和開銷,月薪稅後到手現在約20000元左右,公積金和其它福利均在交著,每三個月退回一次公積金約15000元。目前我沒有動力買車,但計劃3、4月份考慮買(先要考完本)。    本人還有一份壽險(買的上海的中宏保險,已交二年,年交3600元,到60歲能拿回一筆錢,經紀說差不多到時候能得到11、2萬,算了一下,交到60 歲,也已經交了90000多元,沒什麽意思,但隻是我這期間萬一有閃失的話,我哥能拿到10萬元,他現在是我的受益人啊---誰讓我還單身,但是當時買這份保險,純粹是給賣保險的同學太太一個麵子,現在覺得這個決定挺愚蠢的,為了麵子,而我現在那位同學的太太,幹保險幹不下去,就回家當我同學的負擔去了,不做工作)有朋友約我一起去再買別的房子,雖然原先獲過利,但現在覺得房價漲,而且沒動力在負擔貸款,就沒再考慮買比的房子。    我還是單身,歐洲碩士畢業,英文優秀,經常被獵頭追逐,現在還在談著一兩家品牌著名的公司,不抽煙不喝酒,極其注意健康和保持職場競爭力。我剛認識了一個女孩子,蠻本份低調的,也在一家美國著名的公司工作,歐洲留學回來的碩士,比我小8歲,她的前景也很不錯;我覺得象我這樣到了這個年紀,心態平和,自己也比較現實,不喜歡找太小的、比較浮嘈的那種女孩子,隻希望能有品位、能平靜相處,安心過日子、又各自有追求和小事業的(女強人和脾氣太怪的,現在的我是無法消受的)。    按我現在的狀況,在外企再混5、6年應該問題不大,還應該會有不少收入進帳,但是現階段沒什麽更好的理財方法,最多是銀行的理財方案(其實按我們這樣的資金,理財比定期存款好不了太多),暫時也沒別的投資方式,我還覺得北京現階段的房子的升值空間已經不大,隻能保值,但是我也不想把現金全部有變成房產,流動性太差又費精力。別的投資渠道也挺少的,曾做過三萬元股票,現在的價值可能隻有7、8千了吧。    所以我每個月的定期存款會不斷增加,確實沒什麽別的方法,也不高興借給別人。如果他做生意的話,做好了你不會多得,做賠了你肯定要不回錢,所以還是一律不借,免傷和氣。    我對資金運作也不是沒有概念的人,如果有好的建議或想法,我也希望能參與,但現在隻是覺得沒有太誘人的商業方案,非常希望能在不脫離現在工作的情況下,能開展一點別的業務,至少不要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裏。我還在網上注冊了一個小店,希望今後不定期回浙江的時候考察一下市場,看有沒有什麽小商品可以批發過來賣一點的,比較好的優勢是原先在浙江的許多同學都在從事外貿之類的生意,關係也是一種生產力嘛。    日子過的很快,每天溜過去的,仔細想來,都該叫做人生。    一不小心,就混成了這個樣子。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