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黑便士”是世界上第一枚郵票。
“黑便士”是顏色和麵值的合稱。郵票為黑色雕刻版印刷,無齒孔,無國名,票麵主圖是維多利亞女王的側麵肖像。圖案上方有“ 郵資” 字樣,下方是表示麵值的“ 一便士” 字樣。印張每行由12枚郵票組成,共20行郵票組成,每張240枚。英國當時幣製為1鎊=12先令=240便士,一個全印張正好一英鎊。
郵票下方兩角各有一個英文字母,同一行上的每枚郵票圖案左下角的字母相同。第一行A,第二行是B,以下按字母順序類推;圖案右下角的字母表示郵票印在張中的位置,從左向右按字母的順序排列,第一橫排從左至右為AA、AB、AC直至AI,第二橫排依次為BA、BB、BC、直至BI…… 這樣安排的目的是為了防止仿造。
盡管1840年的郵票現存數量相當可觀,但要複原一個完整的印張非常困難。由於郵票剛剛問世,人們還不大懂得郵票是什麽,所以每整張“ 黑便士” 的紙邊上者印有說明文字:“ 每一枚郵票是一便士,每行十二枚售一先令,每全張售一英榜。把郵票貼在收信地址右上方,塗濕標簽時,請勿擦掉背膠。”
郵票誕生之前,郵政收費是按照信件用紙的張數和投遞路程的遠近逐件計算的,由收件人支付郵資,收費的標準很高。1837年,羅蘭·希爾在他的論文《郵政製度的改革── 其重要性與實用性》一文中提出“在英國本土對二分之一盎司以內的信件統一收取一便士的郵資,郵資必須預付。”即“ 一便士均一郵資法” ,英國政府采納了這一提案,羅蘭·希爾被聘為財政部職員。
1839年,英國財政部公開懸賞征求郵票設計圖案,收到了大約2100多件作品,對其中4件設計頒發了一等獎,但沒有一件被采用。羅蘭·希爾以威廉·韋恩精刻的1837年維多利亞女王登基時的側麵肖像紀念章作原圖,畫了兩幅郵票圖稿。郵票由雕刻家希恩兄弟雕刻版模,帕金斯·信有限公司承印。在白色無底紋紙上,對著陽光一照,可以看到每枚郵票的正中有一小皇冠水印,世界上最早的“ 黑便士” 郵票誕生了。“ 黑便士” 郵票使郵政工作大大前進了步,標誌著世界近代郵政的產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1854年羅蘭·希爾被任命為郵政局秘書, 女王賜予他伯爵稱號,國際集郵協會尊他為“ 郵票之父” ,許多國家發行了紀念羅蘭· 希爾的郵票。
1840年5月6日,英國倫敦泰晤士河邊的郵政總局的桃花心木的櫃台前,人們用一枚枚金閃閃的英鎊爭相換購一張張黑幽幽的“黑便士” 。羅蘭·希爾在日記中寫道:“ 今天,郵票第一次在倫敦問世,郵局喧鬧異常。”第二天他繼續寫道:“ 昨天售出了價值2500英榜的郵票。”
郵票原定於1840年元旦向世,但因未準備就緒,到5月6日才正式啟用,但不知哪個郵局提前售出了一些郵票,迄今已發現有3枚黑便士票是1840年5月2日在英國南部城市巴斯蓋銷的,被集郵家視為珍寶,標價很高。
從1840年5月6日起,黑便士郵票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重印十一次,有30萬全張計7200萬枚。其中第十一次即最後一次印量最少,隻印了700全張16800枚。其間共售出68158000枚。
與黑便士郵票同時發行的還有圖案相同的藍色二便士郵票,習稱“藍便士”。據說是在印製時誤將郵票印成了藍色。郵票的版式和黑便士完全一樣,它的發行量比黑便士票少,珍貴程度超過黑便士,但聞名程度卻遠不及前者。有的藍便士的印刷透過紙背,背麵可以相當清楚地看到女王的肖像,這種透印票尤其難得。目前存世的藍便士郵票隻有兩種:一種是一組八方連郵票。票上蓋有英國最早使用的 “ 馬耳他十字戳” ;另一種是一枚信封殘片,殘片上貼有半枚藍便士郵票,是用二便士郵票對剖使用的。戳上的日期1841年3月27日,是世界珍郵之一。
黑便士麵世九個月後,即1841年開始發行紅便士郵票。改色的原因是因為黑色郵票上蓋銷黑色郵戳不易看清,有人將蓋有黑色戳的郵票揭下來重複使用,於是就用同一版模將郵票印成棕紅色。
黑便士郵票幾乎具備了現代郵票的所有特點,具有科學性和使用性,許多國家紛紛效仿,開創了郵票發行的紀元。