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洋過海赴美之路

飄洋過海為您提供1>如何成功簽證移民USA;出國前準備工作(過海關,登機,離境,入境...); 在美國職業發展的信息
正文

ZT我的回國一年體會 (金融背景)

(2006-08-22 11:39:35) 下一個
我的回國一年體會 (金融背景) 先說說我的背景。 我本科一畢業就到了美國。 讀了一年Ph。D經濟學, 然後就在一個Local的證券公司工作了2年半。 主要從事Equity Analysis和Asset Allocation工作。 讀了一個Top30的MBA暑假在一個Hedge Fund做Equity Analyst。 2003年畢業。 當時工作很難找。 我在的城市受經濟的影響很多公司都裁員。回國發展一直是我的夢想。 覺得自己的Skill Set更適合在國內發展。 於是就在Summer回國搏了一把。 我當時的想法是如果一輩子都呆在美國做Employee從來不回國Try一下, 將來會後悔。 如果試過沒成功, 心裏也踏實了。背景概況: 1. Top30 MBA 2. CFA 3. 2。5 Year 金融背景 4. 家庭背景一般, 沒有特殊的國內關係。 我選擇了Shanghai。 北京太官僚不適合我。 麵試了很多公司包括中金。 最後選擇了一家外企投資公司。 工資250,000RMB。 每月扣掉稅和四津(養老醫療)後是16,100。 租了一個公寓3。5K在淮海中路, 上班還算方便。 我是manager 的職位。 主要負責幫投資者找中國的股權投資項目, 也就是Private Equity的工作。 當時還和一個美國投資公司一起做中國不良資產證券化的項目。 聽起來很是interesting和challenging, 但是在實際工作中進展很慢。 國內很官僚, 做事方式和美國完全不一樣。 好的企業太少了。 看了成千上萬的項目介紹, 值得投資的公司很少。 不良資產的項目就更慘, 被北京的AMC(資產管理)公司的老總們打太極, 一直沒有實際的進展。 鬱悶了一年之後, 最後還是回來了。從這次回國經曆來看, 我是個Loser。 國內金融Job Market概況也是我的職業篇 1. 國內的金融市場發展還是初期。 看看國內的股市就知道了。 無論從交易量, IPO的數量還是公司的質量來看, 和美國比都是小兒科。 公司債卷市場為零。 資產證券化沒有。 PrivateEquity還是初期而且投資了也很難套現。 唯一的辦法就是在海外上市或者被其他國外企業收購。 這個初級的市場決定了不可能有很多高薪的Finance Job Position。 唯一的一些亮點是: 投行的中金, 一些中外合資的基金例如Franklin Templeton等等。 中金Research Dept 的薪水是25萬左右。 中外合資的基金Equity Analyst 的起薪是20萬左右。 和美國的80K美元比相差還是很大。 2. 一個的公司有他的獨特的競爭優勢(distinctive competitive advantage)。 很難被競爭對手所Copy。 對於個人來講這也一樣。 從我現在的Level來看, 和國內的Associate相比優勢還不夠明顯。 Securitization 和一些其他StructureFinance的東東在國內還沒有一個成熟的市場可以運用。 這也意味著自己在MBA所學的東西能被運用的還是很少。 我和國內的同事相比最大的可以運用的優勢就是英文和對美國市場的了解。 而他們的工資隻有我的四分之一到一半。 我的工作壓力還是很大的。 總體來說國內的1。3Billion的人口決定了Return On Human Capital還是很低的, 並且將來還會很低。 如果你沒有什麽特殊的優勢或資本, 隻是在國內打工,那還不如在美國幹。 同樣的幹活回報相差太大啦。 嗨。。。凡人對於Salary Cut心理上還是很難承受的。 3. 如果有一天我再次回國的化, 要麽我可以在一個國際化的金融公司裏麵擔任一個Managing Director的職務也麽我自己做老板開公司。如果沒有這一天的化我可能還是選擇呆在美國苟且偷生了。 國內市場大人力資源便宜, 自己做生意很不錯, 但是給別人做的化卻很慘。。。 我的生活篇 1. 國內尤其是上海的消費還是很高的。 我每月工資花光光。 主要花在消費上麵。 我喜歡去酒吧。 上海的新天地一次500到1000左右。 還有就是請客吃飯加上朋友借錢。 一年一分錢沒存還貼了不少我的Saving。 我同意有些網友的看法, 國內有很多地方消費很低。 可惜那些地方都不是我去的。 我不是吹噓我的財力, 而是我已經習慣隻去Nice的地方了。 在上海這些地方可都很貴, 和美國的消費差不多甚至更貴。 2. 國內整體生活水平還是很低的。 在美國呆了這麽多年, 剛開始的時候挺難適應的。 畢竟我也隻是個凡人。 Living Standard的下降還是挺難適應的。 不過Maid便宜, 我在家什麽事不用做雇了一個Maid。 一個月1000 RMB。 吃飯, 洗衣打掃, 買東西全包。 很爽。 但是也從另外一麵體現到國內人力的不值錢。整體環境我想大家都知道, 我就不多說了。 3. 工作之後業餘生活豐富。 去酒吧, 餐館隻要錢帶足還是有很多地方玩的。 但是玩玩也就膩了, 事業上沒發展心裏還是空虛。 4. 這點是給沒結婚的男人看得(在美國這樣的不多了)。 國內MM巨多。 美國的海龜背景還是挺吃香的。 如果你還沒結婚的花, 找個好老婆不成問題。 不過上海的MM還是免了吧。 太嘬, 受不了。 這隻是我的個人經曆。 很片麵, 寫的也不好。 有不同看法的人還請糾正。 但請不要亂罵。 在命運的通道中覺悟時,命運的入口早在不知不覺中PASS BY。隻能想法創造下一個命運入口,卻充滿了UNCERTAINTY。怕的是惰性,要不沉下心來,一點銳氣都沒有了多末恐懼,隻有隨波逐流。 年青時需要悟得更早些,年長時更需要勇氣。 如果在回國之前就可以聯係到公司和職務, 這是最好。 不過由於中美兩地相隔太遠, 我想絕大部分海龜還是先回去然後再找工作。 我找工作主要是靠network, 獵頭, 招聘廣告和一個在國內讀MBA的朋友給我的大公司的Job Lead。 國內獵頭的能力很有限, 手上好的職位很少。不要對他們抱有太多希望。 最好從自己的人際網絡著手, 成功的概率要大很多。 招聘廣告的職務一般比較低。 我做了很多麵試。 整體感覺是如果麵試的人在海外有工作和學習的背景, 我的麵試做的都很好。 如果是全國內背景, 就感覺一般。 主要原因是相同的背景能產生類似的看法與共鳴, 麵試的時候談的也比較順。 還有潛意識的一點, 就是在國外生活時間長了, 剛回國的時候會帶有一點Attitude。 遇到海龜或外派的人, 他們會欣賞你但是卻會招來國內白領的反感。 這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 隻是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 建議剛回國的朋友, 一定要Humble。 遇到全國內背景的麵試人, 一定要按照國內主流的思維來回答問題。 決定Offer的時候, 最好自己的頂頭上司有國外背景, 公司的管理和文化是外企。 要不然工作起來衝突可能還是挺大。我的麵試經曆中最有趣的是中金。 先在複旦考筆試。 主要是英文和寫一篇投資報告。 嗬嗬, 這是我的專長。 我筆試上海第一(第一輪麵試的順序是按照筆試的成績排的)。 第二是在英國牛津畢業的一位老兄。 第一輪問問General和一些基本的Finance問題。 順利過關。 下午和Analyst麵試, 問題要Tough一些。 我遇到很多Technical的問題, 例如Asset Swap以及對一些行業發展的看法。 可能他們想考考我的知識麵。 我整體回答的很不錯。 順利過關。 最後一輪和MD見麵。 這時麵試隻剩幾個人了。 一個複旦研究生的妹妹笑著和我說海龜都死了,就剩你一個了。 嗬嗬, 給大家一個國內殘酷競爭的景象。 不過她還是比較Naïve, 出來後竟然問我問了什麽問題。。。 我在回答最後一個MD問題的時候, Quote了一些我在美國分析公司的情況。 被他抓住(國內企業的公司治理和美國是完全不一樣的)惡問了一頓。 我對市場的看法和對一些人物的看法和他也不一樣。 麵試做到這一輪, 以不是能力的問題了。 而是是否你的Style Match他的。 結果被拒掉也很正常。 這個MD應該是在國內發展起來的, 說話不夾英文(嗬嗬, 海龜的臭習慣)。 也不喜歡我說英文。 對國外市場不是很了解。 是國內和香港市場的專家。 海龜們, 碰到國內背景的麵試人要小心多加準備一些國內市場的情況。 國內的白領比這裏日子難過。 巨大的生活壓力(看看上海的房價)使得他們工作很賣力, 人也很現實。 這就是我在第一篇中說到為什麽起點要是一個比較高的職務。 和他們在同一個Level競爭不是民智之舉。最後不到萬不得以, 千萬別去國企文化的公司。 呆一個月我保證你自己就辭職了。這隻是我自己的看法, 大家還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辨析。 在工作中要盡快了解國內的市場, 要不然會招來別人笑話。 我和國內的同事相處還是不錯。 自己做事低調再盡量Perform。 並且隻要一牽涉到外資, 自己還是有明顯的優勢的。 我的一部分工作就是做為國外投資者和國內企業或官僚的Liaison。 我對東西文化和市場的了解使我這塊工作幹得很好。 分析清楚自己的競爭優勢, 選擇自己的工作和公司必須要有自己的用武之地。 再盡量network, 不斷在新的環境中Reposition。 海龜一般起薪都還比較高, 如果你的工資是你同事的一倍。 你的Performance的期望就是他的一倍。 如果你沒辦法做到的話, 就可以開始找下一份工作了。 與其他們炒你魷魚還不如你炒他們。 總之在美國是個Fixed Income, 回國是個Call Option。 美國的FI的Coupon Payment高, 工作的安全性相對比較穩定。 回國Payment低, 職業發展風險大。 所以選擇回國唯一可以解釋的就是你所從事的行業必須將來有個很高的Payoff。 否則光從錢的角度解釋不通。 我分析的有點功利。 當然還要加上Fulfillment, 照顧父母等等。 隻是我無法進行量化這些因素。 上海的吃, 穿, 住, 行還有夜生活。 吃 其實在美國覺得國內的美食如何如何, 我吃了幾頓就沒什麽欲望了。 在上海, 我們公司吃飯(很經常)一般去小南國和蘇浙匯。 小南國很差, 不是公款自己別去。 蘇浙匯的菜很精致。 那個醉蟹是極品。 建議嚐嚐。 中午有一些美味的點心, 可以吃business lunch. 這兩家飯館價位比較高。 自己吃飯就是到處亂吃了。 黔香閣不錯, 在淮海中路有一家分店。 達令港是改良後的川菜, 也可以去去。我出差的時候和我香港的老板吃了不少美食。 我們到任何城市都直奔當地最好的餐館, 大吃一頓。 香港的消費高, 所以我老板從來不錯過任何一次到大陸的機會。 我最怕的飯局是和當地的政府官員吃飯。 很累。 腦子一直在想下麵該說什麽, 有時還要當翻譯。 動筷子隻是逢場作戲一下。 吃這種筵席還不如回家泡麵。 平時讓Maid去菜場買回來做, 好幾個菜。 我一個人吃的很少, 絕大部分都扔了。 不過國內的菜便宜, 花費不大。 談到Maid, 我再多說幾句。 Maid便宜, 回去一定要雇一個。 在上海絕大部分Maid都是從外地農村來得, 人比較樸實, 不過不是很會理家和做飯。 例如把我的西裝熨壞和用濕毛巾插皮鞋。 上海的本地Maid會理家, 菜也做的不錯。 不過很小市民。 多報菜錢是很正常的事情。 如果你能碰到一個又會理家人又本分的極品Maid, 一定要留住。 她要多少工資都給。嚇不死人的。總之回國吃不是一個issue。 穿 國內的名牌衣價格Ridiculous。 給大家一個例子。 雄海龜愛穿Polo襯衫, 美國的價格大家都知道。 在國內是800圓人民幣哦。 當然你可以選擇去襄陽南路買假貨, 我沒去過聽說不錯。 回國前還是多買一些衣服嗎。 中國製造的衣服拚命往美國運, 我們海龜還要把衣服往國內搬, 荒謬荒謬。。。 住 如果在浦東陸架嘴工作。 住在菊園或江臨天下不錯。 房租比較貴。 我的兩室一廳的房子月租超過6K。 住的地方可以看到黃浦江, 不過沒意思。 一眼忘去, 上海就是一個大工地。 到處都在蓋房子。 沒辦法, 回報高嗎。 不過小區環境好也安全。 後來換到淮海中路, 房子老了一些不過上班方便。 也不錯。 建議住的地方離公司要近。 上海的交通和美國開車Door To Door相比還是不方便。上海的房價還是很貴, 和收入不成比例。 房地產的回報遠遠超過人力資本。 我在上海沒房產, 所以不爽。 在美國開車習慣了, 回國還是有點不適應。 上下班的時候打車不好打, 地鐵車廂高峰時間就是沙丁魚罐頭。 你要打車的時候沒有, 不想打車的時候空車到處都是。 國內開車野蠻, 這是中國特色。 在國內千萬別發表這看法。入鄉隨俗。 你開一會可能比他們更野蠻 夜生活 夜生活豐富。 我住的地方離新天地很近, 所以去的很多。 Paulaner 那裏的白啤不錯, 一定要嚐嚐。 我在美國都沒找到這麽好喝的啤酒。 過了9點以後就開始跳舞了。 漂亮MM遍地都是。 不過這個地方不是找一夜情的, 都是結伴而來。 新天地在上海是個遊客和小資做秀的地方。 消費比美國還貴。 我剛到上海的時候, 在那裏聽到了上海攤的主題曲, 想想當年發哥闖上海攤的情景很有共鳴。 激動了一下。 新天地其他的Bar&Restaurant也很多。 那裏管理很好, 沒有坐台女什麽的。 我走的時候, 二期工程已經上馬。 襄陽南路的Blue&Jazz不錯, 那裏有Guinness的生啤喝。 想泡妞就去那裏的BabyFace吧。 夜總會也很多, 我在上海隻去過一次。 所以沒多少經驗。 嗨。。。 我們公司和客戶(韓國和日本的)飯吃到一半, COO就開始給媽咪打電話訂包房。 我從來沒去。 道理很簡單,沒有老板願意讓你看到他在KTV包房裏的醜態。 一個外企公司都這樣, 可見國內的社會風氣。 玩玩是可以的也是一定要的, 不要過份沉迷與酒色。 畢竟回去是幹事業的, 不是Vacation的, 這些對事業的發展Distraction很大。 隨便寫了一些, 支離破碎。 歡迎大家討論補充。 最後順便問一句, 有誰對美國專做China或Asia-Pacific的基金或Hedge Fund了解的。 我想了解一下這些公司的情況。 先謝謝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