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洋過海赴美之路

飄洋過海為您提供1>如何成功簽證移民USA;出國前準備工作(過海關,登機,離境,入境...); 在美國職業發展的信息
正文

我知道醫生收了多少黑錢!

(2006-08-22 11:39:36) 下一個
我知道醫生收了多少黑錢! 我是一個醫生,客觀的說說偶的看法 1 醫生的收入 2 醫生的付出 3 誰得了好處? 4 他們付出了什麽? 5 政策怎樣? 6 政府的得失 7 誰在哭? 8 誰在笑? 9 路在何方? 1.醫生的收入分幾部分 1.1 工資 國家發給醫生的工資和政府公務員沒什麽兩樣,從本科畢業生到博導大約從500————1500之間,特殊地區除外如深圳。 1.2 獎金 從省一級醫院,包括醫學院附院,到地市級醫院,再到縣鄉級醫院可分為大致三等九級,本人自己的,基本可包括國內百分之七十的醫院,獎金大致從500到6000/月,每一級大約為600/級,三甲醫院大致4000加減2000,二甲醫院1500加減1000,一甲1000加減1000,但是同一個醫院不同的 科室之間也分三六九等,同一個科室不同的醫生差別也極大那就不用說了,舉例如腦外科可以拿6000/月, 可能兒科隻有1500/月,各大小醫院在獎金方麵差別之大,這和就診病人多少以及他們的經濟狀況有關,偶就不多說了,大概在負幾百到一萬之間波動,負的是因為少數病人欠費,逃費後被醫院扣的。但是,我要提醒的是大醫院畢竟是少數,全國加起來也占不到醫院總數的百分之十,像金 字塔一樣經濟條件好的病人去好醫院,大多數的病人都去一般的醫院,大多數醫院的大多數醫生拿不到2000/月。 1.3 藥品回扣 我可以說一半的醫生拿了,我就拿過,大醫院從幾千到幾萬/月,中醫院從幾百到幾千/月,小醫院從零到幾百/月,隻是差別不同從0到幾萬/月, 也呈金字塔分布,從主任到主治,再到住院醫生分配呈倒金字塔,之中的複雜我就不一一道來了 1.4 全體醫生的總收入大致如下 :大約不到百分之十的大醫生月收入一萬到十萬,不到百分之一的權威醫生月收入可以拿到幾十萬,約百分之二十左右的醫生月收入三千到一萬,大多數的醫生月收入不到三千,甚至和工人一樣下崗失業,不要忘了我國大部分的病人是農民和工人,為他們服務的醫生才占到大多數。 2 醫生真的好累 大家不要總盯著大城市的那些大醫院裏的教授和大醫生們,他們隻占全國二百三十萬醫生的百分之幾,大多數人不要忘了,你們不是出生在這些大醫院裏,你們又有幾個是這些個教授和所謂的大醫生的手上分娩出來的,你們在抨擊醫生這個金字塔頂端的部分人的時候,是否問過你們的母親 ,醫生這個群體是否大多數都爛了?那些默默工作,精益求精的醫生,那些每天二十四小時守候在急診科和病房的醫護人員,那些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120比119還不如?我不明白,為什麽大多數人生病的時候,心裏第一想的還是醫生。 2.1 大學畢業還有多少人長年每周要倒晚夜班,大學畢業還有多少人長年沒有周末,但這是每個醫生的日常功課,幾乎每個外科醫生都有胃病,手術經常不能按時吃飯,小孩顧不到,甚至後院起火。 2.2 隻是累身倒也罷了,關鍵是累心,我剛工作的時候幹兒科,不值班時,睡前要把自己的病人回顧一遍,每天起床也總擔心自己床上的病人能不能在早查房時再見到,管了十幾張床,病危的常有三四個,到病房後第一個就拿眼睛瞟那幾個病危的床,看床空了沒有,時間久了,就神經質了,某 天正在辦公室寫病程記錄,突然聽到驚叫 "一條直線”我幾乎是彈起來,衝到叫聲處,檢查後才發現是心電導極脫落,一場虛驚。 2.3 幾年兒科幹下來,我們已經“變態”了,早晨交班,報告幾號床死了,我有時會舒心的苦笑,不是我冷血,而是心理上有一種解脫感,時時揪著的心,有那麽一刻可以放鬆一下,雖然早就知道挽救的希望不大,雖盡了力,但不是死在自己的班上,內心的負疚感要少一些。我經常盼著早一點 下班,就是希望那些奄奄一息的孩子,在用盡辦法後能平安度過危險期,我常常下了班像逃跑一樣離開,是不願看著那一雙雙忽閃忽閃將要閉上的眼睛。 2.4 三年以後,我的老師告訴我說,我已經不比那些主治醫生差了,雖然我離升主治還有兩年,可是我得了神經衰弱,睡眠差,後來又患了甲亢 ,我要求調到外科去,從內科轉外科這種罕見的事,發生在我身上,也算是對我付出的回報吧,可我的另一個同事考研,仍堅持考兒科,我隻有佩服她的神經足夠粗足夠韌了。 2.5 最讓我不能忘記的是,有一對雙胞胎早產,體重不足1500克,送醫院時就很晚了,家長才結了婚,還欠了債,科室的同事替他們湊了幾百塊錢,買來先鋒黴素用上,可是血漿和白蛋白以及丙種球蛋白就不是我們能擔的起得了,最終孩子沒能救到,像這樣我們每月都能碰到幾個,有的救到, 有的救不到,我們也不知道該怎麽辦,科室裏隻有葡萄糖和青黴素管夠,其他的都是和超市裏一樣,交錢到藥房領藥,取血。在一次次湊錢後,我也常自問,怎麽辦?可是我最終沒有找到答案。 2.6 至於那些年輕的父母們,小孩生病不早送醫院,臨到急了,要命了,沒錢治,或買不起貴重藥品跟醫生急得主,我就不想提了,小孩的醫藥費大多數單位都不管。我媳婦有時給我開玩笑說,給我生一龍鳳胎,我就常想起那對雙胞胎,醫藥費該怎麽解決? 3 誰得了好處? 醫藥費每年上漲,大多數醫生覺得自己收入不高,錢到哪裏去了? 3.1 醫院裏養了太多的閑人,醫院裏大多數後勤幹部一家三代在醫院,更有甚者六親八戚一起進來,後勤正式工不幹活,全由醫院出錢請臨時工,這些人在變相的喝病人的血。 3.2 醫院賺了錢要拿來建樓,買設備,一個800張床的醫院,如果年毛收入上八千萬,那麽一年有四個百萬富翁,分別是院長,藥劑科主任,設備科主任,基建科主任,這是小吸血鬼。 3.3 大吸血鬼是那些大小衙內們,方式有兩種,其一 是把基礎用藥如維生素類,國產抗生素類,降壓藥等,改頭換麵重新包裝,勾結藥政部門抬高批發價和零售價,勾結各藥劑科大小頭目進駐醫院, 趕走其他藥廠的同質低價藥,搞壟斷專賣,看清楚,不是買。其二 一些療效好的進口藥獨家把持總代理或分裝廠,一美元一克的某第三代先鋒黴素,在我們國家買了近十年二十美元一克,這兩年才降下來,但還要六美元一克,這種抗生素我國一年要用十幾噸,算算吧。這種比黃金還貴的進口藥,我們醫院有上百種。 4 他們付出了什麽? 他們付出了什麽?他們究竟付出了什麽?他們不過是吃吃喝喝,劃劃賬本而已。 5 政策怎樣? 5.1 絕大多數醫院已經沒有政府支持了,既不撥款改建病房,也不撥款購買醫療設備,那幾十萬,上百萬的監護儀,呼吸機,幾百上千萬的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ct,核磁得分攤到每個病人頭上。 5.2 國外的非otc〔非處方用藥:指常用的維生素.感冒藥.胃藥等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的藥〕中間商可以賺取一定利潤外,醫院用藥出廠價=零售價,沒有人能從中漁利。 5.3 國外的醫療保險我就不說了,國外的,政府辦的免費醫院,有人了解就不多了,先看病,後交錢,交不起,可以轉成長期貸款,慢慢還,幾十年也可以。 6 政府的得失 6.1 政府轉嫁了矛盾,到醫院和醫生身上,要醫生養活自己,養活一群官痞,和一大群本不應存在的奸商,還負擔儀器設備的更新,病房的改造,和那些沒有經濟能力的病人,緩解了醫療經費缺口造成的本應是政府與患者之間的矛盾,就像基礎教育的收費問題一樣,本應是政府的份內事,卻把 它轉嫁到學生家長頭上一樣。 6.2 短期看政府與患者矛盾減小了,長遠來看政策的短見性後患無窮,政策使醫生們應有的收入拿不到,逼迫他們與那些灰色群體接觸,謀求自己合理不合法的收入。 7 誰在哭泣? 7.1 那對雙胞胎的父母在哭泣,怎麽繳稅有政策,有病沒錢治就沒政策。 7.2 那位寫<中國最肮髒的產業>的作者在哭泣,我看了他的文章,通篇隻有四個字——沒錢治病,我想如果不是經濟原因,他不會有那麽大的怨氣。 7.3 那些患者和他們的家人在哭泣,我知道的病人有自殺的,有主張安樂死的,其實,我知道他們是沒錢殺,沒錢死的。 7.4 醫生們在哭泣,醫生們得先把那些老爺們喂肥了,才有自己的一口剩飯吃,中國人的傳統使得他們象風箱裏的老鼠,兩頭受氣,掙紮著活命,而沒有餘力抗爭,他們在身體上,心理上負擔的太多,但專業所限,使他們無力改變現實,跳槽對他們來說意味著失去一切機遇和努力。 8 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員在笑,我把矛盾轉移出去了,你們愛怎麽吵都好,自己隻管升官發財;那些奸商們在笑,你們吵吧我隻管賺錢,他們的笑聲劃過夜空,傳到我耳裏,我似乎看到他們嘴裏在嚼著什麽,我沒看清,但那杯子裏的液體分明是血紅色。 9 政策負擔的越來越少,把社會轉型的矛盾推在醫生的頭上,醫生是救死扶傷的,但是很多的生命是靠現代高科技挽救的呀!也就意味著是財富加知識堆積起來的,醫生具備醫學知識,他們口袋裏並沒有比黃金還貴的藥品,他們身上也沒有抽不完的血漿和蛋白呀!白求恩大夫不就死在少那麽幾隻當時比黃金還貴的青黴素上麽!快一個世紀了,他要知道還有許多人死於沒錢,不知道他會有什麽辦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