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正變得越來越對立和撕裂,我們能做的,或許就是提前籌劃應對的策略。
01
分裂的世界
一場席卷全球的公共衛生危機,非但沒有讓世界變得團結,反而更加分裂…既表現在政府間、也表現在民眾間。
▲美國人對中國的評價,調查顯示持負麵的占比在3月達到66%的新高
2月,新冠疫情在中國爆發時,歐美國家潛意識裏有一種吃瓜群眾的心理,並相信“這是黃種人才會得的病”。
3月,疫情蔓延至歐美國家、並開始全球肆虐,其衝擊程度遠甚中國。以為能清閑看戲的,未曾想大火直接燒到觀眾席。
事件由此發生轉折。
從指責中國疫情早期信息披露不透明、到出口的口罩/檢測等防疫物資不合格、再到借疫情援助向世界輸出政治製度……以致發展到當下的要求中國為疫情全球擴散負責、甚至要經濟賠償。
國家間外交隔空論戰、你打我還,政府間的對立涇渭分明。
而民間呢?更是水火不容。
中國在抗疫早期雖存在一些失誤,但很快糾正並迅速控製住了疫情,人們已將重心轉移到如何複工複產、恢複經濟上來,並由此對強勢的製度優勢愈發肯定。
歐美人卻是另一種想法:因疫情早期信息傳遞不暢,才造成了病毒擴散、以致蔓延至全球。造成如此大損失,都根源於強勢ZF的過多管製,也因此對強勢的製度愈加排斥。
東亞人對歐美人出門不戴口罩難以理解,歐美人反而覺得東亞人多此一舉:病人才戴口罩,健康的人幹嘛要戴口罩?!
國人對政府的封城或居家隔離令絕對服從,對歐美人隨意出門聚集鞭撻指責,歐美人反而覺得在強勢政府管治下的國人太過順從,並上升到人權的爭論。
同一個事物,不同的人群出現了截然相反的解讀,互不相讓、彼此排斥,以至於針鋒對立、彼此撕裂。
疫情,隻是反映出了這個割裂世界的冰山一角。
在一些國家和地區,有些割袍斷義的話題是不能聊的,一聊就會顯現出三觀不合、嚴重的從此陌路天涯。
在美國,代表拉裔/非裔等少數族群體和知識分子等白左群體利益的民主黨,和代表中下層白人群體和右翼群體的共和黨誓不兩立,川總成為一個禁忌的話題;
在韓國,享受過樸正熙時代經濟騰飛紅利的中老年人,和當下承受高房價/高物價/高生活成本的年輕一代針芒相對,樸槿惠是一個禁忌的話題;
在中國台灣,藍營統派和綠營獨派彼此撕裂,中國是一個禁忌的話題;
而在我國,最好不要聚眾預測房價,有房的人看一切信息都是樓市利好、並嗤笑傻空頭,沒房的人則痛恨房價上漲、巴不得死多頭高位站崗破產……你是預測漲呢、還是預測跌?
世界越來越對立、族群越來越割裂、思想越來越極端,幾乎是雞同鴨講、互不理解。
02
信息的繭房
人與人的不同,除了膚色、相貌、高矮的不同,更多的是思想的差異,前者是肉體、宿體,後者是靈魂、宿主。
怎麽理解呢?就好像一台電腦是由硬件和軟件和構成的,肉體就是人的硬件、思想觀念等就是人的軟件,並且硬件是受軟件控製的——人怎麽行動,就看他有什麽樣的觀念。
之所以人群越來越極端、越來越割裂,就是因為他們分別接受了對立的思想,哪怕他們處於同一個國家、同一個城市、同一個公司、甚至同一個家庭。
科技進步和互聯網普及,讓信息泛濫、讓信息獲取更加容易,起初以為會讓世界變平、會讓人們更加平和,但結果卻是讓世界更窄了、並且加劇了人群間的隔閡……因為人們隻接受自己想接收到的信息、並且一步步強化。
過去人們讀新聞、獲取信息,主要是通過傳統媒體,如報紙、廣播、電視等,這些平台的信息是綜合的、中立的,人們獲得的信息還相對全麵,思想上也就不那麽極端。
可現在人們獲取信息主要是通過互聯網,想想你現在看新聞是不是主要通過手機上的各種APP。
結果是什麽呢?
就是人們隻跟自己意見相同的人交流,並由此形成一個小圈子,在這個小圈子裏進一步強化自己的觀點,就如同春蠶吐絲把自己包裹起來一樣的作繭自縛,形成一個跟外界隔絕的繭房、一個信息的孤島——根本不想了解繭房外的任何信息。
而人工智能、大數據算法等科技手段又加劇了信息繭房效應。
你經常瀏覽的信息,如視頻、新聞、圖片等,就會留下相關的數據,而係統會對這些數據分析整理後、判斷你有什麽樣的喜好,並給你推送更多你想看到的信息,使你的欲望不斷的得到滿足,由此構成了一個正反饋循環:
喜歡的信息 → 產生數據 → 推送更多喜歡的信息 → 更喜歡 → 產生更多的數據 → 推送更多喜歡的信息
在一次又一次獲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後,人們不斷的在自己/群體與其他人/群體之間築起一道高牆,大家沉浸在自己想要的環境裏無法自拔,對別人越來越不理解、形成夏蟲不可於語之冰的窘境。
歐美的老百姓和東亞的老百姓如此、美國民主黨的支持者和共和黨的支持者如此、韓國挺樸槿惠的群體和踩樸槿惠的群體如此、樓市死多頭和死空頭也是如此。
在這樣極端對立的世界裏,觀點不合的兩群人若碰麵相迎,隻會互道一句傻X、之後擦肩而過,老死不相往來。
世界既然如此,我們怎麽辦呢?
03
生存的策略
對於我們個人來說,當然是要看世界應該更客觀、更公正,聽不同的聲音、看不同的信源、想不同的視角,但我們也不能書呆子……而應是順應潮流大勢、知道生存的策略是啥。
穩住基本盤,爭取小圈子裏的支持。世界的趨勢既然是越來越對立、且分出越來越多的群體和小圈子,那麽你就得屬於並融入某個圈子、獲得這個小圈子的支持——這就是你的基本盤。
隻要有了基本盤的鐵杆支持就有了生存的基礎,這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政黨如此、媒體如此、代言人也是如此。
一個群體隻想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信息,你也隻能提供他想看到的信息,隻有這樣他才能對你更加信賴,一旦觀點相悖就會因“三觀不合”而分道揚鑣。
美國總統特朗普深諳此道,中美貿易談判中的農產品出口、製造業回歸、反對移民等等,就是做給自己的鐵盤看的。
別想團結大多數,隻需團結一部分人。觀點要清晰、立場要堅定明確,不能模棱兩可——團結大多數人的結果就是誰也團結不了,最後還白白喪失了自己的基本盤。
前文說了,人群越來越對立割裂,彼此間基本不可調節,你想調和就會被認為是和稀泥、並會被想團結的各方徹底拋棄。
記住:愛你的人愛得五體投地,恨你的人恨得咬牙切齒,不認可你的人、你再怎麽做也獲得不了認可。
繭房效應下,隻需找到、服務一部分群體,向他們提供個性化的產品、服務和品牌,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這樣開拓業務,並獲得不菲的收益。
反脆弱,勿完美,可有瑕疵。未來是不確定的、存在很多的波動,不能像陶瓷花瓶一樣碰到波動隻能摔碎,要有彈性、韌性、甚至反脆弱性。
可以事先允許自己有些瑕疵缺陷,反正支持你的人不在於你的缺陷、反對你的人會千方百計的找茬你的缺陷,提前把自己的缺陷暴露也就提前進行了受眾群體的篩選。
明星若把自己人設成一朵白蓮花,就不能出現任何瑕疵;企業把自己塑造成講情懷的道德高地,就不好追求利潤。
不管外界如何貶低、批評自己,就是不認錯、並堅持自己的觀點不變,鄙視炒股的就一直鄙視下去、堅持看多樓市的就堅定看多下去,隻有如此才能穩住基本鐵盤。
世界在變窄、人群在對立、思想在極端……越來越變成我們最不喜歡的樣子,隻是希望這腳步慢些、再慢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