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20年前後“海歸”收入比較
(2006-08-22 11:39:37)
下一個
20年前後“海歸”收入比較
來源: 生活通訊
小林從2002年11月19日成為一名海歸,並迅速轉變為“海待”。原因很簡單,她一直沒有工作。她也曾試圖工作,當時正值“非典”,一家旅行社的老板說“疫情結束之後再說”,後來沒了動靜。回首往事,小林承認出去得有些盲目。
20年前,在北京一外企工作的洪晃(章含之之女)的月薪是7000美元,而中國的大學畢業生掙56元的月工資。天壤之別。這個差別,隻是因為洪晃是70年代的赴美留學生。實際上,洪晃當時的高工資,在李學峰看來,是物以稀為貴的結果。
羨慕洪晃的生活水準,小林在1997年大學畢業前就已下定決心要出去。“人真的命運不同”,她說,“我同寢室的3個姐妹都去了美國,我卻被拒簽”。
去不了美國就去其它國家。畢業後,小林先工作了兩年,在赴法簽證放寬的時候,實現了自己的夙願。她在法國,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打工----每天7小時的香水店售貨員,兩小時的語言課。她甚至沒有上過一天法國的大學。
一個大學畢業生就在國外做一輩子的售貨員?國內的男友、現在的丈夫催她盡快回國。在赴法整整31個月之後,小林踏上歸途。
2003年全年,中國新增兩萬名“海歸”。和洪晃那個年代不同了:那時,絕大多數出國人員是經過嚴格選拔後的公派,現在的“海歸”----用張車偉(中國社科院人口所副所長)和李學峰的話來說----魚龍混雜,留學人才市場漸成買方市場,部分“海歸”貶值甚至成為“海待”、“海幹”都是這一背景下的產物。
根據世界HR實驗室經過近期對隨機抽取的1500多個“海歸”樣本進行統計的結果顯示,有35%以上的“海歸”存在就業困難,同時40%的“海歸”感覺自己的職業方向出錯。
以上海為例,2003年找不到工作的“海歸”已達7000人左右,逾三成“海歸”就業難。
海歸人數的增多,使他們不再享有物以稀為貴的諸般好處。李學峰說,在他們公司,就有拿3000元月薪的海歸。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院長曾湘泉說,“海歸”變“海待”的大背景是留學人員在大量增加,而學的專業則以理論型居多,因為好拿獎學金,而理論型人才在全世界找工作都存在著一定的困難。
“有很多海歸,在國內是學生,在國外還是學生,不曾有過工作經驗”,張車偉研究員說,“我曾建議一個留美學生在那邊工作幾年再回來”。他指出,目前用人單位要的是能力,洋文憑如果不能與中國國情相結合,薪水降低就是很正常的事。
《京華時報》在報道5月20日-5月22日舉行的“第三屆北京留學人才招聘會”時說,所有招聘企業不約而同地發出同一個聲音:“工作經驗和個人實際能力是目前招聘企業最看重的,學曆和海外留學背景並非絕對的必要因素。”42家招聘單位提供的月薪從2000元到4萬元不等,落差很大,而且大多數崗位為初級崗位。
韓光耀主任認為,目前國內對“海歸”的需求,集中在擁有世界前沿科研課題的研究人員、短缺的高層管理人才和證券、金融、保險等亟需與國際接軌的行業。熟悉國際市場規則、行情、跨國文化、擁有國際化理念的人才仍然可以拿到高薪。“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出去過的人都具備這些‘競爭優勢’”。
頗可玩味的是,在中國科技證券責任公司,還有拿6萬元人民幣月薪的海歸。海歸群體之間的收入差距,已經比得上20年前洪晃與普通本科畢業生的薪水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